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朱由崧的出逃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9章朱由崧的出逃

蒋德璟之所以这么说,是要将整个内阁都绑到朱慈烺的战车上。自从内阁制度出现以来,内阁和皇帝一般来说是有权力冲突的,皇帝想要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力,想要将天下的财富都聚集到自己的府库中。

但是内阁并不想这样,有的内阁想要天下清明,想要让百姓富庶,而有的内阁则是代表着以自己为首的官僚的利益,想要将财富都收进官僚的腰包。

虽然内阁首辅没有宰相之名,却是有宰相之实,而自从宰相出现以来,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便是不可调和。

但是朱慈烺的内阁现在却有所不同。

蒋德璟本就是朱慈烺的老师,也是朱慈烺在蒋德璟最落魄的时候,强行将蒋德璟拔擢入阁,成为内阁首辅,蒋德璟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党羽。

至于其他阁臣,他们的性命都是朱慈烺在北京捞回来的,如果不是朱慈烺,他们现在恐怕已经是一具枯骨,就算他们先前在朝中党羽无数,现在也是独木难支,共和元年尚未过去,他们就算是想要形成自己的势力,也不可能这么快。

因此,目前朝廷决断,基本上都由朱慈烺一人说了算。

而当朱慈烺想要用数千人乃至上万人的性命进行一场赌博的时候,蒋德璟的发言,无疑是让整个内阁和朱慈烺共同承担这一风险。

这样一来,内阁和朱慈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皇权和相权的冲突便不会那么强烈。

“老师,不必如此。”朱慈烺幽幽一叹,他其实并不担心皇权和相权的分裂,任何没有节制的权力都是恐怖的,无数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陛下若不下旨到内阁票拟,第二军的孟暗兄必然不会奉诏行事,还请陛下拟旨。”

蒋德璟依然坚持,而此时,倪元璐方岳贡等大臣也都回过味来,齐声道:“请陛下拟旨。”

在众多阁臣的坚持之下,朱慈烺的圣旨只好先交由内阁票拟之后,再由朱慈烺批红送往前线,这样一来,这个决策就不是朱慈烺一人所做,而是朱慈烺和内阁共同做出的决定。

到时候,如果出了问题,那承担责任的必然是内阁。

蒋德璟等人,现在是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来和朱慈烺同舟共济,为的就是能少牺牲数千禁军将士的性命。

……

是夜,南京神策门外,第二军的数十门火炮齐声轰鸣,开始对南京城发起进攻。

城中的高杰迅速得到了消息,急忙命令自己的军士不得反抗,开城门迎接禁军入城,自己则是带领一千亲兵迅速赶往南京皇宫。

高杰想要投诚,还想要立下大功。

除了献上南京城之外,最大的功劳,就是朱由崧和马士英两人的人头。

但是,当高杰赶到南京皇宫的时候,却发现皇宫之中,连宦官都已经在收拾细软准备逃跑,其他的侍卫大臣之类,更是一个都没见到。

“怎么回事,人都到哪里去了?”高杰随手抓住一个宦官,凶神恶煞地问道。

“不知道啊,之前人还在大殿上呢,现在就都在跑了,咱也不知道为什么,跑就对了。”

小太监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高杰凶煞的模样着实吓人。

“哭什么?娘们唧唧的。”高杰嘟囔了一句,一把撇开了这个小太监,转脸便带着亲兵朝着奉天殿而去。

然而,当高杰进入奉天殿的时候却是傻了眼。

只见奉天殿最中心的位置上,坐着的竟然不是朱由崧,而是马士英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

“马大人,你怎么坐在这里,这可是僭越,福王殿下到哪里去了?”

高杰颇为不解,他可是来抓朱由崧和马士英两个人的,要是少了一个,他的功劳可就大打折扣了。

“走了,高将军不去守城,此时入宫所为何事?”

马士英高坐于大殿之上,居高临下俯视着高杰,这是他第一次坐上这把椅子,虽然和北京那一把相比差距颇大,却也算是体验过了。

“走了?走到哪里去了?”

高杰不解,马士英的人可是守着皇宫的,怎么可能朱由崧走了但是马士英没走。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当然是走到宫外去,走到南京城外去了。”马士英摇头叹息,似乎是料到了什么,缓缓道,“高将军难道已经投靠了朱慈烺那小儿不成?”

“马大人怎么敢直呼陛下名讳。”

高杰两眼一瞪,一旁的亲兵虎视眈眈,随时可以将马士英拿下。

但是马士英却是一点不慌,他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求饶是不可能求饶的,只能是硬气到底。

“朱慈烺小儿,收拢人心,背弃天下士子,无奈福王不谙政事,不通兵法,而且对本官阳奉阴违,不然怎么会沦落至此。”

“阳奉阴违?你说清楚些?”

高杰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他感觉自己虽然在这南京城中兵势最盛,却始终被朱由崧和马士英这两个权力核心排除在外。

“你以为福王是什么都不会,只会荒淫享乐的废物么?福王的谋划瞒过了你,也瞒过了本官,也瞒过了朱慈烺那个小儿。”

马士英双目赤红,咬牙切齿道:“本官想要帮助福王东山再起,但是,福王却早就已经暗地里将卫戍皇宫的部队,都变成了他自己的人,福王只想要自己登极御宇,而高将军你,和本官一样,都是他的工具。”

说着,马士英长叹一声道:“现在,工具不好用了,福王也就带着他的人离开了。”

“福王究竟到哪里去了?现在南京城水泄不通,他怎么走的出去?”高杰颇为焦急,朱由崧出逃,此事相当重要,当年朱棣靖难到南京皇宫,只见到皇宫中一具焦炭状的尸体,因为不能确定尸体是建文帝本人,于是便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去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而现在,如果福王出逃了,而且大明此时还处在内外交困之中,在高杰看来,朱慈烺绝对无法接受这样的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