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倭人? - 大唐农王 - 咕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唐农王 >

第729章倭人?

扶余,乃是百济王室的姓氏。

扶余璋,百济国王,也被称作为武王、虎王、武康王或武广王,是百济第三十三代王。

扶余璋,曾被李渊册封为带方郡王。

扶余璋上位之后,早期一直周旋于高句丽与隋朝之间,藉两方相互征战来为百济谋求利益。

而随着隋朝灭亡之后,扶余璋又想努力与唐朝保持亲善关系。

可是。

唐朝却是与着新罗关系甚好。

自然而然,百济与唐朝的关系,也就自然要远于新罗了。

况且。

在扶余璋在位的后期,一直与着高句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甚至连年发动对新罗的征战。

这也加剧了,百济与唐国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

百济这样的一个小国,能到现在都没有被灭,也足以可以看到,百济这个国家到也不失有聪明人。

毕竟,只有聪明人,才能在这些诸国之间求生存。

甚至,还能在隋朝、唐朝这样的强大国家,以及高句丽与这两朝关系不睦的国家之间求生存。

聪明人嘛,总能活得久。

扶余璋这个国君,就是这么一个聪明人。

哪怕他时不时的进攻新罗,也没有招来唐国对他的惩治,甚至还得到了李渊的册封,可见扶余璋此人绝对不是一个傻子。

扶余璋是不傻。

可他那儿子却是有些傻了。

今年,扶余璋过世之后,他的这个儿子扶余义慈继承了父位,却是从未派遣过使节前往唐国请求册封。

什么大义啊,什么名声啊,什么名头啊,在扶余义慈的眼中,看起来好像并不重要。

不过也如实。

史载。

扶余义慈上位之后,对百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是强化了王权。

并且,亲自率兵进攻新罗,连下新罗四十余城,发兵驻守。

并且,还谋取棠项城,阻绝新罗向唐朝进贡之路,这迫使得新罗不得不向唐朝求援。

而李世民也下了诏劝解双方。

再后来,也就是一两年后,扶余义慈见唐朝对高句丽动武,于是趁机夺取了新罗七座城池,随后,又是夺下了十多座城池。

甚至,再也不向唐朝进贡。

随着李世民去世之后,唐高宗李治上位,下诏给扶余义慈,让其归还其占领新罗的城池土地,扶余义慈抗拒不从,置之不理,并且继续对新罗发动了战事。

可他扶余义慈却是从未想过。

在他抗旨之后的几年,唐朝却是与新罗联手,攻破百济。

而这位扶余义慈也被俘到了洛阳,且最后病死于洛阳。

为此,百济也成了历史。

从史载之上就能知道,这位国王,说来真不如他的先辈们。

说他傻吧,也不傻,说他聪明吧,却是又因为他而亡了国。

如果他能够依然如他那些先辈一样,在夹缝中求生存,百济或许并不会灭亡。

即便他百济曾经乃是大汉领地,可在唐朝之时,李世民也好,李治也罢,却是不好找个由头开战的。

但话又说回来了。

唐高宗李治,能借个由头,收复曾经失去的领地,这到是功绩一件

站在船头的李冲元,看着海岸的情况,与着行八说着关于百济之事。

而此时,海岸上的渔民,从失神当中反应过来,开始慌不择路的奔走。

在他们的认知中。

海中的巨船,定是来攻打他们百济的。

这不。

天黑之际,海岸之上,就出现了不少的火把。

本来正在吃晚饭的李冲元,得到消息之后,从船仓内走了出来,看着海岸上的上千火把,又眼微眯,“看样子,百济误以为我们要攻打他们啊。如此多的兵丁出现在此地,不知道明日百济的官府会不会出动船只前来围堵我们。”

“小郎君,这百济的那些小舟,不要说他们不敢来,就算是他们敢来,我们的明轮船只要一动,就会把他们的小舟全掀翻,让他们去喂鱼去。”行八根本不以为意。

是啊。

谁会在意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