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骨血
第189章骨血
太子妃诞下的这个皇孙,未有姓名,刚一生下来,就被昭阳公主抱着,带去了太后宫里。这并非昭阳的本愿,她更希望是由太子妃来亲自照料皇孙。为母则刚,太子妃总要自己强硬起来,担起身为母亲的职责,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其他上位者身上,祈愿她们能够发善心善待这个孩子。只是太子妃实在是产后无力,需要静养,于是便是由昭阳抱走了。
她抱着孩子还没有从东宫走出多远,就被人截下来请去了太后宫里坐。
昭阳上一世曾也是抱过这个皇孙的,只是那时候叛军围城,留给她的时间是支离破碎的,她未能够充分掌握怀抱婴孩使后者舒适的姿势。这一世,有经验丰富的嬷嬷在一旁耐心指导,她一路上抱着这么一个沉甸甸的小娃娃,倒也没有觉得多么难捱。
大抵是她早就生出了慈母心性,对待皇孙,怜他未出世就已然失去了身份尊贵的父亲呵护疼爱,往后的日子,恐怕也早就埋伏下一条多舛命途。每个孩子都要在世上走一趟,经历他自己的疾苦喜乐,因而昭阳这个做长辈的,只愿留给他的,都是美好的事物。
太后宫中倒是要比昭阳想象得热闹。
尚未成年的几位小公主,还由伸着脑袋抓着乳母的手颤颤巍巍站着的小皇子,一眼看去都叫昭阳觉得眼生。她已经嫁出去有些时候了,早就不是那个每日一睁眼就待在皇宫里的姑娘家,后来即便是常常入禁宫探望桓皇后,却也少见这些异母所出的弟妹。最近一段时日尽管她长居禁宫之内,却也每日只是沉湎于自己的事情里,哪里有旁出心思去顾及他人,故而现下全部都是生分的。
太后手里拿着蜜糖浸过的梅子正在逗弄小孩子,见她面色平静地走进来,颇有些独当一面的风范在,心中也陡然荡起许许多多的复杂情绪。太后是有过亲生女儿在身边的,只是溧阳长公主慧极而伤,整个人生只有年轻时候先帝尚在世时是真正快乐的岁月,往后诸多的苦难及劫怨,皆为身旁亲近之人所赐,实在是凄苦大半生。
如今再见着昭阳,从前这个不谙世事、娇纵任性的公主也长成了雍容大气的模样,结出了一些老气横秋的脾性,太后甚至还能依稀从昭阳年轻的面庞上看出当年溧阳长公主的风采,又如何不让她心间五味杂陈呢?
太后压下心头种种酸楚,只伸手招昭阳过去。
“来,叫哀家见见自己的曾孙儿。”
昭阳把孩子抱给一旁的嬷嬷,再由嬷嬷抱到太后跟前去。
太后抱着孩子,顾忌着自己的长指甲,故而没有伸手,只是满眼欢喜疼爱地看了好几眼:“鼻子和眼睛都生得像东承太子。若是东承这孩子能亲眼看看、亲手抱抱他,哀家也实在不必这么心痛。只叹还留下这么一个孩子,幸好还留下这么一个孩子,如若不然——”
太后没有把话说完,昭阳只垂眸,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
“七哥哥的意思是,想要把这个孩子送出去。权当是还给皇族宗室,留下一条血脉,不使他与我们一道,死守京城。”
“什么意思?”太后皱眉,没有听明白昭阳的意思。
“太子哥哥的性命,殒在了前线上。可是皇祖母是否知道,这前线,距离京城,只有不到三百里。北朝挥兵而下,拔城攻寨,难以阻挡。如若不退,京城便就是最后的战场。”
“你说什么?堂堂南朝兵士,数十万大军,竟无法拒敌于——”
“皇祖母!如今已不是您能安坐于宫室之内,想着如何谋算这富贵权势的时候了。就算是半月前,人人都以为南朝兵士可拒敌于千里之外,如今梦都该醒了吧。皇族宗室不能退,我们一退,便是千里河山交付于他人之手。七哥哥为南朝皇族谋算,想着能安藏血脉去远方,总胜过尽数覆灭于京城之内要好。可这也只是一条两条的血脉而已,您已经走不了了,他们也走不了了。昭阳与您说实话,只是让您明白,都到这个时候了,您就再没有必要把这些孙子孙女都招到您的身边来,供您安享天伦之乐。”
“那你父皇呢?他是皇帝,如今病重无力支撑起身,就该将他安置于别宫他院,皇室在南方还有行宫,让他带着一些臣子去那边,再带着这几个年幼的孩子皇孙去,这都是方法,为何要玉石俱焚于此?哀家看,睿亲王就是愚钝不识变通之法,不可托付江山社稷与他。不知你父皇怎就挑选了这么一个皇子来承继——”
殿门猛地被人从外面推开,未见其人,先闻其身:“本宫倒是想听听太后娘娘言说,若是本宫的儿子不可托付江山社稷,那放眼李氏子孙,还有谁堪当此任!”
来者是沈贵妃,她闭门谢客多日,竟然在此时来到太后宫中。
昭阳的心咯噔一下,她并非是畏惧沈贵妃,只是觉得将要有什么事情脱离控制。
“贵妃好大的脾气,在哀家面前不遵德仪,是觉得如今由睿亲王监国,你身为他的母妃,便可以将宫里的规矩法度皆践踏于足下吗?”
沈贵妃与太后忽然就这样毫不客气地向着彼此说话,惹得一旁的小公主及皇子都吓坏了。
“全部都下去。”昭阳开口吩咐道。
“太后娘娘早该睁开眼睛看看清楚了,如今的局面,还容你在这里对本宫的儿子挑挑拣拣吗?是本宫的儿子将江山社稷拖到今日的泥淖之中吗?是你养出来的好儿子,对内对外,皆以荒谬之法治国,使得人才凋零,政令飘摇,使南朝国力日渐衰弱,如今便是再难以抵抗北朝铁骑。”沈贵妃开口就是奚落,冷嘲热讽之下,一点儿都没有往昔为人媳的收敛执礼。
太后被她气得几乎要呕出血来,指着沈贵妃,只觉得气血攻心。“你再说什么胡话?皇帝在你口中,仿佛成了千百年一遇的昏君一般。”
“昏君哪里是千百年一遇?若是教养不当,只怕代代相承都是昏君,要不了三世便至于亡国了。本宫再如何,也对自己教养出来的儿子有信心,不会做那残害手足骨肉的畜生事。太后娘娘便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亲自纵养出来的儿子,亲政之后第一桩事情就是毁掉了自己的嫡亲妹妹。眼看着溧阳长公主后来那样的境遇,太后娘娘也从来只有怨陛下狠心,怨长公主不知收敛,却从未怨过自己放纵太过、不使皇帝念及骨血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