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终结
第171章终结
萧阜屿占据了先声夺人的机会:“为何殿下要与自京城过来传旨的中贵人说那样一番话?”“怎样的一番话,在你们听起来又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昭阳当然也是早有准备,面对萧阜屿的质问,她一点儿胆怯和动摇的情绪都在脸上找不出。也就是在她此刻真正面对萧阜屿的时候,她真实明白了,其实她已经战胜了自己的心魔。当初那个在她刚刚重生归来时,长久徘徊在她的梦境中的拿着滴血长剑的叛将萧阜屿,已经不再是她恐惧感的来源。
是什么样的契机带给了她如此澎湃的勇气?
昭阳想,或许应该是来到了北境,亲自用这双眼睛看到了北境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吧。
在这里长眠着无数英勇的灵魂,她的哥哥明烈亲王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这里是最容易暴露一个人内心的弱小和胆怯的,同样,这里也能够使人迅速成长起来。那些曾经是家中温柔环境里长起来的青年,那些从未接触过生死杀戮和鲜血的年轻人,他们是在这里完成了一轮残酷而终将到来的蜕变。现在,就轮到昭阳来找寻她内心最真实的、最本初的想法了。
萧阜屿,已经没有办法再让她产生恐惧了。
昭阳的反问落到了萧阜屿的耳朵里,有些可笑,有些幼稚,同时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殿下是觉得自己那样子跋扈嚣张的态度、游戏人间的作风,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吗?”
“本宫是公主,自然不能够与寻常人一般相提并论,不是吗?即使是有行为出格之处,难道他人就不可以包容忍让吗?”
“臣下只以为殿下是不在意所谓高低贵贱的人。原来殿下也是那样庸俗的人吗?”
“世子的意思是,倘若本宫在意人之高下贵贱有别,那本宫就沦于庸俗之辈吗?”
“难道不是吗?”
昭阳仍然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岿然不动,亦没有心生半点儿退意。她只是露出了明眸皓齿,然后自然而纯粹地笑出声音来:“当然不是了。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他要为着什么样的东西而活着。本宫直到今时今日才找到本宫生命中的意义,当然不能够在这个时候就放下一切的理想,回到京城那样一个乏味无趣,又遍布着肮脏行径的地方去了。”
“违抗圣旨,是死罪。”
“那就请陛下来追索本宫的性命好了。杀手也好,死士也罢。本宫就这样坦坦荡荡地恭候他们的到来。”
“殿下究竟是在北境遇见了什么人,遭到了什么际遇,为何只是短短数日,便有这样判若两人的行为作风呢?倘若真的是因为在北境的遭遇而引发了殿下性情的转向,这便是臣下的罪过,已是北境大营的罪过。”
“别这么着急给自己的身上去揽责任,观赫,你我到底还是有不同的路要走的。从前也好,如今也是一样,当初是你说自己向陛下求得赐婚圣旨,强行将你我束在一起做了一对夫妻,如今本宫却是托了你的福气,才能够有最正当的理由来到北境,亦是阴差阳错地在这里找到了一些人生的意义。”
昭阳的声音逐渐变得缓和,她没有耐心再和萧阜屿玩什么文字游戏,她只想痛快地了结这一切:“本宫留了一份手书在这里,有劳观赫把它转交给中贵人,再由他带回京城去了。本宫不会回到京城,至少现在还不会回去。我亦没有长久留在北境的打算。这份手书倘若还能够说服父皇,那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无法说服父皇,你们也不必担心,本宫不会待在北境,而是要去其他的地方,到时候就由他们再来找寻本宫的踪影吧。想来对于父皇那样擅长玩弄权术的人而言,不会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
“殿下要去往什么地方?”
“谁知道呢。岭南?蜀中?那些有可能藏着本宫想要知道的,关于哥哥过往诸事的地方,我都希望可以去看一看,至少在今年的秋天彻底来临之前,在这为数不多的还能够由我自己支配的时间里,去找寻这一些始终让我觉得耿耿于怀的答案。这样不好吗?如此行事,或许才算是成全了当初的后悔与遗憾。”
萧阜屿已经听不懂昭阳在说什么了。
“你不必担心,最迟不过是初秋的时候,我肯定要回到京城去了。母后需要我,或许太子妃娘娘在那时临盆生产时,我也想着能否陪伴在她的身边。这至少会使我心安。”昭阳又把专注的视线放在了萧阜屿的身上,她即将要说的,是她在过去从没有对第二个人提过的事情,但是由于萧阜屿便是那场谋反叛乱中最主要的人物,所以有些话她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就预先说出来,虽然可能是于事无补,虽然可能是来得太迟了些,然而不说出口的话,也只会在未来无数个清冷糟糕的日子里,留下更多叹气的空间余地。
“世子,观赫。你是南朝的臣子,本宫不能够要求你一定做什么,但是你的职责从来都是保护那些再平凡不过的百姓。你或许有你自己达成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可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以无谓失去的鲜血和性命作为代价。”
“殿下所言,究竟是什么意思?”
“只是劝勉你不要迷失初心,也不要让眼睛为血腥色彩所蒙蔽。在一切都还来得及挽回的时候,说出这些话,可能我也是处于自私的想法,才会这么说吧。只为了求得自己内心的宁静,降低自己可能有的负罪感,所以才对你说了这么一通莫名其妙的话。”
昭阳主动完结了这个话题,她终于起身,从萧阜屿的身边走过,脚步平稳地走出了营帐。而萧阜屿有那么一瞬间想要抬手去抓住她的手腕,但他终究还是在迟疑时错失了机会。当他回过头去再试图看昭阳的时候,留给他的只有一道逆着光因而显得格外刺眼的背影,冷淡而平静,执着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