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良缘 - 万千昭阳应怜我 - 重力客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5章良缘

第155章良缘

昭阳先是坐在那里和黎家老太太说了一会儿话。都是很客套的内容,无外乎是那么一些不会过于涉及各家隐私事情的谈话而已,昭阳从前去别的府邸做客时也会与人常常应付这些话的。与黎家老太太若是从外祖母同外孙媳妇的身份作为出发点,如果今日整一场宴席都只是纠结在这些话题上反反复复说的话,未免显得有些假惺惺,而难以切中要害实处。

“听闻皇后娘娘近日来一直缠绵病榻,臣妇是想要入宫探望的,只是身份有别,也不好打扰皇后娘娘静养的生活,便也就只好按下做罢了。只是殿下您是再孝顺不过的孩子,时常入宫陪伴在皇后娘娘身边,亲自为娘娘侍疾,应当是知道娘娘如今病情如何了。”黎家老太太又把话题转到了桓皇后的病症上面。

昭阳点头称是,言语情绪上也稍稍敛起了和煦的笑意,整个人因笑容的收敛而变得沉静许多,也沉稳许多,如此与黎家老太太说道:“劳您关心牵挂。母后的病症并非是近日来才有的,已是从许久之前便断断续续觉得身子骨不大爽利。太医院的太医们已是万分尽心,竭尽所能想要断出脉案究竟是何处出了问题,又该如何利落地对症下药,治好母后身上的疾病。”

“只是这到底也不是急病。刚刚开始时也只是再寻常不过的风寒之症而已。原本以为几贴药服下去总该好的,即使是因着冬日苦寒,邪风入体以至于病症延续拖沓,总该是开了春气候转暖便可再有气色的。只是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如何也没有彻底养好。其间更是病症加重,甚至还有母后都下不了床榻的情况。”

“太医院的太医们也是各自施展了最擅长的医术。光是药方就前前后后由十多位太医经手,辗转修改了好几趟才最终确定用药的。昭阳也不是专门精通研究药理的人,只能说是外行看个热闹,说是日日在母后跟前伺候着侍疾,实际做起来哪里会有母后身边十几年、几十年用惯了的女官嬷嬷及侍女熟练呢。无非也是女儿在跟前,好在心理上给母后一些慰藉支持罢了。”

“殿下一片孝心,娘娘定然是颇受感动,病情也想必会是一天天好转起来的。”

“都说孩子们一番孝心,其实做人父母的才是施予了更大的恩情呢。当初若不是母后收养我这么一个孩子,禁宫之中,失去了母妃的孩子又哪里能过得那般随心所欲呢。母后虽未生我,但是尽了养育的恩情,甚至是超出世间其他的母亲对待自己的亲生子女许多了。这份情意,昭阳此生都是报答不尽的。”

“殿下是真性情的善人。”

“老太太,您这话我近日来可是不止听说过一次。你们都这样夸赞我,我却是要不好意思了,哪里值得上这样好的评价呢。不过这话又说回来,昭阳今日过府拜会,心里倒是有些忐忑不宁的,之前进来的时候也不好意思主动对老太太您提起。现在既然已经说了这么一会儿子话了,想必开场时不知道如何开口的话,现在可以稍稍畅快地对您言说了?”

黎家老太太有些猜到昭阳要说什么话。她其实也不想这么快就到了接下来的话题上,可是既然昭阳等不及主动开口催促着转换话题了,黎家老太太也不好多做阻拦。反正早晚都是要把这些话说开的,既然昭阳主动提了,那就自然而然地说下去吧。

于是黎家老太太慈蔼地说道:“殿下有什么话,请尽管畅言吧。”

“有老太太这么一句话,昭阳也就放心可以言语了。其实就像昭阳今日刚一进门时候说的那样,老太太与昭阳之间该要以什么身份关系相处呢?若是寻常的世家女眷之间的往来,老太太却大可不必遣人到昭阳的车驾前特意送出一份名帖。毕竟那么多年了,黎家与萧家都没有什么来往,总不至于昭阳新嫁进来,倒是让老太太您看着顺眼了,又想当作寻常关系走动起来。”

黎家老太太只是喝着茶听昭阳继续往下说,一句开口打断的话都没有。

“当然了,老太太与昭阳之间,还是有另一种可能性的。萧世子是老太太您正儿八经的外孙,昭阳的婆母萧黎氏,虽然已不在人世多年,但总还是老太太您亲生的女儿,世子爷的生身母亲。这份血缘关系,无论如何都是割舍不去的。老太太,您这么多年都没有与萧家来往了,昭阳也存了一些不明白的意思,如今如果老太太真是想要认回这个外孙,到底是为了什么缘由呢?或者说,那么多年过来坚持着不认,现在却要认了,是为什么呢?”

昭阳的眼睛里澄清干净,没有什么复杂的心思算计。仿佛她真的只是所求一个再正当不过的理由罢了。

黎家老太太这时才不急不慌地开口说道:“殿下今日说这番话,我便知道殿下是真的站在世子的立场上亲自走着一趟的。世子爷有福气,能娶到殿下这样一位贤妻。又不得不敬佩,萧家秦老姐姐的确是有些看人的本事在身上的,一眼就相中了殿下,的确能担当起定国公府世子夫人的身份。当初那些事情,说来仔仔细细给殿下您听,似乎有些没有必要。这么多年,咱们府上不与定国公府来往,人们都以为是我们放不下女儿的死,是因为允箬这孩子离世了,这才与定国公府结下怨仇。”

“可实情不是这样子的。允箬虽然去世了,可是毕竟也不能把责任推脱到岚生这个孩子身上。他们两人是再合适不过的良缘,当初既然是在潭柘寺时就结下因缘,便是住持大人所说,是要堪得上同生共死的缘分。我们又怎么能够把孩子的死都推到另一个一道死去的生命身上呢?他们都是无辜的。当年的事情,也就该放下便放下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