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压轴
林筝只感觉自己就像在做梦一样不真实,余震居然花了整整五个亿给她买了一条项链,当一个侍从小心翼翼的端着托盘将那条绝美的l’incomparable钻石项链放在她眼前时她还有些不敢相信。
用手轻轻的fu摸,项链上那颗巨大而又美丽的钻石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种冰冷,反而有些温润的感觉让她感觉有些惊讶。
欣喜爱不释手之余又有些心疼,五个亿,那是什么概念,换成一捆捆的钞票都可以堆满一整个房间,不,两个房间,她这辈子都还没赚到过这么多钱,然而余震却挥金如土的花了五个亿买下了一条项链送给她。
还真是,让她感觉有些感动,钱不钱的她并不在乎,主要是余震的态度让她感觉十分感动。
他对待感情没有别的天分,唯一能做的只有不辜负,林筝喜欢的他都会一一奉上,这是他爱她在乎她的表现。
“真是的。”林筝看着余震眼中爱意渐浓,但是嘴上却不肯饶人,抱怨着余震怎么花了这么多钱。
此时此刻她卸去了伪装,像个小女人一样蜷在余震怀里。
洁白的面容,淡色的眉毛,挺秀的鼻梁,淡红的双唇,而她淡静的眼睛里恍如有着海洋般深不见底的感情。
她闪着温柔的目光扫过了余震的心尖,让他心里狠狠颤悠了一下。他伸出手圈住她,深邃的眼眸里闪着丝丝光亮,在包厢的明亮光线下,林筝好像有了平时看不到的独特娇媚。余震看着怀中的女人,忍不住吻了下去。
两个人吻了不知道多久,直到听到姜筱筱说压轴拍品要上来的时候才结束。
林筝的嘴唇都有些微微红肿,在拍卖会的包厢里面做这种事情会不会有些不太好,也不知道包厢里面有没有监控摄像头,这要是被人看到了多羞涩呀。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第一件压轴拍品的竞拍。”姜筱筱并没有说压轴拍品是什么,吊足了一众人的胃口。
侍从小心翼翼的走了上来,双手端着一个木盒,缓缓地走上拍卖台,轻轻地放在用貂毛做的护垫上。
小巧的紫檀木合在灯光下格外的典雅,谁也不知道里面装着的究竟是什么,只知道肯定不简单,毕竟能让姜家当做压轴拍品的肯定不会是一般的东西。
“大家可以先猜一下这是什么东西。”
就在他们以为姜筱筱要开始介绍拍品的时候姜筱筱则是反其道而行之,问了一句。
“是古董吗?”台下有人问道。
姜筱筱笑着摇了摇头,“并不是古董。”
“难不成是珠宝?”
“我看应该是玉吧。”
“怎么可能,姜家的压轴拍品一定会让人很惊艳。”
“那也说不定呢,说不定就是搞的噱头。”
“不可能,别家的拍卖会可能会有噱头,但是姜家说那绝对不会。”
众人纷纷议论着,姜筱筱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之后才肯揭晓,她带上了一副白色的手套,郑重的打开了盒子。
“这是本次拍卖的压轴物品,也是此次拍卖会的最后一件物品,它就是一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姜筱筱甜美的声音通过话筒的传播清晰的传达到了会场上的每一个人耳中。
“啊,什么,居然是王羲之……”
“是真迹吗?这,这如果是真迹可不得了呀。”
“姜家的拍卖上居然出现了王羲之的一幅字,真是不愧是姜家,这种好东西都拿出来拍卖。”
会场上瞬间炸开了锅一般杂乱,坐在包厢里面的余航也是有些动容。
这幅字他必须要拿下来,整个豪门圈子里面谁不知道余家的家主余源也就是他和余震的父亲最喜欢的就是王羲之的字,家中收藏的那些更是如同宝贝一般。
余航之所以今天会来到这里的原因这幅字占了很大的因素,因为他早就打探到姜家的拍卖会压轴拍品可能会是王羲之的真迹,这才走了这一番。
没想到居然还真的是,真是可遇不可求,如果能把这个送给他的父亲,想必他争夺余家继承权的把握能更大几分。
今天这幅字他余航要定了,谁也不能跟他争抢,这幅字他势在必得。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众所周知,王羲之真迹早已不存于世,高古的精摹本历来被当做真迹看待。此平安帖久享盛名,历代鉴赏家对其年代多有研究,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它著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这件高古摹本曾经受乾隆帝盛赞,誉本帖“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民间流传王羲之高古摹本无出其右,堪称顶级藏品。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最早见于北宋著名丛帖《绛帖》,后经《宣和书谱》著录,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嘉德秋拍亮相的为前半部,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四行,四十一字。”
“据悉,此帖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御题两次,且历经多位收藏家收藏,流传有序,极其难得。”
姜筱筱介绍着这幅《平安贴》,司仪的人物就是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每一个拍品的价值所在,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竞价。
不过这幅字的价值也不需要她过多的介绍,想必这幅王羲之的真迹会引起一阵血雨腥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