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归附和粮食危机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5章归附和粮食危机

直到离开兵仗司,黄得功还在啧啧称奇。“听闻陛下曾经写过一诗,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连蛮夷都用上了,还真是……”

朱慈烺听到黄得功的话,不禁笑道:“像汤若望先生这种人才虽然并非汉人,但是,他的天文历法及火器水平,我大明少有人能及。”

说着,朱慈烺轻叹一声道:“黄将军可能有所不知,现在那极西之地,正酝酿着一场不小的变革,我大明若是固步自封,定当落后于世界。”

黄得功挠挠头,他是一个武夫,平日只知晓如何带兵打仗,除了周边的几个国家,黄得功甚至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

等到了校场,黄得功的脸色顿时变了。

此时校场上正在训练的,是徐明所统率的第一军和李邦华所统领的第二军,这两支军队,是目前朱慈烺手下最精锐的部队,有一半军士都已经装备了火枪,朱慈烺为数不多的火炮,更是分配给了这两军。

校场上除了刀枪手震天的喊杀声之外,更有火铳手打靶所弥漫起的漫天硝烟。

“陛下,他们怎么那么快就能发一铳。”黄得功瞠目结舌,他军中也有火铳手,但是他的火铳手开一枪起码要三分钟,但是朱慈烺这里,军士们两分钟不到便是可以发一次火铳。

“这还算慢的,等毕先生来制作出新的燧发枪,这发火铳的速度还会更快些。”朱慈烺哈哈一笑道,“黄将军,怎么样,你麾下的百战之师,比起朕的禁军如何?”

说朱慈烺不自豪那是假的,第一军和第二军的主力便是之前清风军的将士,这些军士几乎都是朱慈烺亲自训练,是朱慈烺心血的结晶。

黄得功发自内心道:“末将麾下的将士虽然打过几场仗,但是比起陛下这些将士来,远远不足啊。”

谈话间,黄得功又是看到了校场另一边,有一大群将士凑在一起,还有一名军士似乎在讲什么。

凑近一看,黄得功彻底震惊了。

这些军士不是在做别的,而是在认字。

强大的军队黄得功不是没见过,前些年的天雄军和秦军,都是罕见的强大军队,但即使是这些部队,也不会教普通军士认字。

就连黄得功自己,都是个不认识多少字的大老粗。

“如果要强军,那就必须要提高军士的整体素质,不认字是绝对不行的,为此,朕成立了明政司,每个连中都有一个明政员,不仅带着军士认字,还教给军士们一些道理。”朱慈烺解释道。

“这并不是要让他们通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而是让军士们有最基本的认知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军士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为何而战……”黄得功听到这话,一时之间竟是有些迷茫。

黄得功打了这么多年仗,为何而战,就连他自己也不太清楚,如果说是为了忠君爱国,但是黄得功现在已然成为一镇军阀,甚至有些拥兵自重的想法,如果说是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黄得功又几乎不会贪墨。

“陛下,末将能去听听吗?”黄得功恭敬地朝着朱慈烺施了一礼道。

“自然可以。”

黄得功的这个请求,早在朱慈烺的意料之中,让黄得功了解目前军队的情况,也是朱慈烺将黄得功带过来的目的。

良久,黄得功才是回到了朱慈烺身边,心悦诚服道:“陛下,末将愿意遣散部分军队,按照陛下意思改编。”

黄得功可算见识到了,如果按照朱慈烺的办法训练,即使他手下只剩下一万五千人,但只需要十年,甚至是五年时间,这一万五千人的战斗力,会比他现在的四万多人更强。

“黄将军能这么说,真是我大明之幸事,社稷之幸事。”朱慈烺笑道,“既然如此,黄将军可率部入城,与兵事院的徐兵院和李兵院对接,黄将军手下的将士,就改编为我大明禁军第六军。”

“末将遵命!”黄得功兴奋异常,立刻一溜烟地朝着城门的方向去了。

至此,黄得功才算是彻底地归顺了朱慈烺,而除了黄得功之外,左良玉、刘泽清等军阀,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半点消息,这绝对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除了这些军阀拥兵自重之外,南京的官员此时也是蠢蠢欲动,因此,即使离南京已经这么近,朱慈烺依然是要营造凤阳宫殿,作为后备手段。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而就在这时,城中又是传来了坏消息。

因为朱慈烺改善了徭役制度,城中地主和粮商都赚不到钱,因此,这些人竟然联合起来抬高粮价,让城中的百姓都买不到粮食。

由于连年旱灾,再加上现在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节,百姓的家里别说存粮的,就连这个月的口粮都没什么着落,而朱慈烺府库中粮食又大多要存起来作为军粮。

这次,这些粮商和地主确实是找到了朱慈烺的软肋。

很快,朱慈烺就召集了内阁成员,开始商讨此事应该如何解决。

倪元璐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出言道:“陛下,臣认为此事只有两种解决办法,其一便是用银两从那些粮商手中高价买入粮食,再低价卖给百姓,其二,便是从别的地方运来粮食,再卖给凤阳城中的百姓。”

蒋德璟摇了摇头道:“倪大人所言差矣,如果事情这么好解决的话,那陛下恐怕直接拟好中旨让咱们票拟了,第一个办法,且不说目前银钱是否足够,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岂不是正中这些粮商下怀。”

顿了顿,蒋德璟接着道:“至于第二个办法,现在战乱之时,各地都缺少粮食,如何买卖?倪大人所言,尽是空中楼阁。”

户部尚书范景文也是叹道:“原本为了平抑粮价,各地的府库之中应该要有足够的粮食的,但是因为近些年连年战乱和灾荒,府库早就已经空虚,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存粮了,因此也无法开仓放粮来调控粮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