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大家都爱幸灾乐祸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董彦超和王锦纶等人都是睚眦必报的性子.容不下太多隔夜仇.这厢连夜探查清楚了苏牧的底细之后.第二日一早便劳师动众地淼搅随涔.
当然了.他们能够探查到的情报.也只是流于表面.至于苏牧的神秘身份这种程度的机密.即便是平西侯董立武这等层次.也是]办法接触的.
无知才是人类最大的原罪.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董彦超和王锦纶综合了双方的情报.召集了一干狗头军师和幕僚.经过筛选和整理之后.一致认为.苏牧虽然也算有些本事.但终究还是不够看.更别说眼下他身在汴京.便是随便哪家的纨绔子.都足以让他这个大才子喝一壶的了.
有了这些“精英谋士”的推断.董彦超和王锦纶就更加胸有成竹.而栽赃陷害这种事情.也是吃脑的一件事.经过这些谋士的一番运筹.他们也终于拿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方案.
苏牧乃是江南人尽皆知的大才子.按说为了自身安全.低调出行.亦或者自惭形秽.不愿以脸上金印示人.遮遮掩掩也是情有可原.
但遮遮掩掩你完全可以带个面纱之类.又何必动用手段.进行易容.
这可是江湖绿林的乱禁分子才会干的事情.苏牧遮掩面目并无过错.但过分到易容这种程度.可就真的有些做贼心虚了.
在京师重地藏头露尾.加上苏牧曾经在方腊的圣公军之中有过一段说不清楚的恩怨纠葛.想要借此砜垩核三两天根本就不成问}.
而一旦被抓进牢狱之中.那些胥吏和狱卒再捏造诬陷.王锦纶又发动文坛的关系网.将事情宣扬出去.那么即便有赵宗艺肿.苏牧也得被泼一身的脏水.
汴京城的文士佳人对苏牧的诗词自然是不敢质疑的.但他们却从未见过苏牧本人.只要将苏牧的名声搞臭.他今后还如何在文坛立足.
董彦超和王锦纶天真的以为.苏牧这次进京.就是为了在汴京文坛大展拳脚.大杀四方.以求扬名于四海.
岂不知苏牧对汴京文坛.乃至整个大焱帝国的文坛.根本就一点兴趣都]有.
为了这次行动.董彦超和王锦纶还动用了自己的人脉.王锦纶在开封府当了个肥差.官职虽小.但好歹也是个开封府的官儿.加上他王家又有钱.还跟右相王黼有着宗亲关系.眼下可谓炙手可热.巴结攀附的人自然是不少的.
所以王锦纶只是稍微暗示了一下.便有人主动跳出.抢着成为了王锦纶的打手.
这里要提一下.开封府乃是汴京的官衙.最是高贵却又最是麻烦的一个衙门.
开封府的最高长官为开封府牧.或者开封府尹.但因为太宗和真宗曾经担任过府尹.所以除非是有望成为国储的皇家子孙.否则开封府尹一般都不常设置.
当然了.后世闻名的包拯.便曾经担任过开封府尹.大焱历史上好些名人也都曾经担任过这一要职.
除了府尹这种特例之外.开封府一般设置权知开封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任.其下有判官二人.接下砭褪亲蟆⒂姨推官各一人.领南司者.督察使院各一人.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等六曹参军各一人.
六曹参军的上头设立司录参军一名.折户婚之讼.管理六曹的案牍文书之类的东西.再下砭褪亲蟆⒂揖巡使、判官各二人.掌京城争斗及推鞫这种治安问}.
王锦纶相熟的帮手便是右军巡使谢仲敏.在京城地面上也算是一号人物.纨绔子弟们在京城胡闹瞎搞.很多时候都是这位哥儿们在帮忙擦屁股.
谢仲敏原本只是军巡铺子里头的坊丁.出身卑微.虽然不学无术.脑子却好使.又懂逢迎.手腕圆滑.更是舍得扔钱.渐渐的便成为了黑白通吃的一位人物.到后砩踔链闻他已经成了京城地下最大帮派的当家人之一.
不过后硭结交了一位了不得的权贵.以致于老百姓连那权贵的名字都不太敢提及.经过了层层运作.竟然让他当上了开封府的右军巡使.
当上了管理治安的头子之后.谢仲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他的管辖之下.京城的治安竟然出奇的改善了不少.虽然有人说那些闯祸惹事的大半都是他手底下的捣子(混混).但政绩上漂漂亮亮的数据却让上锋极其受用.于是他的地位也就更加的稳固.
得了王锦纶的嘱托之后.谢仲敏当夜就让驿馆的人做了探查.果真确认了王锦纶的情报.他的心里也就有个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