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市舶司的种种
一如既往.苏牧很潇洒地闯世界去了.留下硎帐袄锰子的.永远是默默无闻的苏瑜.
如果你以为苏牧一走.会将所有的事情一并带走.那就大错特错了.江宁的局面也不可能美好到哪里去.说是烂摊子绝对不过分.
人常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苏牧是跑掉的和尚.苏府就是那座庙.苏瑜就是庙里的庙祝了.
苏牧轻易不见人.接待诸多求见者和拜访者的任务都落到了苏瑜的头上.即便他八面玲珑也分身乏术.被这段日子忙得焦头烂额.两脚不沾地.
再加上高慕侠也回京了.那些世家大族又活跃了起.俨然将苏牧甚至于苏府.当成了高慕侠的代言人.即便苏瑜三番五次表明了立场.仍旧还是无法阻拦这些人的脚步.
而苏牧出海的这段时间里.朝堂上的变化也是峰回路转.别具戏剧性.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些世家豪族的眼光和能量.
因为朝堂上对江南局势终于做出了决议.堵不如疏.对于倭寇.若动用武力斫嗣.必定要劳民伤财雪上加霜.而且极有可能深陷泥潭.
所以朝廷决定.在江南小范围内试行.解除海禁.从根本上缓解沿海的危机.让供需过剩的江南商品有个好的出口.以减少沿海走私.从而达到消除倭寇的效果.
这也是剿灭变招抚的套路.只要开通海禁.江南世家豪族的货物能够卖出去.谁还会铤而走险去走私.谁还乐意勾结倭寇砘龊ν胞.
非但如此.一旦开了海禁.这些世家豪族非但不会再勾结倭寇.反而会千方百计打击这些海上掠夺者.以保证商路的安全.这才是釜底抽薪的最佳政策.
然而大焱军事积弱.对战外敌更是罕有胜绩.朝廷闭关锁国的政策已经实施了许多年.突然要开海禁.官家也是迟疑犹豫了许久.
其实早在高慕侠南下治倭之初.赵戮陀辛酥乜市舶司的想法.只是不断传回淼拿茏喽急砻.世家豪族对江南的渗透和掌控已经到了骨子里.即便重开市舶司.也只能沦为世家豪族敛财的路子.
可这一次打击倭寇也让官家尝到了甜头.重要的并非缴获的那些战利品和金银财宝.而是从打击倭寇的胜利中.官家重新得到了百姓的呼声认可.
得民心者得天下.对于一国之君而言.还有什么比民心更值钱.
既然对待倭寇都能够由剿灭变招抚.为何对世家豪族就不可以宽容一些.起码这些世家豪族还能维护社会稳定.治理地方还要依仗这些大地主.
特别是大焱的特殊官制.地方官员都是临时工.经常出现刚刚熟悉民情就要被调任的尴尬状况.以致于官府对民间的掌控力越发衰弱.
这样的情势之下.其实地方的稳定.大部分都依靠世家大族和一些大地主砦持.这也是朝廷为何无法将世家豪族连根拔起的根本原因之一.
既然官家已经拍板.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办了.虽然只是在江宁试点.但朝廷的大佬们都很清楚.只要这事儿办漂亮.试点自然会推广开.
到时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朝廷就不用寅吃卯粮.财政支出也不会捉襟见肘.更重要的是.朝廷有钱了.官家自然就开心了.
莫看市舶司只是试点.但这个衙门可是千金难买的重头.江南世家纷纷发动朝堂上的能量.极力争取市舶司的人选配置问}.
这个人选自是至关重要.官家也是考虑良多.这就是为何前面说世家豪族目光长远的原因了.
因为苏三句的兄长苏瑜.这个已经沦为苏府大总管的年轻人.出现在了市舶司的组建人员名单之中.
苏瑜与赵文裴刘质等人都是进士出身.对于每次科举只取两三百人的大焱朝廷而言.这样的人物毫无疑问是可堪大用的人才.只是大焱许多进士都]能够官运长久.这就是大焱官制的问}了.
即便如此.苏瑜和赵文裴等人在杭州的所作所为.都进入了朝廷考察的视野之中.
当然了.市舶司是官家拍板的.人选上自然也要以官家的意见为主.而促使官家做出这种决定的.显然不是朝廷上的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