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绣衣使者 - 三国之乱世枭雄 - 流失大能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三章绣衣使者

“奴婢,绣衣使者天部和地部首领。”王德说道。

“天部和地部,那肯定还有玄部和黄部,是吧。”刘协问道。

“陛下英明。”王德拍了一个马屁。

“行了,是个人都能猜出来,天地玄黄出自易经的一句话。”刘协说道。

“那还有一个首领呢?”刘协问道。

“陛下,玄部和黄部是两个人分别统领的。”王德说道。

“那你是怎么回事,统领两个部门?”刘协问道。

“陛下,奴婢本来是天部首领,地部首领是貂蝉,当年王司徒为了杀董卓让貂蝉使出美人计,貂蝉的地部由奴婢暂代,直到现在。”王德说道。

“那其他两个首领分别是谁?”刘协问道。

“陛下玄部统领奴婢没见过,不过黄部首领奴婢知道是谁?”王德说道。

“谁。”刘协问道。

“前幽州牧,太傅,襄贲侯刘虞。”王德说道。

“什么。”刘协惊讶了。

刘虞是绣衣使者,这不不让刘协惊讶,刘虞可是汉末汉室宗亲之中唯一一个对汉室忠诚的人。

就算是当年董卓把持朝政,他都按时给皇帝上供,可是现在这个唯一忠诚的宗亲已经被公孙瓒给杀了。

“那现在黄部归何人统领?”刘协问道。

“刘虞之子,刘和。”

“王德,朕问你,黄部首领为何是刘虞?”刘协问道。

“陛下,奴婢不知道,只是知道黄部的首领一直都是汉室宗亲统领的。”王德说道。

“你知道刘虞的黄部首领是谁任命的吗?”刘协问道。

“陛下,奴婢那时候只是天部的一个小首领,其他的大事情奴婢不知道,但是四大首领的任命都要有皇帝或者太皇太后的亲自任命,或者在必要的时候由太后任命。”

汉室宗亲统领绣衣使者,看来刘虞是被皇帝任命的,这个皇帝肯定是汉灵帝。

“那你来说说绣衣使者在本朝的发展和各部的职责。”刘协也没问其他的了,问一些基本的问题。

“我朝的绣衣使者是在光武帝建武八年建立,但是因为一部分原因并没有公开。”王德说道。

没有公开,这是为什么,光武帝这个被称为位面之子的人物他为什么没有公开。

“王德,你知不知道光武帝为什么不公开绣衣使者的建立?”刘协问道。

“奴婢只知道一点。”王德说道。

“说。”

“因为世家大族。”

光武帝之所以能够建立东汉,世家大族的力量可是很大的,所以建立东汉之后,世家大族是西汉时期最多的。

云台二十八将,代表着南阳世家,河北世家,还有颖川世家,这里面有多少的利益,以及里面的一些猫腻谁说的清楚。

刘协想,刘秀为了监控这些世家大族不得不重新设立绣衣使者,但是又不能摆在明面上,只能暗地里查。

东汉的绣衣使者比西汉武帝时期的作用的差距有很大。

东汉恒灵时期的党锢之祸,历史上记录的是什么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

虽然说的是什么宦官乱政,但是下决定处理这些人的是皇帝,处理的都是世家大族的人,他们的影响太大了,皇帝不得不下杀手,让太监背锅。

绣衣使者的作用现在就有了,告密。

“你继续说吧。”刘协说道。

“诺。”

“绣衣使者分四部,分别由四位首领统领着。”

“天部的职责是监察百官,让密探混进各个大臣的府邸,在陛下需要下手的时候可以得到充足的帮助。”王德说道。

“王德,天部现在有多少人,多少密探,都是些什么身份?”刘协问道。

“陛下,天部多少人奴婢不知道,天部经过几百年不停的发展,大概有上千人,或者破万,是四部中人数最少的。”王德给出了这么一个答案。

“人这么少,怎么刺探情报?”刘协问道。

“陛下,天部经过百年,这百年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发展和训练密探,还有布局。”王德说道。

“怎么说?”刘协问道。

“天部的密探混进各个大臣的府邸之后,没有天部的召唤和命令不能擅自出手,就这么发展,直到自己死去,没有命令不得撤退。”

刘协震惊了,这就像后世潜伏在敌人心脏一样,看似不起眼的位置,就有一个卧底,一旦有了作用,就立马启用这个人。

这是下闲子啊。

“陛下,您知道很多世家大族都有家生子和奴生子,他们很少在外面招人,就因为不相信外人,所以家生子和奴生子很容易得到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是啊,东汉开国到明帝时期,国家百废待兴,各个世家大族刚刚站稳脚跟,还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这时候是往里面塞人的好时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