第144章钱庄的规范化
见到朱慈烺沉默了下来,刘大富心中紧张地思考着,也不敢对朱慈烺多说些什么。虽然两人都没有挑明,但是心中都明白,刘大富和刘记钱庄的命运,此时就在朱慈烺的一念之间。
良久,朱慈烺终于是开口道;“对于让大明银行合并刘记钱庄的事情,朕没有什么兴趣。”
刘大富一听这话,顿时是心如死灰,脸色发白道;“既然如此,草民告退……”
然而,刘大富话音未落,却又是听朱慈烺说道:“不过,朕对于刘记钱庄有一个要求。”
“陛下请说。”刘大富心中一喜,朱慈烺能够给他提要求,就说明朱慈烺已经决议放刘记钱庄一条生路,而不是将钱庄赶尽杀绝。
朱慈烺清了清嗓子,缓缓道:“你用五十万两银子购买的土地,皇家将会以原价全部收购,而在此之后,刘记钱庄必须要将账面银钱的六成寄存于国库之中,而且从此之后,钱庄将不得再动用百姓寄存的银钱,一旦发现,钱庄查抄,钱庄的所有人抄家判罪,决不轻饶!”
“遵旨!”刘大富长出了一口气,朱慈烺的意思很明白了,就是将钱庄中的大部分钱都寄存到国家,这笔钱要如何处置,将会由朝廷来决定,而如果刘记钱庄出现了譬如挤兑之类的问题,将会由朝廷来进行收尾。”
这样一来,相当于刘记钱庄和朝廷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上,这对于遵纪守法的钱庄来说,不仅没有丝毫坏处,反倒是更能赢取百姓的信任,好处相当大。
此时,刘大富又是有些惴惴不安地问道:“陛下,草民还有一个问题,在下的钱庄能否给百姓贷款……”
“自然可以,而且,刘记钱庄存款也可以放给百姓利息,贷款也可以收取百姓利息,这个利息可以由你自己来决定,并不用按照大明银行的数字来。”
朱慈烺当即点头,钱庄能够存款贷款,实际上就充当了后世民营银行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活跃市场,促进经济的作用。
“多谢陛下。”刘大富心中雀跃,朱慈烺这么说,刘大富瞬间就明白了,刘记钱庄的资本自然没有大明银行那么雄厚,但是,刘记钱庄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利息,降低贷款利率,来吸引更多百姓将银钱寄存于刘记钱庄。
刘大富离开不久,朱慈烺立刻是颁发了一道圣旨。
王记钱庄、赵记钱庄两家钱庄,私自挪用百姓寄存银两,为自身提供挥霍无度的生活,因此,着令禁军对这两家钱庄进行查封,王进爵和赵家宝两人被抄家,所有家产全部抄没国库。
王记钱庄和赵记钱庄的所有存条,则是全部转入大明银行,百姓可以凭借这两家钱庄的存条,前往大明银行兑付银钱。
除此之外,扬州、苏州等地的王记钱庄和赵记钱庄,统统改成大明银行的分行。
这个消息一出,在王记钱庄和赵记钱庄寄存了银钱的百姓立即是疯狂地涌向大明银行,短短一天时间,各地踏入大明银行的百姓多达数十万人,兑付的银钱高达两百万两,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如果不是朱慈烺作为后盾,恐怕朱聿键早就已经垮台了。
而在各地百姓兑付银钱的时候,另一道圣旨也是悄然颁发,要求现存的所有钱庄都要将账面上银钱的六成存入国库,一旦不从,则立刻将钱庄查抄,所有寄存的银钱全部退还百姓。
而且,从今往后,任何人开办钱庄,都必须要经由当地布政司同意,否则视为非法开办,一经发现,立刻查处。
大明各地的钱庄,在逐步严厉的律令之下,逐渐走向了规范化。
在一天兑付五百万两现银之后,大明的百姓似乎发现,这个大明银行所给的存条,似乎与先前的宝钞不同。
宝钞相当于废纸,而这存条,是当真可以兑换现银的,而且,大明银行在查抄了王、赵两家钱庄之后,其分行已经遍布整个南直隶,而河南、山东、湖广等地的分行也在如火如荼地筹办当中,大明百姓只要手中拿着大明银行的存条,便是可以在各处支取银钱,非常方便。
最重要的是,不用支付管理和损耗费。
于是,在兑付了五百万两银子之后,天下之财滚滚涌向大明银行,短短一个月内,大明银行的存款就已经超过了七百万两。
当然,随之繁荣的,还有大明银行的借贷业务,在黄有海率先借贷,在南京买下几处场院,开办了南京分厂之后,大量商贾涌向大明银行开始借贷,对于这些商贾来说,钱是可以生钱的,只要本钱够多,那能赚到的也就更多。
与巨额利润相比,那一点点借贷的利息,又能算得了什么。
原文在六#9@书/吧看!
于是,在大量商贾学着黄有海招工经商之后,南京、苏州、扬州等地终于出现了用工荒,能够出来工作的百姓都已经被各个商贾招走了,现在市场上即使是出高价,也很难再招到一个年轻力壮的机工或者窑工。
而其他想要做工的,要么是被世俗观念所束缚,在家中裹足不前的妇女,要么就是失去了自由,在富户家中为奴的家奴,又或者是卖田卖地,最后卖掉了自己的佃农。
这些人想要去做工,但是他们畏惧旁人的讥讽和指责,也畏惧主家的皮鞭,更畏惧那些凶神恶煞手持棍棒的家丁。
甚至有一名家奴偷偷从主家溜出去做工,被主家直接派人从瓷窑厂里拖走,当着那个开窑厂的商贾的面,活生生打断了双腿,叫声凄惨,听者无不动容,就连那窑厂的主人,也是掩面不忍观看。
一时之间,不少人都对这主家的行为气愤不已,但又无可奈何,毕竟,家奴算是主家的私有财产,对于财产,主家想要怎么处置都可以,就连官府都管不了这么宽。
而当这个场景出现的时候,朱慈烺知道,废除贱籍的设想,终于可以开始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