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泰来(1)
第63章泰来(1)
两年后。从机场出发之前,叶霏特意吃了两颗晕船药。然而坐在雅恩斯的车上,地势稍一起伏,胃里便翻江倒海,她脸色苍白地抬起手:“停车,现在。”然后急速冲到路边,扶着一棵树,感觉胃液都要吐出来。
雅恩斯从后备厢翻出矿泉水来,笑着拧开:“记者小姐,这样你都会吐,告诉我,在海上航行这二十天是怎么熬过来的?”
叶霏不断漱口,有气无力地答道:“晕陆,你懂吗?在海上太久,下了船会晕陆。当然,上船的头几天也吐,胃都要吐出来了。”
“从帕劳航行到四王岛,不知道是多少人的梦想呢。”雅恩斯耸肩,“要是我,吐一路也值得。”
叶霏莞尔:“机会的确难得,我得好好感谢保罗。”
她和老先生一直有邮件往来,得知叶霏在旅行杂志社工作,个人专栏做得风生水起,他便推荐自己的朋友给叶霏认识。那一对儿老夫妻曾驾着帆船周游世界各地,这次来到亚洲,要做一次从帕劳经菲律宾前往印尼的短途旅行。叶霏在帕劳和老夫妻二人会合,在船上和他们共度二十天,经历变幻莫测的天气,路过星罗棋布的美丽岛屿,抵达潜水员们梦想之地——印尼的四王岛。在当地她采访了质朴的村民、热心环保的志愿者,也潜入海中看到瑰丽无比的珊瑚和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之后告别船主,转机前往巴厘岛,顺路看望在附近工作的雅恩斯。
雅恩斯请了两天假,说要一尽地主之谊,带叶霏环岛周游,吃遍美食。
“你已经去过很多岛了吧?”雅恩斯问,“你的专栏叫什么来着,‘寻找一千座岛’?”
“直译是这样。千岛……听起来像沙拉酱。”叶霏笑起来,“是中文写的,如果要起一个英文名,我想,我会叫它‘findingwhaleshark’。”
“这是一件凭运气的事儿。海这么大。”
“是呀,可我相信,有一天,它会游回来的。”叶霏摇下车窗,望着泛起水光的碧绿梯田。轻风拂面,心底又生出绵长的思念来。她已经去过许多热带岛屿,相似的气候和景物已经不再带来惊艳的冲击感。然而每次来到号称“千岛之国”的印尼,心中仍有一种不同的情感。尽管陈家骏选择果决地离开这个国家,但毕竟这里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土地。如果时间允许,叶霏很想去日惹,看看他的家乡。
车到乌布,她停下来买了一张明信片,写上早已熟记于心的地址。
“寄给k.c.的?”雅恩斯问。
叶霏嘴角含笑,点了点头。
“你去看过他吗?”
叶霏叹气:“当然想去。前段时间申请美国旅游签证,可惜被拒了。”
“啊,那怎么办?”
