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努力学习
听到这话的小萨愣了一下,随后开口问道。
“苏院士您这么讲好像有点虎爸的风格,您的意思是,我们需要在年少的时候极为努力的学习吗?”
其实在场的人也有许多提出疑问的,因为这和现在的风格不搭。现在社会上的风气就是,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长大就好了,没那么多要求。
可实际上这种话是极为不负责任的,是,这些话是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了。可是并没有从孩子的未来出发,父母觉得自己平庸,没资格要求孩子那么多,很正常。
可并不代表着,肆无忌惮的放纵。
“对的,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如果你吃不了学习的苦,那你就要吃生活的苦。很多人到了社会上才回过头发现,原来在学校上学是多么的美好,很是幸福,可惜没有后悔药,再也回不去了。”
苏镇国语气里充满了遗憾,上一辈子他就是考了一个普通的大学。
本来家庭条件就不好,结果找工作时处处碰壁,忙碌一生。每天不敢休息,无休止的加班也只能硬扛着,最终,一命呜呼,来到了这个世界。
“没错,其实不仅仅是他们,就连我有时候也在想,如果能回到学校上学该多么好,同学们,真的,上学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小萨感同身受的看着现场的同学们,语气里面充满了悲戚。
就在这个时候,现场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
小萨点名了他,立马就有工作人员把话筒拿给了他。
“苏院士,首先我很敬重您,但是对于您刚才所说的言论,我有点不能理解,我想提出一下我的观点。”
这个人还算是有礼貌,拿到话筒之后简单的把自己的目的讲了一下。
苏镇国对着他轻轻的颔首,伸出了手,示意对方可以讲。
“您刚才讲放弃所有娱乐的时间来学习,我想这是不科学,经过科学的研究,人是需要劳逸结合的,这样子才是有益的,不然的话对身体的损伤是极大的。
根据我国的统计,大学生的数量还是稀少的,大约在六分之一左右,而且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很多重活都不需要人干,所以我觉得您的言论是错误的。他还只是个高中生,应当是有自己的娱乐生活。”
当他讲完之后,现场的人鼓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苏镇国接过了话筒,微笑的看向了这个同学。
“首先你提的这个观点很好,你刚才讲到的科学,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我们曾经连续72个小时没有休息,工作过。我们也有过一年甚至几年为了攻克一个项目,放弃了所有娱乐,连听音乐的时间都没有。每天睁开眼睛就是项目,闭上眼睛就是睡觉。
那你觉得什么叫科学?现在都在讲中医不科学,可现在国际上不得不承认中医的超前性和神奇性。但科学还是无法解释中医,为什么?因为中医错的吗?不,是因为中医超越了科学,科学还没有研究到中医研究的那个地步。科学,只是从某个角度来讲,是对的。”
这话一说出来,顿时引起了喧哗。
就连小萨都是有些发愣,在这个年代,身为一个科学家,竟然这么公然抨击科学,的确是令人有些骇人听闻。
“苏院士,我......”
“可以先让我把话讲完吗?您刚才讲的时候,我可是一句嘴都没有插。”
苏镇国微微笑,极为绅士的说道。
那个男孩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了,立马放下了话筒。
“还有就是,你刚才所说的比例,你有没有算上全国多少人?老一辈的人就占了多少?年少一辈的呢?去头掐尾,大学生的覆盖率是不是最少都是五六成了?这样的话,你还觉得大学生稀有吗?”
“更为重要的是,你所说的重活之类的的确是减少了,可是现在工作猝死率反倒是比以前更高了。我跟你讲一个事实,或许许多人不爱听,不愿意听,但是我今天必须要讲出来。”
“如果刚才那个提问题的男孩高中毕业没上学,那么未来他面临的就业情况可能只有服务行业,服务员,汽车工这些,或许能去学个技术手艺,混得好一点。至于创业,做梦吗?有几个自学成才的,能够创业的?”
苏镇国扭头看了一圈,发现许多人都是愕然了,这种言论,他们不能说没听过,只能说很少听。尤其是从院士嘴里讲出来,更是感觉怪怪的。
“或许有些人会说,马爸爸他们,还有那些大学都没毕业的国际首富,可我想说的是,马爸爸那个年代他那个大学生的含金量多牛逼,你们清楚吗?国际上的那些人他们是从常青藤退学创业,注意,他们是退学,首先他们是有资格考上这个学校,才有资格去退学的。”
“如果那个男孩子上一个大专,那么好,他可能会学一些技术,未来会专业对口。如果是女孩子,可能会轻松一点,做做行政会计,小城市一个月3000左右,不考虑结婚会很舒服。除非你选择再次升本,然后考试,不然,你的路面会很窄。”
“如果上一个本科,最起码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可选择性,教师,公务员等等。你会发现那些大公司,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本科。你觉得自己很有才华,你揣着一个大专证去他们那里试试,真的不要。”
“如果你考上了一所名校,那么好,在你身边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最为优秀最为顶尖的人才。你的老师是全国最有名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许多都已经成名了,他们可能在商界,政界等等地方成为了闪耀的新星。你和这些人,就是同门同派所出,所以,大学不仅仅是教你东西的地方,更是积累人脉的地方。”
“你所上的每个学校,大家从一开始起跑点就拉开了。就像是虚拟货币这些东西,普通人连在哪儿买都不知道。可如果你上了名校,身边一定有人懂,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人简直就是一个藏宝库,当某一项你不会的东西去追寻的时候,肯定能有人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