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明烛幽暗
第179章明烛幽暗
小念生将头靠在墓碑前,仿若与他的表舅舅在窃窃私语一般。
以后,若有旁人问起,他再也不会只有娘亲,他有爹爹,表舅舅就是他的爹爹。
“表舅舅,本少爷帮你拔草。”小念生蹲下身,将李茂生坟墓周围的杂草,一一拔去。
凌清洛欣慰地看着小念生,耳畔回响着小念生的那一句,‘在本少爷的心中,您就是本少爷的爹爹。’
表兄,念生他很乖,真的很乖。
他的乖巧,常常疼得她心痛难抑。
表兄,她是否做错了,这七年来,她一直躲于暗处,不让沈含植寻到,更不让他见儿子一面,可是表兄,她实在是不得已,因为她不忍心,也做不到,去抢她人的夫君、毁她人的姻缘。
恍然中,凌清洛仿佛依稀听到李茂生唤她的声音,“清洛表妹,清洛表妹……”
止不住的泪水,从她倾城的容颜上,悄悄地滑落,无声无息。
七年了,她还是没学会坚强,纵使她已是一个七岁孩子的娘亲。
凉风中,凌清洛一袭素装,站于李茂生的坟前。
淡然的脸上,仙姿佚貌,较之七年前,如今的她,美得仿若如梦似幻,绝艳绝伦。
“凌小姐,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了。”秦姨不知何立于她的身旁,恭敬地道。
凌清洛眸中泪痕未干,抬头遥望苍穹,只见,天际万里层云,暮色深沉。
表兄,清洛下月再来看你。
“念生,我们该走了。”凌清洛缓步来至小念生的面前,扶起他。
小念生扔下手中的野草,呆呆地望着凌清洛,半响才道,“娘亲,您怎么哭了,是孩儿惹您生气了吗?”
凌清洛拿出丝帕,一边擦着小念生的手,一边摇头道,“不,与小念生无关,是娘亲忽然想起你表舅舅生前种种,一时悲伤,才流泪的。”
今日,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亡人节,即‘鬼节’。
这一日,道观作法,以赦亡魂,道家将尘世分为天、地、水三界,是为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各自管辖三界,因此,便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而这一日,寺庙僧众,日夜诵经,齐咏灵篇。
斜阳落尽之时,凌清洛乘着马车,终于进了苏城。
苏城内,人流不息。
再往前,高台上,寒山寺的僧众设盂兰盆,施斋诵经,救赎饿鬼。
“仙子姐姐,他们在做什么?”小念生掀开车帘,指着不远处的僧侣道。
凌清洛抱着小念生,解释道,“今日是佛教的盂兰盆节,相传佛教弟子目犍莲尊者,为救亡母,用盂兰盆盛百果素斋供奉其母,故而功德无量。”
爹娘死后,她再也未回京师,屈指数来,竟已过九载。
爹娘,请原谅清洛的不孝!
若当年她肯听元瑞大哥之言,或许,表兄就不会死于非命;若当年她肯听娘亲临终之言,敛尽才貌,放下心中仇恨,或许,她会平平安安地在江南度过余生。
可是,若非她一意孤行,今生怎会和沈含植纠缠不清,若非沈含植……凌清洛低头看着小念生,眸中柔情款款。
若非他,她又怎会拥有怀中的稀世之宝,她的儿子,凌念生。
“念生,等会儿要听秦姨的话,不可乱跑。”来之前,她已经应允小念生上街,她不能食言。
秦姨牵着小念生的手,笑道,“凌小姐,请放心,我很快就带小少爷回来。”
七年来,小少爷虽居于苏城城内,却从未见识过苏城街上的繁华。
小念生清雅的脸上,笑颜如花,满心的欢喜,尽显无疑。
“娘亲,等会儿见!”凌念生朝着车内的凌清洛,小手轻挥。
秦姨不敢带小念生走太远,只是在附近的街面上,买些小物件送给小念生。
小念生虽吃穿不愁,但何时见过这么多、各式各色的小玩意,一时高兴之极,东挑西选,爱不释手。
“阿弥陀佛。”一位长满银须的老和尚,走下高台,来至小念生的身前。
“阿弥陀佛。”秦姨双手合十,忙还礼道,“裕德大师。”
裕德大师,乃寒山寺的得道高僧,苏城之内,几乎人人知晓。
“小少爷,快向裕德大师问好。”秦姨弯下腰,对小念生道。
小念生嘟起小嘴,眸中妖艳,“秦姨,本少爷为何要向这个老和尚问好?”
“这……”秦姨为难地看着裕德大师,尴尬地道,“老禅师,我家小少爷年少无知,冒犯之处……”
“无妨,”裕德大师慈眉善目,抚须道,“小施主所言极是,众生平等,他无须向老衲问好,呵呵……小小年纪,便有慧根,实属难得。”
裕德大师摸了摸小念生的头,高深莫测地道,“小施主福缘深厚,将来子凭母贵,定是人中翘楚,贵不可言。”
裕德大师的一席话,听得秦姨迷惑叠加,正欲相问时,裕德大师早已消失在茫茫人群中。
苏城护城河边,百姓们投河灯于水上,祈求福气安康。
有诗云,‘纸船明烛照天烧,普度幽魂上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