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初潮胤禛不回来,齐布琛的生活也…… - 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 梦自闲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6章初潮胤禛不回来,齐布琛的生活也……

第86章初潮胤禛不回来,齐布琛的生活也……

胤禛不回来,齐布琛的生活也没什么改变,她依旧跟着费嘉德学英语,不过学到如今,费嘉德也没什么可教她的,剩下的就是词汇量的事,毕竟在这里又不需要考雅思托福。

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齐布琛对费嘉德的印象还不错,因此英语学的差不多了也没将人辞退,而是让其教自己西洋画,再讲一讲西方各国的事,从中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进程。

如今是公元历的17世纪末,大航海、大移民早已过去,美国还没影子,北美洲如今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澳洲更只是一个在传闻中遍布黄沙的贫瘠之地,英国连殖民的兴趣都没有。欧洲大陆上各国因为王位战火不断,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工业革命完全没有影子,数学中已经有了微分概念,甚至诞生了能进行加减乘除的机械计算机,但与此同时,牧师对于女巫的追捕和审判却也日渐白热化。

这是一个科学和迷信交杂的时代,也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时代。

齐布琛沉浸在胤禛的书房中,将里面的外文书一本本看过,她没想全部看懂,只要大概理解每一本讲的是什么,有哪些大概的理论知识就好。可惜胤禛书房里的书不多,全部看完后,齐布琛便拜托费嘉德搜罗新的书籍,不拘内容是什么,她全都要。

很快,她的小书房便被各种外文书填满了,当在一书中发现土豆和红薯的踪迹时,齐布琛是兴奋的,但等她稍一打听,却发现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土豆和红薯这样的高产量作物,自发现起就不缺乏关注度,早早地就被有心人引渡回大清,如今,土豆已经在北方广泛种植,成为东北等地的主要作物,而红薯也早已在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广泛种植,两江一带也不缺乏其身影,听说最近华北平原等地也开始引入。

至于为什么齐布琛没听说过,一是因为土豆和红薯这时候产量虽高,但没经过后世的优选培育,也高的有限;二是这两者吃了后肠胃过于活泛,对于自诩为贵族的人来说太过不雅,而且有钱人们什么好吃的吃不到,土豆和红薯味道也就是尚可,所以这两者都只在民间流传,京城这些高门大户里基本不见其踪影。

所以阴差阳错之下,齐布琛直到现在才知道两者的存在。倒也不至于遗憾,老百姓得了实惠就好。

不过想到来的这几年,常常听胤禛说起哪里遭了灾、粮食减产、灾民到处跑,齐布琛便知道,如今的土豆和红薯产量肯定和后世相差巨大,这其中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

等胤禛回来,得同他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找个地方试验着研究一下提高这两者产量的事情,还有水稻的产量,可惜,杂交水稻不是谁都能做的来的。

想念袁爷爷。

土豆和红薯没了,齐布琛又想起穿越者必备的一样东西——水泥,当初穿越者必备知识点上热搜的时候,她也煞有介事的背过的,可惜背了后好几年无事发生,她也没当回事,谁知道她会真的穿越呢?当初背的东西都忘光了呀!

她就记得最简单的,石灰石加黏土,比例三比一,剩下的一个字也想不起来。

更关键的是,她压根不知道石灰石到底是哪种石头!

清朝的石灰石叫石灰石吗?

齐布琛心里流着宽面条泪悔不当初,只能拜托费嘉德给她找一些西方化学、矿物学方面的书,希望能在里面找到一些头绪。

在齐布琛埋首于书中寻找各种熟悉之物时,胤禛终于回来了。

上上下下的将人打量了一番:“看来好好用膳了,又长高了些。”接着嫌弃的补了句,“黑的更多。”

胤禛本来还挺高兴,一听她的嫌弃就不乐意了:“男子汉大丈夫要那么白作甚!”

齐布琛却认真道:“白好看,一白遮千丑。”

胤禛无语,但看到她发间熟悉的簪子又不自觉露出笑脸:“簪子与你很相配,怎么没戴步摇?”

“我的头是妆奁吗,戴那么多展览呐。”齐布琛没好气的道,心里却有些开心。

胤禛失笑,示意苏培盛呈上一样东西:“给你的。”

是一面镜子,难得的是镜面是玻璃的。

胤禛道:“听说是欧罗巴那边研究出了新的烧制法,能做大块的了,可惜此物易碎,运输不易,这一块还是献上的人好容易求到的。”

好容易求到的就送给你了?这是有所图啊。

齐布琛眉头微微一皱,试探问道:“你就直接收了?”想到这次胤禛在那边是监督修河堤的,莫不是有人出了事求到胤禛这来了?还是有人想要承包工程中饱私囊来贿赂胤禛?

胤禛好整以暇的看了她好一会儿,才好笑着弹了她额头一下:“想什么呢。”

“不过是他家得罪了人,我无意中帮了一把,给的谢礼罢了,放心收着。”

不是收受贿赂就好。

齐布琛松了口气,回过神来又有些好笑,她在想什么呢,胤禛可是出了名的厌恶贪官污吏,养廉银就是他搞出来了,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搞贪污受贿这种事呢。

不过这镜子……

“要不给额娘送去吧?”

这半年来,德妃对她依然不喜,每次进宫请安都要明里暗里敲打两句,尤其是费嘉德之事,虽然胤禛早早在康熙那里备了案,德妃知道后却还是给了她好久的脸色看。

虽然也没指望德妃能喜欢她,但能少点事就少点,无伤大雅的讨好齐布琛还是愿意做一做的。

胤禛的脸色沉了些,面对德妃,他素来就是持一种回避态度,很少与齐布琛谈起相关话题。

“不必,镜子就一面,送了额娘就不能送太后,没得自找麻烦。”

这个理由倒是很正当,不患寡而患不均,太后倒罢了,关键宫里还有那么多娘娘呢,为了一面镜子又不知道要生起什么是非,到时又该是她的错了,齐布琛深觉自己还是想的太少了。

“最近做了什么?”胤禛略过这个不太愉悦的话题,问起别的。

齐布琛便带他进了小书房,给他看自己这些日子的成果。

胤禛转了一圈:“地方还是小了,还是收拾收拾,将这整个厢房都改成书房,以后我也能用。”

齐布琛觉得这建议可以,以前弄个小书房只是为了方便她看账管家,所以地方小不要紧,如今是要正经读书,以后的书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地方大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将这门改了,在这里重开一扇。”胤禛行动力极强,刚说完就把苏培盛叫过来开始规划安排了,“靠南一侧全部立上书架,样式就和前院书房一样。这里,还有这里,各放一张案桌,这边安榻……”

“等等,放两张书桌干什么?”齐布琛打断道。

胤禛疑惑的看向她:“一张你的,一张我的。”

“你不是有书房了?”前院那么大一个,比西厢大多了好吗,怎么还要和她抢地方。

胤禛理所当然道:“我以后住回来,这里方便一些。”

齐布琛倏地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不禁有些发热,再说不出反对意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