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黄得功觐见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3章黄得功觐见

所谓的明政司,实际上就是后世的宣传部。经过此次士子请愿,朱慈烺算是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如果自己的施政意图能够早早地广而告之天下百姓,那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而且,除此之外,明政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向李自成还有满清治下的百姓进行宣传,在一统华夏之后,更要向海外进行宣传。

作为后世来人,朱慈烺比谁都明白民心的作用,而想要获得民心,就需要一台最强大的宣传机器。

在人人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汹汹民意势不可挡的时候,朱慈烺废除贱籍制度,才能够没有阻力。

而废除贱籍制度,能够为朱慈烺带来无数可战之兵,无数充饷之银。

当然,真正人人平等,目前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朱慈烺只需要废除相关制度,其余事情,自有后来者行之。

侯恂是东林党,夏完淳则是大儒陈子龙的学生,他们在士林中有不小的影响力。

但是明政司所针对的,绝不仅仅是士林,更重要的是天下广大百姓,而面对百姓的时候,夏完淳和侯恂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

毕竟,这两人就算表现地再怎么亲民,阶级依然摆在那里,和普通百姓之间依然存在隔膜。

因此,朱慈烺下令,让曹钰航来担任明政司的司长。

曹钰航此人曾在天津状告原毓宗,当时便展现出了与常人不同之处,而且,曹钰航是军户出身,与普通的百姓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最重要的是,曹钰航不属于任何一个党派,他是由朱慈烺一手提拔上来的,只要曹钰航还在明政司司长的位置上,那明政司就只忠心于朱慈烺一人。

设想很好,但是一实际操作起来,曹钰航就给朱慈烺汇报了问题。

“陛下,此事末将实在是无能为力,主要是人手实在不足,如果在每个军当中设立一个明政团,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识字的军士。”

曹钰航苦着脸给朱慈烺汇报,对此,朱慈烺也是颇为无奈,他已经想到军士识字率不高的问题,但没想到识字率居然低到了这份上。

曹钰航跑遍禁军,在不破坏现有编制的情况下,能找出来的识字军士,仅仅只有五六百人。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在每个军设立明政团了。”朱慈烺考虑了一下,随即道,“只需要在每个连当中设立一个明政员即可,除此之外,广贴告示,在街坊里巷之中寻找能够担任明政员的人。”

“明政员不单单要在军中发挥作用,民间,才是你们最大的舞台。”

“末将遵命!”得到了朱慈烺的命令,曹钰航也是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便是开始在各处进行招募。

没几日,凤阳城外出现了一支兵马。

“我是定西侯黄得功,奉陛下圣旨入城拜见!”黄得功坐于一匹高头大马上,手中拿着圣旨高声呼喊。

“黄将军且稍待,我去通报。”城上的军士见状,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回身朝着城中跑去。

不多时,一身戎装的李邦华便是出现在了城墙上,对着“黄将军,许久不见!”

“李大人?”黄得功看着城墙上的人,不禁吃惊道,“李大人如何穿上了咱们武人的铠甲,莫不是兵部尚书不当了?”

“陛下早已改制,撤除了兵部,现在,老夫是兵事院的南院了。”李邦华哈哈大笑,接着道,“请黄将军将部队留在城外,仅带亲兵入城。”

即使黄得功早就已经表示过忠心,但是李邦华依然不放心,毕竟这是几万人马,而且军纪和朱慈烺的禁军是完全不同的,万一进了城劫掠百姓,那凤阳百姓可就要再遭一次罪了。

前些年,张献忠就曾经打进过凤阳,当时的战乱,让凤阳到现在都还没恢复好。

但是黄得功一听李邦华这话,当即就不乐意了,嚷嚷道:“怎么着?李大人现在还是看不起咱们这些粗人不成?”

李邦华闻言,脸色顿时是有些不好看起来:“黄将军何出此言,这乃是国朝惯例!”

黄得功正欲反驳,忽见城门大开,紧接着,朱慈烺便是身穿黄袍而出,看着黄得功笑道:“黄将军,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将军和李兵院乃是同僚,何必如此针锋相对。”

“拜见陛下。”黄得功身着甲胄,跪拜起来相当麻烦,但依然是费了半天劲跪了下去。

原文在六#9@书/吧看!

朱慈烺见状也没有阻止,只是笑道:“还是请将军将军士们留在城外,朕陪将军一同入城,如何?”

见朱慈烺都这么说了,黄得功便也不再多言,仅仅带了二三十亲卫,便是跟在朱慈烺身边走进城门。

“不知黄将军是否知晓最近建虏南下之事?”朱慈烺一边按辔徐行,一边状似不经意地向黄得功开口问道。

黄得功点头道:“此事末将也曾听闻,只是军中粮饷不足,将士们都不愿奋战,臣欲带兵将建虏赶出中原,却也有心无力。”

“黄将军部队目前四万余人,粮饷已经拖欠了半年,此事朕也知晓。”

黄得功听到这话,心中顿时是燃起了希望,崇祯发不起粮饷是因为崇祯没有钱,但是朱慈烺不同,黄得功早就听说,现在禁军部队从未拖欠过军饷,而且饷银比起先前,还要高出不少,这让黄得功羡慕得紧。

黄得功并不想贪墨士卒的饷银,他只想自己手下的军士能拿到自己应得的那一份就足够了,但在崇祯朝的时候,就算是崇祯从国库里拨出了银子,也会被那些文官瓜分,到军队里恐怕就只剩下了五分之一。

而就是这五分之一,恐怕还会被监军太监分走一半,对此,黄得功毫无办法。

军队不能饿肚子,因此,无奈的黄得功只能纵兵劫掠,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

但是现在,大部分的文官都已经在北京被李自成干掉,朱慈烺的国库又相当充盈,这让黄得功非常激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