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回 - 石头记之遂万物之宜 - 十章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九十七回

却说宝钗与黛玉将众人安排妥当后,宝钗念及府中添了这么些人口,不知府中所存米粮等还可供几日,便独自招了打理内库的婆子过来问话。

那婆子姓赵,人称赵娘子,本是扬州林府的老人,跟随林闰玦一起入京,一直就负责府中内库管理。自宝钗嫁入之后,她本以为这新奶奶会添加自己的人手过来,没成想这少奶奶竟十分正派,从不讲那些个勾心斗角的手段,只要按时将其吩咐的事做好,各项账目理顺,她便再无为难之处。多这么一位宽和的主子,府中上下无一不觉着高兴的。且自打她嫁入林家后,林闰玦便步步高升,私下里大伙儿都说这位奶奶的命格定极旺夫家。加之闰玦对宝钗也是极为爱重,只要宝钗说定的事,基本都不会有异议,哪怕是要克扣他的茶点小食,都只能自己可怜巴巴去求,半点不敢阳奉阴违。下人间曾还传过林闰玦惧内的事,但也只是私下说说,其实大家都懂这是他们夫妻之间相互爱重的表现。故而,虽宝钗嫁进林府不久,但这林府中人皆对她尊敬爱戴有加。

赵娘子听宝钗要问话,心中猜想她定是要问当下库存,于是携了账本过来。

宝钗先只看了账本,之后才对赵娘子道:“上月江南那边如何交了如此多的租子上来?”

赵娘子道:“是林管家吩咐的,说是侯爷说的,让江南那边今年将租子收到京里来,且凡是能在八月之前上交的,都只用交七层就算是过了。故而上月库里收了好些米面进来。我本还纳闷的,没成想就遇着这样的乱世了,所幸这库里的东西也够吃好久了。”

宝钗想了想,便将账本还给赵娘子,又让人唤林安过来。

林安来后,宝钗先起身唤了声‘安叔’,又让座上茶,方才道:“适才我算了回,贾府一共过来了二十口人。本担心家中食物不够,才唤了赵娘子来问,发现内库中竟存了好些粮食。”

林安听宝钗这样说来,知道她已在心中有了猜想,便直接道:“正是侯爷的要求,想来夫人定也猜出了些。咱们侯爷是早料到了会有今日。”

宝钗点点头,整整两日的担忧焦虑因着这样的提前安排顿时减缓不少。

林安又道:“其实夫人这里老奴并不很担心,只大姑娘那里还望夫人帮忙规劝开导。当下世道乱起来了,这贾家二爷失踪本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千万莫要忧思过重。“

宝钗自是应下。

却刚好就在此时,铭哥来传说有人叩门说将贾府宝二爷送来了。

宝钗眉头一皱,看向林安,林安也看了过来,二人相视之下,林安摇了摇头。宝钗便道:“可能看出是何人叩门?”

铭哥道:“是一队兵士,似御林军模样,但看不清面容。”

宝钗又问:“可见着宝二爷了?”

铭哥道:“宝二爷倒是真真的,被两名兵士搀着。”

宝钗道:“既是兵士拣着了人,定不会伤良民的性命,且先不要应答,等冯大哥回来再说。”

铭哥刚想领命退去,却刚巧碰见黛玉过来。黛玉唤住铭哥,看向宝钗道:“既是兵士,我们为何不能接了人进来?”

宝钗皱眉对黛玉道:“你应知我的顾虑,府中上下那么多人,我不可能因着一个宝二爷开这门。”

黛玉在听到宝玉走丢之时,心中一直心焦担忧着,当下听闻他就在门外,更是急的眼眶都红了,情急之下便有些急恼,便道:“那之前为何你放了那么多人进来,若是薛姨妈、薛大哥来了,你是否又能狠心闭门不纳?”

闻此,宝钗更是眉头紧锁,她道:“我知你只是性子急,关心则乱。我且不想与你吵,你明知之前是如何境况,现在你想想又是如何境况。此时莫说是我亲妈和亲哥来了,就是阿玦这样被人架着来唤门,这门也不能开。”说罢侧过身子,不愿与黛玉闹僵。

黛玉虽心里能理解宝钗苦心,但情感上到底还是偏向宝玉,她见宝钗已不愿与她说话,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林安和铭哥,只一跺脚,便抹泪走开了。

宝钗见黛玉如此心中也颇不是滋味,然面对林安、铭哥等还是稳住了姿态。黛玉走后,她便让铭哥按方才的话去传给守门的人,同时并告知护卫队长,让他们严格遵照侯爷之前的命令行事,凡有擅闯的,就地处置。

铭哥赶紧称是,出去传话。

侯府外的兵士见府内无人应答,领头的都尉有些不耐烦,正想吩咐左右破门进去,却被副手拦住。只见那副手在那都尉耳边耳语了几句,那都尉便卸了脾气,对左右道:“既然无人认领,那就把人放这里吧。我们本来也是好心,谁知林侯爷竟不领情。”说罢又面向宝玉道:“宝二爷,我们王爷也只能帮到这里了,你自己想办法进去吧,我们还要清理其他地方,便不久留了。”

宝玉自感激涕零,向那都尉拱拱手道:“谢过仇都尉了,代我向王爷问好。”

仇都尉笑笑,便领着士兵走远了。

待人走远后,宝玉才软将下来,倚着门,向内唤道:“他们已走了,林管家开门罢。”如此唤过好几声,里面也无人应答,宝玉心中委屈极了,又想亲母昨日才逝去,今日竟连家也没了,不禁落下泪来。