“过两个月在加州有一场海洋保护论坛,霍普教授给我发邀请函了。我换个理由,再签一次试试。”叶霏信心满满,“这次说什么也要去!”她心想,大不了就厚着脸皮,再去麻烦家骢大哥。
她和陈家骏的两年之约,已然期满。
二人绕过乌布皇宫,找到隐蔽在小巷中的烤乳猪店,点了餐,说起当初认识的那群朋友。
“也许可以顺路去看克洛伊呢。”雅恩斯说。自从回到西雅图,克洛伊在当地的水族馆和观鲸船上工作,也协助当地的中小学做鲸豚类的科普教育,呼吁水族馆和海洋公园取消鲸豚豢养和表演。她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新男友,两个人打算去非洲做一段时间志愿者。
刀疤和那位当地姑娘结了婚,两个人的小儿子已满周岁。叶霏在网上见过照片,虽然小娃娃的面庞柔和稚嫩许多,但一看就和父亲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克洛伊和其他朋友一起,在父子二人的合影下写下祝福的话语。
茵达和万蓬将scubalibre和小餐厅经营得有声有色,规模不大,但是口碑不错,仅凭回头客和老客人推荐的朋友,就已经应接不暇。茵达的预产期就在夏天,万蓬在网上更新的个人状态也有了变化,以前都是每天看到了什么鱼,现在变成今天又为老婆做了什么加餐。
茉莉在朋友的聚会上,结识了一位英国和马来西亚混血的年轻工程师,对方理解体谅她的过去,就在不久之前,还陪她回到海岛,拜祭颂西。
郑运昌在一个清晨平静地离开。汶卡和万蓬在曾经的酒吧前燃起篝火,像华人那样,点燃香烛,撒上飞扬的纸钱。
人来人往,如同潮水起起落落,昨天的痕迹被一点点抹去,每个人的生活都在继续向前,一切熟悉而又陌生。
雅恩斯说:“说起来,你猜我前段时间遇到了谁?”
“谁?”
“林先生。”雅恩斯提醒她,“就是我们在scubalibre学课时,k.c.的那位朋友。”
“哦,和amelia(美欣)一起吗?”叶霏问,“我也好久没有他们的消息了。”
“是和女朋友在一起,不过不是amelia。很漂亮,看起来很年轻。”雅恩斯摇头,“他们来巴厘岛度假,住在山里的高端酒店。我在潜水时遇到他们,简单聊了两句,也没多问。”
叶霏轻叹:“真是世事难料呢。”
“他说,想要去看望k.c.,还说当时没帮上忙,很是抱歉。”
叶霏笑了笑:“有些事,别人也帮不了。”
雅恩斯问:“你想回岛上看看吗?”
叶霏一怔,摇了摇头:“不,我还没那么勇敢。等k.c.好起来,和他一起回去。”
“老板恢复得如何了?”
“好多了。能走路,能长跑,但是特别激烈的对抗运动还是参与不了,比如打篮球。能游泳,也试了几次十米以内的自由潜。我知道,他还是很想继续潜水的。”
雅恩斯点头:“对潜水员来说,如果不能回到海里,会非常难过。”
“不开心的念头,他都不会对我说。”
“这么久没见,你会觉得不安吗?”
“有一点吧,以后的路也不一定顺顺当当。”叶霏垂下眼帘,微微一笑,“不过听到的消息总是越来越好的,我对未来很有信心。我觉得自己还挺年轻,就陪着他慢慢走呗。”她摸了摸额头,挑起眼角,“还好,没什么皱纹,两年内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吧。”又捏了捏脸,“注意保湿和防晒,也许能撑到三年呢。”
“只是年龄上多了两岁,你和‘老’这个词一点都不沾边。”雅恩斯由衷说道,“你是我见过的,最有活力的姑娘之一,总是充满希望。”
从巴厘岛回到北京,一路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叶霏才觉得一个月来舟车劳顿,疲惫不堪,隔了一天就开始发烧。去医院检查并无大碍,估计是疲劳过度,身体需要调整恢复。她多请了两天假,在家里睡得昏昏沉沉,醒来就从楼下粥铺叫一份外卖。虽然头疼乏力,但灵感稍纵即逝,她还是坚持着整理了一个月来海上航行的素材,理清思路,写好大纲。
大病初愈没几天,叶霏就去了美国使馆面签,她曾有一次被拒经历,多少有些紧张。签证官是个亚裔面孔的年轻姑娘,并没纠缠她第一次被拒的原因,倒是饶有兴致地翻看着邀请函,问:“你为什么去美国?”
叶霏:“参加热带海洋保护研讨会。”
“你是海洋学家?”
“不,我在杂志社工作,一直在写一个和海洋及岛屿相关的专栏。”
“很有趣。”签证官翻了翻她递交的几本样刊,“你潜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