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阳春三月,正是踏青好时节。
初雪刚刚消融,江南一带已然是绿草茵茵,虽然一旦吹起风来,还带着几分寒意,然而艳阳高照的日子,游湖赏景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陆清漪目送郑伯去找船家商议租船的事宜,岸边只剩几艘船,想要登船的人却是不少。
郑伯看着头发花白,其实身手矫健,不一会就挤进了人群最里边,看不见人影,想来很快就能游湖了。
她本对游湖这类事完全提不起兴致。郑伯一直觉得她不够有朝气,难得来到了南方,便一再提议出门踏青赏春景。
前几年他们走过了中部和北方,初到江南的时候,还是有几分新鲜的。
然而江南的冬天确实太冷了,冷得她只愿意在屋子里围着火炉看书喝热茶吃点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郑伯每每见了直摇头。
今天她见郑伯兴致勃勃的样子,也不好拂他的意,本着“尊老”的念头,便答应了。
湖边多的是游玩的人,有的是一大家子,或是乘马车,或是徒步,在湖边晃悠着,也有不少借着踏青游湖赏景的名义来相看的青年男女。
男的都打扮地很利索,一脸的意气风发,吟诗作对尽展风华。
女的花枝招展,言笑晏晏,透过手绢和柳枝,时不时打量青年才俊们。
陆清漪想了想,自己应该算是来游玩的人吧。
***
岸边的柳树迎风招展,她看到边上的女孩子头上戴着的柳叶环,不由地踮起脚尖,想要折一枝柳枝也做一个,好添几分兴致。
奈何将将十岁的女孩子的身高在湖边生长了几十年的柳树边上完全不够看,就算伸直了手臂,也难抓住随风摇摆的细枝。
就在她轻轻叹了口气,准备去找郑伯的时候,一个清朗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你是想折些柳枝吗?做柳叶环?”
陆清漪不由地回头看去,就见是一个十六七岁的黑衣的少年,浓密的眉毛下有双好看的桃花眼,睫毛很长很柔顺,此时浅浅地笑着很是摄人心魂。
他眼角的泪痣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弯起的嘴角边还有两个很深的酒窝。
这算是陆清漪至今为止见过的最好看的人了,她一时挪不开目光。
见小女孩乖巧地点头,他几下子就折了好几枝,那双骨节分明的手很是灵巧,很快就做好了一个柳叶环,递到她面前。
芝兰玉树。
前几天在某本游记里看到描写好看的青年用的这个词,她现下脑海里蓦地就浮现出来了。
陆清漪收回视线,礼貌地道了谢,打算问一问少年的名姓,这么好看的人她不应该没有印象才是。
然而少年在她开口之前便快步跑开了,似乎有什么急事。
她远远看着对方只穿着单衣的背影,再低头看看自己穿着的小袄,不由地就觉得他有些单薄。
***
好不容易登上了游船,只是一艘简陋的小船,却是最快能租到的了。
而且是和人拼船的。
一个老人家带着他的外孙和孙女,好巧那个女孩正好是刚刚站在陆清漪边上的小女孩。
老人家担心自己的两个孩子玩闹中会掉下船,主动说明了,于是陆清漪和郑伯便搬了小板凳坐在了甲板上,正好两边互不打扰。
船舱内两个孩子一直笑闹着,倒也热闹。
她时不时地伸手按住头上的柳叶环。
虽然船速不快,但是湖面上的风还是挺大的,不仅能吹动柳叶环,还吹得她满脸都是头发丝。
郑伯有些好笑地看着她手忙脚乱的样子,想要上前给她束发,就见小丫头忽然转过头来,顶着一脸黑发,嘴巴咧着露出一口小白牙,故作狰狞状。
浑然不知这样子就像一只逗人的小兽,完全不具备杀伤力,更不要说嘴角的酒窝还带着几分笑意。
郑伯作惊讶状,惊讶地并不自然。
陆清漪吐吐舌头,乖乖地把脑袋拱到郑伯面前:“郑伯,给系头发。”
郑伯轻敲她的小脑壳,从腰上别着的锦袋里拿出一条嫩粉色的细绳,一双大手很快就整理好了她的一头乱发,整齐地扎成一个马尾,又从柳叶环上折下几片叶子,权当发夹了,把柳叶环系在她头发上。
她这下才算是舒服了,从系在腰上的小兜子里掏出瓜子分给郑伯。
郑伯笑着接过,眼神似不经意扫过了迎面过来的一艘游船。
陆清漪也看到了那艘船,一看就是私家的船,比她们租的要大了好几倍,雕梁画柱,挂着的船幔都是上好的布料。
间或有女子弹琴唱歌的声音从那船上飘过来,夹杂着一群人劝酒的吵闹声。
“那是祝家的船。”船舱里的老人家语气严肃,告诫自家两个孩子,“祝家除了大少爷,其他都不是什么好人。”
“爷爷,不是说大少爷被赶出去了吗?”小女孩声音疑惑。
“对啊对啊,姥姥还说祝老爷都不认他这个儿子了。”小男孩也积极地发言道。
老人家似乎叹了一口气,隔着船帘,隐约像是摇了摇头:“是啊。这祝家造孽啊……”
陆清漪竖着耳朵听八卦,但是老人家语焉不详,对面的船越靠越近,吵闹的声音不绝于耳,她也渐渐听不清楚,不由得撇撇嘴。
就在这时,唱曲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船侧门被打开,一个黑衣少年被人从船里扔了出来。
随即一个穿着富贵的中年人冷笑着走出来:“祝家供不起她那样的夫人,也养不起你这样的少爷!更别说我早已休了她,和你断绝了父子关系!你居然还想要我祝家的东西,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