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名场面
由于想太多,导致《明月几时有》逼格大打折扣之后。
潘乐终于凭借《将进酒》,一举扭转了满脑子只有儿女情长的形象,给本届《诗词歌赋大赛》留下了最大的亮点。
那股子豪迈劲头,简直气冲牛斗!
也只有这样的少年郎,才配得上人们心目中那个该有的样子,配得上那句少年自有少年狂,今朝唯我少年郎!
也不知道为什么,在满场喝彩声中,陈导突然觉得,如果本届《诗词歌赋大赛》能够在今天落幕,定能成为一段佳话。
往后三五十年,每每被在场这些人想起,都会与有荣焉那种!
可惜……
大赛的流程摆在那里了,明天还要来一场‘亚季军’之争。
可没了少年郎的比赛……
索然无味!
这个念头一出现,仿佛野草一般,立刻在他心里牢牢扎根,怎么也挥散不去。
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借着少年郎这首《将进酒》余留的豪迈,联系领导,将某个临时起意的念想告知了对方。
期间各种利弊陈述略过不提。
等到现场欢呼声、掌声停歇,五位评委老师们完成这一轮点评打分时。
电话那头的领导权衡过利弊后,终于也下定了决心,基本同意了他‘本场比赛可以当做本届大赛的落幕战’的计划。
既然少年郎已经打破了常规,并且也已经交出了一份惊艳绝伦的答卷。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主办方,当然不甘人后。
最佳选择,无疑就是在此基础上,努力将本届比赛塑造得更加成功,哪怕为此,需要再次打破赛事的固定流程,也可以在所不惜。
只不过,顺势而为这一点要拿捏的恰到好处。
收到领导耳提面命的指示后,陈导当即表示明白,并承诺会掌握好火候,绝不搞牵强附会那一套。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评委们,从其他参赛校队作品中,挑出两到四支能晋级下一轮的校队了。
按领导的指示精神。
如果只有两支队伍晋级,恰好其中有一支队伍,拥有‘诗词歌赋’四种文体中三类的绝对优势,就直接获得第二名。
若不然,明天还得进行下半场决赛。
否则就会留下争议,反倒不美了。
这一点,让陈导也不得不承认,之前的确有些欠考虑,怀疑是受了《将进酒》这首赋文体的影响。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