此时冯紫英终于赶到,见着蹲在侯府外抹泪的宝玉,心中重担卸下,过去唤了他起来,又让里面开了门。

宝玉见冯紫英来只唤了一声,里面便开了门,心中觉得难受极了,又想难道是上回的事林妹妹还生着气,让两家人有了隔阂?然还不待他想清楚,就被冯紫英提溜着进了府门。

黛玉是最先迎出来的,见着宝玉浑身是灰,头发散乱,脸上更挂着两道清晰泪痕。

她何曾见过他如此狼狈的时候,不禁眼中含泪,当下也不顾宝玉身上肮脏,取了身上的帕子就要帮他擦拭。

宝玉见黛玉还愿为他落泪,适才心里的胡思乱想都抛向九霄云外,只留了相见的喜悦。又想到自己当前实在难看,不禁缩了缩身子,对黛玉道:“便不脏妹妹的帕子了。妹妹还肯见我,我便再脏些也使得。”

黛玉破涕为笑道:“你再脏些就更不要你了,快随紫鹃去洗洗歇息一阵罢。二舅舅他们还着急着。”

宝玉傻笑两声,虽还想与林黛玉多待一会儿,但想着自己一身很是不妥,便随紫鹃往客院去了。

冯紫英早在宝黛二人说话时就已离去,想来宝玉既已找回,此间事便能告一段落。

话说京城被围困的第三日,流离的百姓更多,贵族与平民的冲突已非常激烈。斗械、杀人、放火之事屡屡发生。然更为糟糕的是,西城门已逐渐失守,眼见着叛军就要进城,百姓情绪更加失控。此时又是北静王站了出来,开始收编流民,称要为御敌作准备,同时要求京城所有贵族都大开府门,交出兵器、粮食以及守卫以资共同抗敌。此举自受到百姓极力拥护,同时也收服了部分耿直的朝臣。百姓们自发组成小队,四处敲锣打鼓喧嚷出去。

此令一出,因着有一位王爷支持,平民们攻击贵族便师出有名。众多流民组成了一支队伍,一家一家地去扣贵族的大门,要求贵族按北静王的话执行,若有贵族拒不配合的,那伙临时军便集中攻破那家,将那家不论老少男女全赶出府,抢劫一空后又转向另一家。

冠军侯府因靠近皇城,暂时还未被人骚扰,但众人皆知这也是迟早的事。且随着流民们抢劫的贵族越多,他们手中掌控的兵器和资源也越多,如此很难不令人忧心。

因着贾家素来与北静王府亲厚,得知是北静王亲自下令且还是为着抗敌着想,宝玉便十分想不通宝钗为何迟迟不愿打开府门,且若之后被百姓们强行破开大门势必会各有伤亡。如此想着宝玉便觉着应当劝劝宝钗,与她分析清楚利害关系,以免徒增伤亡。

然此时的宝钗正忙着与冯紫英商量如何联系其他贵族世家以便共同抗击流民。湘云所在的卫将军府上已回了准信,还有其他几家尚未受倒波及的贵族,也都愿意拿出部分兵士交由冯紫英率领抗击暴民。因此贾宝玉过来莫说是劝说宝钗了,连面都不能见上,只能怏怏回屋。

第四日,冯紫英手上除了已有的御林军还集结了各贵族府送来的三百护卫。流民自不能与之一战,然那些流民也狡猾的很,见敌不过纷纷四散逃跑,等冯紫英等收兵之后,又组成小团体来骚扰,就似苍蝇一般,令人十分烦扰。

然就在当日傍晚时候,京城西门被破。面对军备齐全的叛军,之前振振有词说要抗击叛军的流民临时军刹那便似鸟兽退散。冯紫英等只能咬牙艰难对上。

然而那些流民见着贵族与叛军对上,又看到了抢劫的时机,冯紫英等在前方抵御叛贼,流民们便又重操旧业入侵贵族家。及至第五日早晨,已陆续有十几家贵族遭殃。

呆在冠军侯府的贾政等人不清楚时事,听着外面吵嚷之声逼近,以为是流民们胜了贵族联军,开始抢劫过来了。这次连贾政也坐不住了,亲去见了宝钗。他道:“荣国府上与北静王到底有几分薄面,届时由我们出去说明,府中交出钱粮人手也算为国做了贡献,想来就算侯爷在此也定会拥护北静王的。”

宝钗已有两日不曾好好休息,她知当下已到了存亡时候,她无精力与贾政等分证说明,只淡淡道:“此正和我意,那就劳烦舅舅受些累,往北静王府走一趟吧,将侯府的苦衷向王爷解释明白。”

见宝钗应承地如此爽快,贾政也松一口气,又道:“既承蒙侯府庇护一时,贾家自当出一份力。还请夫人下令先开放府门才是。”

宝钗道:“当下开放府门怕有不妥,还是请舅舅先与北静王说清为好。不然一旦府门打开,届时又没有北静王的明令压制,流民不服管束冲撞进来了便不好了。”

贾政捋捋胡须,觉得宝钗所言有理,便道:“也好,我且立即修书一封。”

宝钗道:“修书恐怕并不能表达诚意,我认为还是舅舅亲去较妥。”说罢又让玛瑙唤来铭哥,并对他道:“舅老爷若要出门,你且吩咐下面开西南角上的门便可。”然后又转头对贾政道:“我便不送了,舅舅慢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