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且说宝钗所梦正是当晚真事,闰玦确与那偷袭的贼敌掉下了海。不过掉下去的只是肉身,那抹神魂却又被召回了九重天上。
敖闰看着眼前石碑上的“太虚幻境”,知自己又受了牵引归位,只不知这回又是哪一位仙友得道销号。她复行几步进入“太虚幻境”,就见可卿正与一宫装女子说话,待二人转头过来时,敖闰似觉这人有些眼熟。
可卿自认得敖闰,行礼称了声:“上神。”
敖闰点点头,问:“何不见警幻仙姑?”
可卿道:“姐姐往西王母处问道去了,让我暂接管此地。”又介绍那宫装女子道:“此乃文姬仙子,凡名元春,上神在下界当听过才是。”
敖闰道:“荣府二房之嫡女,获封妃位的那位?”
可卿道:“正是,文姬仙子已报前世之恩,了却红尘恩怨,这便回归仙位了。”
文姬仙子向敖闰行礼道:“在下界时已听过上神托身之名,文姬特谢过上神对贾氏族人庇护之恩。”
敖闰道:“亦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吾观你气运,不当有此一劫,你到底心急了些。”
文姬仙子叹道:“无此劫数怕也不能得道。”
敖闰摇头道:“劫与道本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若以劫入道,他日恐怕也会以劫陨道,你还需再悟。”
可卿也对文姬仙子道:“上神可谓箴言,你适才已下凡托梦警醒过贾政夫妇了,便不可再眷恋凡尘,当专心修道才是。”
文姬仙子颔首。可卿又对敖闰道:“劳烦上神又来走一趟,现在可要小仙送您回凡间?”
敖闰道:“恐怕这回不能直接回去,肉身已损,吾得去星君府一趟。”
此厢正说着话,就见东边星河涌动,敖闰神念一动,抬眼望去,正是司命星君携罗盘走来。
司命星君道:“可不敢劳烦上神,察觉那凡胎受损,我便知上神恐怕已得归天位。”
可卿与文姬见敖闰与司命星君有话要谈,相互道安后便先行离去。
敖闰道:“吾肉身已陨,星君拟如何处理?”
司命星君道:“那肉身本就早夭,倒谈不上什么陨不陨的,只是这回损伤太过严重,除了腹内那一刀外,还被海兽啃噬了部分,不过我已将肉身送至医仙处了,想来也能修补过来。”
敖闰点点头。
司命星君又道:“只还有件麻烦事,恐需上神费神。”见敖闰并无异色,司命星君才继续道:“医仙那里恐需要些时间,但这下界等不得那许久,故还请上神屈尊以神体下凡。”
敖闰挑挑眉道:“这恐怕有违天规吧?”
司命星君干笑两声道:“上神避过天道排查即可。”
敖闰看了看司命星君,眼神有些耐人寻味,她道:“果然是司命星君,对天道规则可谓是烂熟于胸。也罢,若林闰玦再拖些时间归去,那便也前功尽弃了。”
司命星君道:“正是,上神下凡后幻化成凡胎模样即可,神魂一致,只要上神不动用神力改变那方世界法则,当不会被天道察觉。”
敖闰点点头,道:“那吾先去了,肉身之事还烦请星君费神了。”
司命星君忙躬身道:“不敢,不敢。”然待他起身时,面前哪里还有敖闰身影。司命星君只能摇摇头,往医仙处去了。
话说宝钗这一日之内,坐卧皆不得安宁,用饭时还失手摔了一个瓷碗。薛姨妈见她神思不属,劝了两句,又让她去歇息。宝钗都只淡淡应下,并未放在心上。薛姨妈猜她应当是思念闰玦,便又拿账本等事分散她注意力,宝钗只核算了一本,每回得出结果还都不一致。最后宝钗不得不丢下账簿,对薛姨妈说她回去歇息了。
到了房里,宝钗更加烦躁,行止不宁。最后还是莺儿包来了彰彰,宝钗抱着彰彰,心才似静下来几分。看着彰彰乌溜溜无辜的眼睛,宝钗不禁点点它的鼻头道:“好不容易入梦来也不让人做个好梦,真是冤家。”
正值此时,玛瑙急慌慌地走来,莺儿赶紧拦住,将她拉到一边道:“才静下一会儿,有什么急事?”
玛瑙也不由降低声音,但仍十分着急道:“那边府里的大奶奶不好了,求我们奶奶找傅大夫去看看呢。”
莺儿皱眉道:“之前不是有个王御医吗?”
玛瑙道:“早不知去哪儿高就了,恐怕是听说我们奶奶上回往卫家去那事。”
莺儿忍不住抱怨道:“这都是些什么事,怎么都找到我们奶□□上去了。”
话音刚落就听宝钗道:“什么事又找来了?”。原来彰彰方才弄倒了茶盏,宝钗唤莺儿来收拾,结果叫了两声没人应,于是便自己抱着彰彰出来找,刚巧听见莺儿的抱怨。
玛瑙听宝钗询问,便将刚刚与莺儿说的话同宝钗又讲了遍。
宝钗皱眉道:“昨日不是接待贵妃省亲吗?怎么今日就突然不好了?”
玛瑙道:“之前不敢来烦扰奶奶,昨日贵妃銮驾在中途发生了意外,荣国府并未接驾。”
宝钗又问:“什么意外?贾妃那里如何了?”
玛瑙道:“且还不知,只是贾妃毕竟已有了七月身孕,此番意外恐怕十分凶险。”
宝钗摇头叹息,然后又想了想黛玉那里,于是道:“他们能找到这里来恐怕大嫂子那里也是十分危急了,玛瑙你让铭哥还是跑一回。回来时将马车安排好,我少不了也要去一趟。”然后又道:“以后这些事得尽快告知我,不必想着会烦扰到我。”
莺儿和玛瑙都低头称是。
宝钗也知她们是关心自己,便又软和了口气对莺儿道:“还不快进来帮我梳妆。”
待宝钗等到了稻香村,傅大夫早已到了。熙凤正在外焦急等候,见着宝钗过来,连忙拉住她的手道:“上月那回就断断续续的没好全,昨儿又吹了冷风,今早就高热不断,适才醒来咳了许多血沫出来。一般的大夫过来看后都让准备后事了。”
闻此,宝钗也只能安慰两句。却又听熙凤道:“昨儿也不知发生了何事,好好的省亲没等来娘娘,反而家里倒了三个。三丫头现在在太太那里,林妹妹陪着宝玉,真不知是不是流年不利,这一屋子人抓的抓,病的病,似没个头了。”
这时,傅大夫从内出来,熙凤与宝钗赶忙起身相迎。傅大夫捋了捋胡须,面露不忍道:“病已入膏肓,老夫尽力了。”
熙凤一听了差点倒下,泪就簌簌地落。
宝钗扶住熙凤,对傅大夫道:“又劳烦老先生了,还请老先生借步开方。”
傅大夫摇摇头道:“现在病人也只能用人参吊着口气,让家里拣着五年左右的人参用,年限太低怕不管用,年限高了又怕病人的身子受不住。”
宝钗道:“多谢老先生了,当下府里不便,我让铭哥先送您老回府,待外子归来,定登门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