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摊牌唐王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大唐立功劳。”
娃娃们要上学了,背起了小书包,排着队走进食堂,每个人从窗口走一带吃食,又回到队伍,整整齐齐,蹦跳着走出食堂。
李世民等人又开始发懵了,早晨学子的冲击刚过,这是又来一波?
闹呢,为什么庄户的孩子都穿着一模一样的小衣服,仔细一看不就缩小版的士子服么,还有那背包。
“柳郎,这是否不妥当?为何孩童身着士子服?这似乎于理不合。”士子服并不是随随便便可以穿的,这是一种象征,意味着这人有功名或者是学子。几岁的小娃娃不可能有功名在身,学子也轮不上,如此大的年纪,刚刚入学而已。
柳苏咬着油条含糊着回答,“有人不服么?我说他们以后就是士子,什么是士子,比学问吗?这天下士子我还不放在眼里。”当你知道你的背后是华丽的五千年的历史,你就站在前人的一步一步开拓的道路上,这种寂寞李世民等人并不会懂,他们只当柳苏说了个玩笑。
对此柳苏只是笑笑,逗弄着希望,孩子才是自己的希望,只希望他们快快长大,自己毕生所学有用武之地。
饭后,房玄龄提议去学堂看一看,早间他看到学子们几乎人手一本书籍。昨日他偷偷看过每名学子随身挎包中最起码有五本以上的书籍,这是什么概念。初唐,世家林立,书籍又世家牢牢把控,天下学子求学不得门,只能拜入各个世家当中,所有的寒门学子并不是说穷苦人家的孩子,指的就是这些世家学子。
柳苏见状,安排管事先去看看砖窑,今日第一批砖要出窑,这可不能马虎。
七个大人一个小人踏入学堂,学堂在村庄最边缘,这里临近柳苏主宅,四周栽重了不少菊花,文竹。此刻学子正在教授娃娃们学习千字文。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一名学子在上面教授,娃娃们在下面学,念一遍,其他学子开始教导怎么写,手把手握着在沙盘上写,沙盘旁边是一摞纸,雪白的纸,吸引着众人的注意。
“这,这!这纸!”房玄龄本就是爱书之人,只是家中并不富裕,所藏书籍也不过几十本,平日只有有灵感时候才能用纸写点东西,现在看到小娃娃身边的纸,这分明就是柳苏拿出来给娃娃们练字用的。
“房叔叔,莫要激动,你若要这纸,走时带上一些。”柳苏知道房玄龄所想,现在时机并不合适,纸他有,活字雕版印刷他都有,他不敢拿出来!
房玄龄拿着纸的手颤抖片刻,李世民也拿着看了看,默默放下,拍了一下房玄龄,“会有的,会有的!”
这才让房玄龄平复下,柳苏说了,他的技术都可以的白送,只要按照他的规矩行事。
说着几人也将注意移到,娃娃们启蒙的书籍上,每张书桌上放着两本书《千字文》,《三字经》,对于里面的内容柳苏一个字都没有做改动,历史已经发生过,还未发生的也不会在发生,既然如此不如当个笑话。所以直接将这基本书拿了出来,至于百家姓柳苏也抄完了,等着孩子们学完千字文再说。
李世民随手翻看了一眼,看到,“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手中书籍啪一声掉落在地,随即捡了起来,继续向后翻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这次不是房玄龄在抖了,李世民浑身发抖,房玄龄几人脸色立刻变了,跑到李世民身边,抬头看向李世民手中书籍,“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几人呆立当场,众学子也知道众人为何如此,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几人也大吃一惊,夜间还曾商量过带着书逃离此地,后来柳苏给出的解释是,书是仙人传下来的,放心,没问题,有问题也和你们没关系。
“此书!真假,我要听真话!”李世民双目泛着摄人的眼光,死死盯住柳苏。身边王升也移步到柳苏身边。
学堂气氛凝滞,学子见到李世民的举动,众人挡在柳苏身前,柳苏无奈了。
柳苏怀中的希望感受到李世民的眼光,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真真假假又如何,秦始皇灭六国完成大一统,最后还不是二世而亡,不说远的就说隋,隋炀帝荒淫无道,高祖揭竿而起灭了隋,历史本就是一直在前进,你我不会永远存在,故此大唐也不会。”
“唐传二十代,三百余年,然历史总是人书写的,武代唐,唐三世差点灭了,你等知否!权力总是在变更,大唐要持久,不是靠皇帝一人,是靠百万黎民百姓。官员腐朽,制度落后,官员不思进取这才是这盛世毁灭的根本。”
“我就是要改变这个世界,我需要百姓的力量!你可懂!”柳苏说道激动的地方,眼神灼灼地盯着李世民,百姓才是自己推动发展的基础,官员朝廷,那个当皇帝他都不在乎,只要不要阻碍社会进步即可。
学堂中鸦雀无声,李世民定定的看着眼前少年郎。“你可知,如果我现在动手,你等皆是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