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成亲(上)
婚前的一天忙碌又慌乱,忙忙活活的到了晚上,忙碌了一天的秋妮和赵婉回到了房间。
“大姐,我在厨房里烧的热水。我一会让长青把浴桶搬过来,你洗个澡。”秋妮说道。
“嗯,去吧,我把明天要穿的嫁衣拿出来熨一下。”赵婉说道。
秋妮答应一声,去厨房嘱咐长青把洗澡水弄好。她则拿了一个薄的铜盆,装上热水,拿到屋里给赵婉腾衣服用。
赵婉把嫁衣平铺在炕上,用铜盆里的热水把衣服的褶子熨平。
这个时候长青进来了。看他手上什么都没拿,秋妮有点好奇。
“相公,你怎么不在厨房弄水啊?”秋妮问道。
“那个,大姐。黄铁锤,哦不,姐夫来了,在大门外面等你。让你出去一趟呢,说有事找你。”长青说道。
“那我去去就回,你们在屋里等我吧”赵婉突然有点不好意思。
赵婉整理了一下衣服头发,出了院子开到门口,黄铁锤正在门口。
“黄大哥,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赵婉问道
“婉娘,这不是,明天要成亲了,我把这个给你。”黄铁锤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盒递给赵婉。
“这是什么,金簪,怎么想起送走金簪了。真漂亮”赵婉打开木盒,从盒子里拿出一只大概有一两多重的金簪,簪头是两只盛开的桃花。花瓣花蕊清晰可怜。
“上次和你们一起去赶集,见你头上戴着梅花银簪,觉得金子应该更趁你。那个银簪应该是岳母留给你的,我知道你舍不得平时带,这个给你,明天带。好看。”黄铁锤朴实无华的话语简单的触动了赵婉的心。
“嗯,我明天戴,真好看,嫁衣上绣的也是桃花。你今天早点睡,明天还要起早呢。我给你和大郎做了衣服和鞋,明天你们就看见了。”赵婉红着脸说道
这个男人算是有心吧。以后希望生活可以一直这样,这个男人的心永远想现在。
“哎,那我回去了,我,我会对你好的,你放心。”黄铁锤憨厚的笑了笑回去了。
赵婉拿着木盒进了屋子。脸颊上还带着还未褪去的羞红。
“大姐,看你这脸红的,外面看来不够冷啊。姐夫来干嘛?”秋妮打趣道。
“秋妮,你还笑我。他,他来给我送这个。”赵婉拿出木盒,从里面拿出桃花金簪。
“哎呀,这个金簪可不轻,大概有一两多重。这工艺也不错,这得十六七两呢。姐夫不错啊”秋妮颠了颠手里的金簪。
“那么贵啊,十六七两呢。他让我明天戴着。”赵婉问道
“嗯,姐姐你可是村里少有能戴金簪的人呢,咱们村里只有里正的老婆戴着金簪呢。”秋妮有些替赵婉高兴。
门外传来了长青的声音,浴桶已经搬到门口了。两个人停止交谈。
赵婉褪去衣裳,散开头发。抬腿坐进浴桶里,秋妮帮她洗这头发,又往洗澡水里撒了一些花瓣。
长长的,黑黑的,的头发。搭在赵婉的背上,乌黑柔软,有光泽。秋妮从自己带来的东西里面拿出一个木罐子,里面有灰黑色散发着香气的膏体。
这罐膏体是秋妮娘的独家秘方。里面有黑芝麻,何首乌,生姜,之类的东西,用这个膏体在洗完头发以后抹在头发上,第二天头发就会变得乌黑光滑,隐隐透着药香。
秋妮把赵婉的头发用药膏涂好,大概是这个身体原来营养缺的太多,哪怕赵婉养了十多天,也还是有些发干,缺少水分。
洗过澡以后,穿上了红色绣着桃花的围胸。胭脂红的及膝裤。擦干头发,在脸上擦上珍珠膏。
赵婉和秋妮躺在炕上,有些睡不着觉。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笑了笑。
“秋妮,你出嫁之前是怎么想的啊,害怕吗?”赵婉问道
“害怕有一点,很多是高兴,姐姐,你不知道,在我们山里,嫁进来的女孩子少,嫁出去的就更少了,所有的女孩子都盼着嫁出大山,山里面,虽然在山里不缺肉吃,但是手里的银子少,没有土地,心里不踏实。”秋妮回忆起了以前的事。
“嗯,山里的东西不可以卖出来吗?怎么会没有银子?”赵婉有些疑惑。
“那我就跟姐姐说说,山里面猎物是值些钱。但是做猎户容易受伤。看病找大夫贵。在山里,盖房子娶妻都是花银子的,而且我们都没有地。吃的米面,穿的布,用的生活用手,背进山里就更不容易了。这些加起来也存不住银子了。”秋妮解释道。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以后日子都会好的。”赵婉说道。
“也是,我怎么说起来这些了。对了,姐姐,这个给你,你自己看。我先睡了,姐姐你记着,我出嫁时我娘和我说,夫妻之间,女人要外柔内刚才好呢。”秋妮才想起来自己后婆婆给自己的小画册,她的身份不好给,就让自己给。这可真让人不好意思。
赵婉看着把画册塞到自己手里,就赶紧背对着自己火速睡着的弟媳妇。哭笑不得。
赵婉看了看手上发黄的小书,男人手掌大小,打开一看,里面是双人男女体育运动小彩画。画的很精美,女子的肚兜,男子劳累的汗水。羞红的脸颊。画的栩栩如生。
赵婉仔细看了一下,古人的想象力,画图用色之大胆。拔步床,秋千,花园,石桌,游船。只有想不到,没有画不到。
上辈子赵婉虽然没有过运动经验,但是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岛国的友情教育片多多少少也看过一些。现在看这个也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半露不露最让人垂涎三尺。这古人的画,深深的掌握了这个道理。
赵婉看完了画,她的头发也差不多干了。摸了摸,纵享丝滑。赵婉闭上眼睛开始休息。
####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秋妮把赵婉叫了起来。洗了洗脸,柳枝粗盐刷牙。
然后穿上嫁衣,红绣鞋。刘氏领进来一个身穿蓝色布衣的妇人。四五十岁左右。应该是公婆,丈夫,子女,俱在的全福人。
全福人手里拿着红色的棉线,镊子。还有一把红色的枣木梳。
全福人让赵婉坐在凳子上,用棉线绞下脸上和手上的汗毛,修齐额头,和鬓角。
然后用枣木梳,梳这赵婉的长发。边梳嘴里还念叨这。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