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钱币问题和科举问题
在推行番薯的种植之前,朱慈烺要到市场上了解一下目前番薯的流通情况。大明的集市贸易相当发达,在街坊里巷之中有各种各样的商铺,其中自然包括了食品商铺。朱慈烺轻装简行,穿上一身锦衣,身边仅有王长鹤和朱聿键陪同,活脱脱就是一个富家少爷的扮相。
至于其他的政务,则是全部都扔给了蒋德璟为首的内阁,朱慈烺不是朱元璋和崇祯那种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的劳模,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政务。
更何况,现在各地呈上来的奏章,绝大部分都没什么营养,很少有提到实务,根本就不需要朱慈烺亲自批阅。
“烧饼,新鲜的烧饼!”
“饴糖!甜到你心里去的饴糖!”
“且说那刘关张三兄弟在虎牢关前……”
凤阳的街道上热闹非凡,不仅仅有各种商品的叫卖声,茶馆之中更是有说书人在讲述着历代的风云故事。
朱慈烺带着几人走进了一家茶馆,想要再看看百姓的生活状态,几人刚刚落座,茶馆的小二便是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几位客官要喝点什么,小店有上好的西湖龙井,茶香馥郁,回味无穷……”
“且来一壶,再来几个烧饼。”
朱慈烺挥了挥手,随手点了一些东西,只听那店小二道:“好嘞,一壶龙井十钱,烧饼三钱一个,客官付什么钱。”
王长鹤刚想甩出银子,却被朱慈烺给拦住道:“店中收些什么钱?”
茶馆小二笑道:“咱们店里小本生意,可以收银钱,除了银钱,天启通宝,崇祯前些年的通宝也是可以收的。”
“也就是说,店里不收宝钞,也不收崇祯后期的通宝?”
朱慈烺皱了皱眉头,大明宝钞是大明官方发行的纸币,崇祯通宝则是崇祯年间官方发行的货币,如果这些货币都得不到民间认可,那大明的经济信用就岌岌可危。
茶馆小二闻言,又是陪笑道:“客官说笑了,咱们小本生意,经不起折腾,宝钞和后来的崇祯通宝,就算小店收了,那也花不出去啊。”
“怎么会花不出去?”王长鹤忍不住问道,“这不都是官府发的么?”
茶馆小二叹息道:“看客官模样,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吧,对咱们这些升斗小民不太了解也属正常,大明宝钞很早前就没人用了,至于崇祯通宝,前些年还好,后面就越来越轻,越来越劣质,不是不想用,而是不敢用啊。”
王长鹤还想反驳,却被朱慈烺按住,只能是无奈地丢出一两碎银子,那茶馆小二见了银子,顿时是喜笑颜开,拿出大银剪子,细细剪下一小块,同时又是找补了一堆铜钱给朱慈烺。
看着店小二找补上来的铜钱里面,大多数都是嘉靖、万历、天启年间的货币,甚至还有北方李自成所铸造的永昌通宝和满清所铸造的顺治通宝,却极少有崇祯年间的铜钱,这让朱慈烺皱起了眉头。
“陛……少爷,他们这样,不是在挑战官府威信么?这不得说道说道。”王长鹤有些愤怒,这是对目前大明官府的极大挑衅。
不用崇祯通宝,却用前朝钱币,甚至是用上了叛军和异族的钱币,这是大明在货币上的重大失败。
“你可知道,百姓为何不愿用崇祯通宝。”
朱慈烺从口袋中拈出一枚崇祯九年的铜钱,放在了茶桌上,又从小二找补的铜钱里找出了一枚万历通宝,两相对比之下,差距一下就出来了。
崇祯九年的铜钱薄如蝉翼,而且质地极差,整体的重量大约只有万历通宝的三分之一,但是其币值却是一模一样。
如果让百姓来选择,那必然是选择含铜量更高的万历通宝,而非崇祯通宝。
毕竟,含铜量才是衡量这种货币价值的真正准绳。
“少爷,这是怎么回事?”朱聿键长年生活在王府之中,日常所使用的几乎都是银钱,对于铜钱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先帝执政后期,国库空虚,朝廷无力筹措军饷,再加上各种官吏层层盘剥,导致钱币中的含铜量越来越少。”
朱慈烺无奈地摇了摇头,崇祯朝时降低货币中的含铜量,确实能够解一时之急,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铜钱越来越不值钱,导致百姓对于官府的钱币越来越不信任。
建立信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摧毁信任却很简单。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大家知道吗?现在科举啊,据说不不再只考四书五经了,还会考术算科学之类的东西呐!”
正在朱慈烺思索的时候,茶馆之中又是响起了另一个声音,这是明政司中的明政员在民间宣读政策,为科举的改制进行预热宣传。
科举改制的消息,现在还只传出去了一个消息,具体的诏书还没有下发,毕竟,下一次开科取士什么时候定,这是由朱慈烺来决定的。
很快,就有百姓提出了问题。
“四书五经咱们起码还有些私塾,可以去找先生学,那什么术算和科学,咱们能到哪学去。”
“就是,咱可是从来没听过科举还要考这些东西的。”
“考这些东西有啥用,去买菜时候能少付两文钱么?"
听到百姓对于科举改制都是兴趣缺缺,朱慈烺眼中的忧虑更加深重了,大明想要改制,想要富强,所面临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除了外在的强敌环伺之外,内在的民心难用,民智难开,才是真正的困境。
除了上次凤阳动乱,百姓们在明政司的曹钰航的带领下,奋起反抗城中豪强之外,朱慈烺还没有看到什么可用的民心。
“好了,茶水喝的差不多了,咱们是时候回去了。”朱慈烺放下手中的茶杯,他本次出宫,原本是想要了解一下市场上的番薯情况的,结果番薯没了解到,却是发现了目前的货币问题和科举改制问题,这两个问题相当紧急,朱慈烺必须要尽快回宫与内阁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