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流浪座钟 - 异国猎宝档案 - 炎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763章流浪座钟

忙碌,能让人很快遗忘很多事,尤其是对于李承这种“见面情感系数高”的人——见异思迁的科学解释,很有效。

他和吴伟俩人,去附近的市场买来一口超大木质浴桶,木桶中放入尽可能多的瓷器。

然后倒入两大壶开水,每一件瓷器都浇透,再往桶里面灌自然水,没过瓷器,再倒入一瓶消毒液,用木棍搅拌一下。最后将买来的二甲基甲苯溶液,整瓶倒入其中。

一股子怪味顿时弥散在院落中——二甲基甲苯有毒且有辛辣味。俩人戴着口罩,用塑料薄膜将浴桶口盖住,一层一层的,再用绳子将桶口揸紧。

一通忙碌下来,吴伟累得擦擦额头:“这样就行了?”

“哪有这么容易。”李承同样累得不轻,在水龙头下冲把脸,甩甩水珠:“这只能将瓷器表层的硅酸盐、海垢以及贝类生物的黏液清理掉,只能算是粗活,细活还早着呢。”

“明天打开?”指指薄膜表层高高的鼓包,吴伟担心会不会吧浴桶涨裂?

“明天?呵呵,至少放两天,等我们离开那天再来清理吧。”李承摇摇头。

吴伟啧啧两声:“这么麻烦?”

其实也可以不用这么麻烦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发明出超声波清洗机,用超声波清洗海捞瓷,效果也不错。不过,即便是有,为这几十件瓷器去买一台超声波机,有点小题大做。

……

与钟女的相遇,让李承的生活偶起波澜,很快又恢复平静。

第二天一大早,富田雅孝来电话,机票已经订好,预计今天中午能到樟宜国际机场。

李承捋捋行程,上午有空,便带着吴伟出门,前往南洋理工大学,拜访师傅的老友林相如先生。

林相如先生是林语堂大师的小女儿。

与林老学贯中西的大文学家不同,林相如是地地道道的理科生,毕业于哥伦比业大学化学系,后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深造,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六十年代初,侠州大学扩学系,聘请她为生化系一级教授,林先生返侠州教学,后担任生化系主任。

一直到1981年,南阳理工学院成立,林相如先生受聘为南洋理工学院专业科目筹组人之一,但她与侠州大学的聘用协议并没有解除,每学期都会返侠州几次,参与各种教研会议。

因此,某种意义上,她也是李承的老师。饶老与林语堂先生交好,同样与林相如的关系也不错,当年林语堂夫妇搬来侠州定居时,两家经常往来,算是通家之好。

这样一位师门长辈,尽管李承和她没什么接触,可按照礼节,怎么也要上门拜访的。

林相如先生结过婚,且有子女,但目前她一人独居于南洋道五十号学院教授楼。

当李承敲响厚重的铁门时,一位身材不高的胖老太太,抱着一只北羡短毛猫,隔着铁门疑惑地问道:“你……?你就是固庵的弟子?”

来之前,李承给她打过电话,即便如此,老太太还是隔着门看了看他的护照。

“快进来坐,快进来坐!不好意思,我家就一人,也没什么访客……”老太太试图解释刚才略有些过分的要求。

“您老谨慎些是应该的,是我来的有些唐突。”李承拎着果篮跟她进门,笑着说道。

“你老师身体还好吧。”老太太一边撸猫一边打量着李承,又啧啧两声:“小伙子挺精神的,个高,老饶眼光不错。”

李承这一米八五的个头,在她不足一米六的身高面前,确实很高。

“老师身体好着呢,前段时间还和我去北羡住了小二十天,从东海岸到西海岸跑了一圈,可把他累坏了。前几天回的家,回家后一个劲说,再也不出门了。”李承最后一句,模仿着饶老口气说的,把老太太逗得哈哈大笑。

李承在快速拉近关系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老太太将猫放在沙发上,笑容满面的招呼着:“随便坐,我去给你冲杯咖啡。”

林玉堂老先生的三个女儿,都很有才华。

长女因为婚姻问题有严重的抑郁症,不幸于1971年郁躁自尽,时年四十八岁。

二女儿继承林老衣钵,文学造诣相当深厚,代表作《金盘街》,讲述侠州底层小女子一家的生存故事,被翻译为六国语言,风行四方,口碑载道,连连再版。

这位三女儿,在理工科方面颇有成就,发表各类专题研究论文七八十篇,堪称侠州大学生化系大拿,1992年更是荣获沃尔夫化学杰出贡献奖,侠州大学独此一位。

老太太去冲泡咖啡,李承打量着她家。

屋子不算窄小,两室两厅的格局,明显看出收拾过但依旧有些凌乱,最多的是书,各种书籍塞满了各个角落,也正因为这些书让空荡荡的家显得有些不和谐的臃。家中也没有什么家具,一套沙发,一只木案几,一张板桌,别无它物,白净的墙上连一幅装饰画都没有。

倒是茶几上放着一尊老式座钟引起李承的关注。

这尊座钟,颇为古朴,表面彩漆及鎏金有些剥落,可钟盘依旧在“咔咔”的走着。

通高六十公分左右,面宽四十,木质钟壳,上髹黑漆,漆地上彩绘卷草纹。钟边框、边角处包镶铜镀金神像及卷草纹。

钟体正面下方左右两女神各举一手托举钟盘,两女神之间有一小天使。钟盘中间錾刻铜镀金卷草纹,周边镶白地蓝数字珐琅盘一周,较一般钟表上的数字盘鼓且大。

钟盘上半部刻有“赫姆勒”标牌,下半部有两个弦孔。

钟体下承4个铜镀金杯形足。

这是一尊赫姆勒钟表厂在二十年代生产的老式座钟,也不知怎么流入林相如先生家。

赫姆勒家族是符腾堡王国时期的一个老牌子爵家族,威廉二世统一德意志之后,赫姆勒家族不得不放弃农庄经营——戈麦斯推动农奴解放运动,转而加大商业投资,他们选中“教堂钟”制作。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从事教堂钟制作,到1922年,家族传人弗朗茨·赫姆勒创办了一家专业生产跟销售钟和机芯的近代企业,并以家族姓氏——赫姆勒作为产品品牌名称。

赫姆勒在用料、设计、结构以及工艺的精挑细选上都精益求精,优雅的外观,精湛的做工、纯正的血统和贴近现代人的消费习惯而引发消费者的追捧,被誉为“座钟上的王冠”。

眼前这尊座钟,绝对是赫姆勒品牌创立早期的手工杰作!李承抬手看看表,七十年历史,这座钟走得还挺准的,这品质,真没话说。

“来,喝咖啡!”老太太端着茶盘过来,见李承站在那里看茶几,顺着目光看过去:“看什么呢?哦,这台座钟啊,挺老的是吧?”

“谢谢!”李承回过头,接过咖啡杯,陪老太太坐下,笑着赞道:“这台赫姆勒座钟,确实有些年头了,保存的真好。”

“嗯嗯,我也这么认为的。你稍等啊。”

老太太忽然又站起身,转身去卧室,把李承弄得莫名其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