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汉人当自傲 - 国家荣耀:院士无双 - 苏知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0章汉人当自傲

就在苏镇国等人在边境奋斗的时候,朝廷的内部竟然还在争吵要不要派兵前往救援。

无数人都认为时间太久,地点太远,现在要是派兵过去的话也已经晚了,不值得。

许多大臣都是主张放弃,就连皇帝都是意动了。

对于那个时代来说,钱粮远远比人命重要。为何会要贱民二字,便源于此,贱民的命比草都轻贱,死了也就死了。

当时不仅仅是上位者这么认为,就连民众自己都是如此认为。

所以能够生活到现代,真的很幸福。

朝廷上大家吵成一片,一些大臣坚持出兵,诸多大臣反对出兵。

一国朝堂,竟然和菜市场一般热闹。

“陛下,臣以为陛下如今刚刚继位,正是朝中动荡之际,应当休养生息,不然,必然朝堂动荡,民众遭殃。此去千里迢迢,何须冒险?更何况,等到援兵将至,恐怕耿义等人早就没了尸骨。我们若是和对方遭遇,必然又是血战。届时,损失惨重,不知多少大汉男儿将会战死沙场。如此,不值得。”

“臣以为,加封耿义等人,赐身后名,安顿家人,便是最大的回报。还望陛下三思,能以国事为重。”

司空第五伦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说道。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陕西咸阳)人。祖先为战国时齐国的田氏,其家族于西汉初年改姓第五。

于新朝王莽时为郡吏,又为乡啬夫。因不满自己仕途难进,便改姓名为王伯齐(一作"王伯春"),久居河东,号为道士。

这人为官清廉,正直,贞洁清白,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前代的贡禹,皇帝也很是信任。

他讲话可谓是没有私心,更没有私仇可言。所以,大家都相信他是真的从为国家考虑的角度出发的。第五伦为三公正直无畏、不惧权贵,晚年屡求辞职,于元和三年(86年)逊位,数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余岁。

所以,就连皇帝都是意动了。

为君者,先计较社稷,方才是个人。

就连那些想要出兵的人都是哑口无言,因为没有办法去反对。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要敲定主意的时候,突然,司徒鲍昱站出来,竭力请求派援兵,面对着诸臣的质疑,他挺直腰板,荡气回肠的讲下了流传千古的话。

“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因为朝廷的命令将士远征,这个时候他们遭遇危难了,朝廷不管他们了,是可以得到许多利益。但是这对外是纵容了残暴的蛮夷,对内是伤了那些忠臣良将的心。现在要是不救他们,以后匈奴再卷土重来,谁还为大汉效命?

就是这么一句话,彻底燃爆了皇帝的心。虽然刚刚登基,但是他也是充满了血性。

立刻下令,救!!!

绝不让大汉的将士流血又流泪,纵然损失再大,也抵不过将士们的忠诚。

这,才是我大汉立足之本。

这话一说出来,就连那些反对派都是不说话了,大局已定。

随后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国军队共计七千人,出发了。

公元76年正月,七千人的援军赶到柳中城,大败匈奴与车师联军,"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牲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

柳中城守将关宠此前已经在艰苦卓绝的守城中战死,但救援关宠一部的战役已大获全胜。要不要救天山以北的耿恭,大家又吵起来了。

反对的意见称:柳中城距离耿恭部还有数百里路,而且中间横亘着天山,又是大雪封山季节,救援成本太大,必须撤离。

但一个将领范羌站出来,坚决要救援。

吵来吵去没有结果,最后只能分兵给范羌两千兵,让他自己过去。

就这样,范羌带着两千兵前往更加艰难的救援路程。

这个时候,耿义等人已然支撑不住,人,也是有极限的。

尤其是,没有希望的情况下。

所有人都打算放弃了,抱着杀一个不亏,杀两个赚了的想法,所有人都是拼尽最后的力气冲了。

当苏镇国感觉到力气逐渐流失,所有的疲惫涌上心头的时候,他的心中也产生了深深地绝望。

他甚至都怀疑,因为自己的到来,这个救援是否还会如期到达。

他都如此,那些先辈又该如何?

“兄弟,来生再见了。”

“将军,来世小三子还愿给你牵马坠蹬,做一马前卒!!!”

“娘,孩儿没给汉人丢人,孩儿身上的血是热的,孩儿的魂是忠的,死守我大汉土地,娘,孩儿想……您了。”

所有人都是用尽最后的力气将‘遗言’讲了出来,随后大家相互看着,狂笑了起来。

坦然赴死不过如此,满城将士尽是热血忠魂,令人敬佩,就连那些匈奴人都是为之震动。

就在大家已经失去力气抵抗,等待着屠刀落下的时候,远处传来了疾快的马蹄声。

所有人都是愣住了,围攻的匈奴人分兵去打,这里本就不多,哪来的兵?

那些汉子本来是抱着必死的念头,可是当援军出现的时候,他们的希望之火再次被点燃,所有人都是嗷嗷叫了起来,不知哪来的力气,冲上前去再次杀敌。

残破的战场上满目疮痍,犹如烈狱,到处都是残破的旗帜和腐败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地面。

一道曙光冲破遮蔽天空的乌云照落下来,将这冰冷的战场带来一丝温暖。风,还在呼啸。

战场上,一句话不断的盘旋回荡着,铿锵有力,荡气回肠!!!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凡我大汉子民,虽远必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