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盐业的暴利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7章盐业的暴利

说话之间,场主从身后摸出了一个精美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的盐雪白如细沙,晶莹若星辰,光是看模样,就已经比先前的粗盐和精盐都要好了许多。朱慈烺也是吃了一惊,这个盐的品质,从外表上看,已经比他在后世吃的食盐还要好了,不禁疑惑问道:“这是?”

场主嘿嘿一笑道:“公子可以品尝一下这盐,看看与先前的有何不同之处。”

王长鹤从盒子中沾了一点点,仅尝了一口便道:“此等食盐,比我在家中吃的要好了许多,入口即化,非但没有破碎的颗粒感,反倒是有一种绵密之感。”

“确实好盐。”朱慈烺点了点头道,“这盐也是从你们盐场中煮出来的?”

“不错。”场主收起盒子,有些骄傲道,“不过,这些盐工序繁杂,而且要求颇高,一旦受潮,或者是暴晒时间太久,都会影响盐的品质,因此,即使是我们盐场这么大的规模,一年也只能产出数百斤。”

数百斤,这个数字,就算是能卖十两银子一斤,那总量也没有多少。

“咱们这个盐哪里会拿出去卖。”场主摇了摇头道,“公子可能不知道,这是贡盐,是要送到宫里去的,若不是前些时日京城被那鞑子夺走,有几个月没上贡,咱们还攒不下这点贡盐呢,咱们每年煮出来的贡盐,要是送到宫里之外还有多出来的,也是汪家的盐商老爷自己吃了。”

“贡盐?这个盐他们也敢自己用?”

王长鹤吃惊地叫了一声,却听那场主道:“自己用算什么?公子是黄家的人,咱们也就不藏着掖着,前些年流贼闹得厉害的时候,不少盐场都没有缴纳贡盐,煮出来的贡盐全部都拿到市面上五两银子一斤售卖了。”

这种事情,两淮几乎所有的盐场都做过,所以眼前的场主根本不怕消息走漏,若是上面怪罪下来,大可以说是流贼劫走了送贡盐的马车,正所谓法不责众,除非上面的人日后不想吃盐,不然根本无法追责。

朱慈烺初听这个消息也是有些吃惊,不过很快回过神来,不管是盐场主还是盐商,他们都是商人,而商人都是逐利的。

一旦一件事情的利益超过了风险,那即使是面临砍头的威胁,他们也会去做,在利益面前,不论什么法律都能够践踏。

“可以,那这一锭金子且当作是定金,就按先前的价格,一钱银子一斤精盐,二十日后,本公子会派人来取。”朱慈烺让王长鹤拿出了一锭五十两黄金,接着道,“这一盒贡盐,本公子要收走。”

“公子请,若是这贡盐吃得舒心,。”场主咬了一口,发现是真的黄金,连忙是站起身道,“我送送二位?”

“不必。”朱慈烺挥了挥手,带着王长鹤离开了此处宅院,入眼所见,就又是面黄肌瘦的灶户们。

山羊胡场主穿着绸缎短衫,手上还戴着玉扳指,但是灶户们,身上穿着的却是满是脏污的粗布麻衣,而且眼中没有丝毫神采,仅仅有那几个嬉戏的顽童,眼中还留有一些光泽。

“孩子,过来些。”

朱慈烺伸手招呼先前那个接了糖的孩子,摸了摸他的头道;“你叫什么名字?你父亲是这里的灶户么?”

那小孩也胆大,朗声答道:“我叫杨三水,咱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煮盐,已经好多代人了。”

朱慈烺又是问道:“我看这里的盐卖的也不少,你们怎么身上穿着的衣服都还这么多补丁呢?”

杨三水啐了一口道:“盐是卖得不少,但是爹每天煮得四五十斤盐,却分不到什么钱,最后钱不都是被场主还有你们这些盐商给分走了。”

朱慈烺皱了皱眉头,追问道:“四五十斤盐,就算是粗盐,也能够卖个两钱银子了,若是到市场上,更是能卖到十几两银子的高价,那你爹能够分到多少。”

“别说两钱银子了,能有个小半钱银子就已经不错了。”杨三水颇有些愤恨道,“咱们灶户每年煮盐,最后折算下来,每年只有个十来两银子,这怎么能过活?”

每年十来两银子,听到这个数目,朱慈烺不禁默然,他麾下的禁军士兵每年的饷银三十两,加上各种立功赏赐,收入能有个五六十两。

而按照现在的物价,大明粮价已经达到了三两一石,折合一两银子五十斤粮食,而要想养活一个三口之家,最起码要十五两银子。

更何况,大明的家庭支出,远远不止是粮食,加上衣物、取暖,还有平日万一有个什么小病,百姓们每年的支出,就要个二十多两。

最重要的是,大明的百姓,一般都不止有一个孩子,这就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

一个灶户每日产出五十斤盐给场主,然后收入只有半钱,而盐场主则是以两钱半的价格将这五十斤盐卖给盐商,这中间就产生了四倍的利润。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而盐商的利润就更大了,这五十斤盐,如果拿到扬州市场上去,可以卖出十二两五钱银,这中间足足有八十倍的差距!

八十倍的利润,足以让任何人为它疯狂,如果将这些食盐卖到内地,那价格还能更高,甚至能够产生百倍的利润。

凭借着这中间的巨额暴利,盐商们都成了拥有百万家财的豪富,而跟盐商沆瀣一气的场主、盐运使、盐课司使等官吏,也都赚得盆满钵满。

唯一利益受到损害的,只有百姓,和几乎已经衣不蔽体的灶户们。

当然,还有大明的国库,毕竟,这里运输出去的盐大部分都被盐商给私下贩卖了,真正能够交到国库里的盐税,只有两三成而已。

当朱慈烺知道盐业如此暴利之后,几乎是惊出一身冷汗,若是任由盐商们继续这样折腾下去,那大明的祸乱,将永远不会停息。

想要平定大明,就要从经济开始,想要稳定经济,就必须要从盐业开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