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跳河 - 三国之乱世枭雄 - 流失大能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六十七章跳河

几天不见,蒯成老了十多岁,双眼空洞,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他真想两眼一闭直接跳下去,可问题是他是渔民出身,六岁就会游泳了,跳下去估计也死不了。

抬头看看,许都的城墙不过三丈,这个高度就算跳下来估计也死不了,顶多半残。

此刻的蒯成再没了当初大宴宾客的意气风发,站在河边心中充满了悔恨,不断的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这么贪心,为什么要买那二十万石粮食。

现在好了,把从荆州带来的粮草赔光不说,还倒欠了一大笔,回去可怎么交代啊。

“我恨啊!”他这一吼,周围人纷纷扭头。

见他们望来,蒯成发泄似的吼道:“经过几日的思考,老夫已经全部想通,这一开始就是阴谋,曹操的阴谋,他先是传出一万钱三千担粮草和他有办法打败袁绍消息,让大伙相信他有底气。”

“然后传出曹军缺粮,许都粮价上涨的消息,诱惑我们运粮来京,来了之后粮价大减,我们也不可能把粮食再运回去,只能低价卖给他,曹操其心可诛啊!”

这么一说众人纷纷明白过来,其中一人叫嚣道:“走,曹操不在,去找荀彧算账,这件事他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此话一出河边顿时响起附和之声,众人纷纷叫嚣着进城找荀彧算账。

尚未踏进城门,远处响起一阵急促的声音:“让让,让让,麻烦让让。”

众人纷纷回头,只见一支车队快速向城门赶来,压车的护卫布满汗水的脸上充满了喜悦。

就像站在自家麦田中看着金色麦穗的老人,笑容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众人望之,愤怒的脸上露出了喜色。

不用问,车上拉的肯定是粮食。

这种时候送粮食来许都,怎么看都是一种飞蛾扑火的行为,英雄啊!

车队管事是一名四十出头的中年儒生,一路跋山涉水终于赶到许都,他的脸上刚露出大功告成的喜悦,却发现周围人像看傻子一样盯着他。

管事不淡定了,试探着问道:“诸位为何在此聚集?”

蒯成说道:“阁下来自何方,可是去许都卖粮的?”

管事抱拳答道:“正是,在下张捷,来自江东吴郡,敢问阁下?”

吴郡张家,孙策的人。

蒯成眼睛亮了孙策跟刘荆州可是有杀父之仇的,现在又在和刘表在交州大战,看着敌人倒霉,比自己走运可兴奋多了。

蒯成幸灾乐祸的说:“张捷先生,奉劝你一句,这粮食还是拉回去吧,许都的粮价降了,八十钱一石,从江东到许都近千里之遥,这点钱连本都保不住,划不来啊。”

此话一出,刚才还嚷嚷着要找荀彧算账的人脸上纷纷露出笑容。心情大好!张捷却笑不出来:“不是说八百钱一石吗,怎么,怎么……”

江东到许都,陆路水路来回折腾,八十钱一石的话,确实保不住本啊。

张捷还待再问,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喊声:“跳了,跳了,他是徐州陈家的。”

“范阳卢家的也跳了。”

“南阳何家的也跳了。”

张捷:“……”

……

八十钱一石虽然大大低于粮商们的预期,可都千里迢迢的拉来了,难道还能拉回去吗?

抱着这样的想法,粮商们无奈的将粮食卖给了荀彧,拉着钱币回了自己家乡。

……

虽然说攻打汝南只是一个幌子,但是不打一下,说不过去,所以一开始曹操就打了几仗,攻下了汝南的西平,召陵,西平,西华等城。

曹军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遭遇过什么抵抗。

可到了上蔡城,却被龚都挡住去路,要是曹操攻下了濯阳城,渡过了南汝河,那就离汝南郡的治所平舆城不远了。

曹军大营,中军大帐。

曹操正与手下文武吃饭,郭嘉匆匆跑进来,递上一个竹筒说道:“主公,文若的信。”

曹操看了看被碗筷占着的双手说道:“念吧。”

郭嘉打开一看顿时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不可置信的说道:“主公,文若那边出结果了,八十钱一石的粮食,他整整收了一百九十八要石。”

“嗯?”曹操猛的抬起头,同样愣了半晌才感慨道:“一百九十八万石,没想到我曹孟德也有如此阔绰的时候。”

众将闻言脸上同时露出喜色,这么多粮食在手,以后打仗再也不用为粮草发愁了。

郭嘉却哭丧着脸说:“八十钱,价格压的也太狠了吧。”

“卖粮的有冀州袁绍,有荆州刘表以及蒯家兄弟,有凉州马家,江东陆家,范阳卢家,南阳何家,徐州陈家,大汉排的上号的大家族都快被一网打尽了,咱们一次性得罪多少人呐。”

提起这茬,曹操就一阵牙疼,二百万石粮草,让他生出一种有命拿没命花的感觉。

郭嘉继续火上浇油道:“还有那些赚差价赚的倾家荡产的,刘表的三十万石粮食打了水漂不说还欠了一大笔,马家气的将粮食倒进护城河里,虽然捞上来了,人却得罪死了,不好应对啊。”

“那些跳护城河的,满伯宁虽然极力抢救,却也死了不少。”

曹操的脸抽成一团。

“这次事件,有人倾家荡产,可也有人一夜暴富,满伯宁就赚了八千多万,还有荀家和杨家,杨彪那老家伙鼻子是真灵,这次赚的都够组建好几万大军了。”

“赚了多少?”曹操问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