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飞险(2) - 射龍英雄传 - 明笙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射龍英雄传 >

鹰飞险(2)

2)

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中一直追寻着阿妈的影子,转啊转啊,一忽儿花姐姐来了,高吟天拚命地叫:“花姐姐,花姐姐”。可是花姐姐只是在笑,却并不理他。

一忽儿龙姐姐也来了,高吟天不禁喜出望外,大叫着:“龙姐姐,龙姐姐,我在这里。”龙姐姐伸出手来道:“吟天弟弟,快把你的手伸给我。”

高吟天心中大喜,忙将手伸岀,想要抓住龙姐姐的手,可是不管他怎样用力,他的手却不能动得分毫,他心中忽然害怕起。

正在此时,丁宁长着一对翅膀,翩翩从天上飞来,高吟天大声喊道:“丁宁妹子,丁宁妹子,快来救我,快来救我。”

丁宁笑着飞了过来,说道:“吟天哥哥,你怎么躲在这里来了?快来跟我到凤潜岛去玩吧。”说毕便伸出手来拉他。

高吟天心中大喜,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来,可是不管他怎样费力,却怎么也抓不住丁宁的手。眼看着丁宁渐飞渐高,就要飞离悬崖,急得他大叫一声,踊身跳起。

但这一跳不仅没有抓住丁宁的手,却反让他跌下万丈深渊;此时他只觉得耳畔风声呼呼,身子不断下沉,这一下必将自身粉身碎骨,吓得他大叫一声:

“救命啊,救命!”便从梦中醒来,已吓出了一身冷汗。

高吟天从梦中醒来,天已大亮,却哪有丁宁的影子,一眼望去是绝壁悬崖;惊魂之下,心中犹自狂跳不止.

此时他想起丁宁临走之时的相邀,不禁心中想道:“她此刻多半在风潜岛与哥哥玩得高兴,却又怎知我高吟天在这里等死?”

他一想到等死二字,便如条件反射一般,腹中咕咕直叫,饥饿难忍,他已经一天多沒吃过东西,昨天晚上尚可忍受,现在一经想起,便觉饥火中烧。

饥饿激起了他强烈的求生欲望。

终于,他下定决心,准备拼死强力一搏。

他在石台上转了好几圈,怱然一狠心,想道:“下就下吧,总比在这里饿死好”。咬一咬牙,便要开始向下攀延,可是当他看着这一望无底的绝壁时又傻了眼。

高吟天自幼在山里长大,常常徒手攀延石壁。知道这大山里下石壁要比向上石攀爬石壁难得多。

此时他眼见得这石壁又高又滑,毫无假手借力之处,不要说下,就是想上,亦是万万不能,除非你想把自已变成肉饼,那自然又当别论。

他大着胆子从左至石看了好几遍,已经是头昏目眩,不敢再看,他实在不想把自己变成肉饼,那可不是玩的。

因此他毫无办法,失望之极,只得回身洞穴,倚着石壁而坐,但觉此时腹中饥饿已极,难忍难挨,但放眼望去,这平坦的石台,草也少生,却哪有充饥之物。

高吟天这一回真的失望起来,此时他只觉得自己浑身绵软,无力之极。

万般无聊之中,只得倚壁游目四顾,又将目光转回洞壁,却无意中看见这小小石洞侧面是一块突起的大石,大石中间平坦光滑,分明刻有字迹。

高吟天不由得双眼一亮,但见得那大石上端有“望月台”三个大字凸起,只是年深日久,颜色都是一样,若不细看,却很难发现。

这一发现让高吟天吃惊不小,他不禁“咦”了一声,暗道:“原来这里是叫做望月台啊。”便从地上一跃而起,走近细看。

果然这块大石却是曾被人打磨过的,这“望月台”三个大字之下触手甚是细腻平滑,中间果然刻有字迹,其字体纤然俊秀,似岀至于女子之手笔,尤比拇指稍大.

只因昨日天色将晚,洞中光线稍暗,加之他急于寻找出路,东奔西摸,竟未发现石洞之侧这宽不盈五尺的地方,却有这样一块刻有字迹的石壁所在。

高吟天仔细看时,却知道石壁上所刻,乃是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不禁念出声来: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伕而不返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饭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

这司马相如却是汉朝时的大文学家,长于词赋,这一遍《长门赋》却也有一个典故:

汉武帝刘彻的姑姑有一个女儿名阿娇,那阿娇自幼美貌异常,当真就是千娇百媚;刘彻自幼喜爱不已,一日,刘彻对姑姑说:“将来我长大了,我必然造一栋金屋,把阿娇藏起来。”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出处.

后来刘彻从太子做到皇帝,得其姑姑之力不少,他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武帝。

那汉武帝果然并不失言,在他登基之后,果然立阿娇为皇后,便是陈皇后.

哪知这陈皇后好景不长,要知道中国历代皇帝,哪一个不是三宫六院,佳丽三千,他们岂能从一而终。

终于有一天,那陈皇后阿娇的霉运来临:

当时汉武帝有一个叫卫子夫的美人,眉目如画,阿娜多姿,汉武帝自然对她十分宠爱,皇帝有了卫子夫的温情脉脉,便不再回到阿娇身边。

陈皇后阿娇得知此情,自然便对卫子夫心生嫉恨,有一次对她施以惩戒,怎知却又被那汉武帝知道。

那汉武帝闻之竟而勃然大怒,一气之下便将阿娇打入冷宫,可怜阿娇从此不见了夫君,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

那陈皇后阿娇她自知这一回皇上动了真怒,自己已不能让皇帝回心转意,但却又是心有不甘。

当她闻得司马相如的大名之时,便赠之以百金,请司马相如为她写了这首《長门赋》。

赋中委婉地诉诸陈皇后相思之情和自己被打入冷宫之后的苦楚,以此诉诸心中愿以皇帝和好的心愿。

特别是写尽独居长门之苦。长门宫高峻阔大,然而却也因此而愈显空洞寂寞。

“兰台央央,却‘怅独托于空堂’;杏梁耀耀,只‘孤雌跖于枯杨’,其苦难形,其悲失言”,之情之景如在眼前,令人不觉恻然。

更以“妾人窃自悲伤兮,究年岁而不敢忘。”来强调阿娇一段痴情不改,时时的盼着汉武帝能回心转意,再回到她身边;真可谓是凄凄切切又荡气回肠。

总之当时此赋一出,立时震惊于世,无论市井之人抑或是宫廷优伶,借以为此赋华美词调,清奇韵律,一时传唱,宛如暴风疾雨,风行四界。

当时,仅被用为宫中乐伶而郁郁不得志的东方朔向汉武帝推荐了这篇美赋,武帝读之亦是感慨颇多,遂将陈阿娇皇后由长门宫召回,复又得宠。

这《长门赋》与屈原的《楚辞》,古人认为同属赋体诗的一种,风格甚是相近,加之司马相如也是忠臣,故而高吟天的父亲在教他《楚辞》的同时,也曾略有提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