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清明踏青
接下来的三日里,何乐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终于赶在回京之时,将任务完成。
如今,正值清明时节,书院全体放假四日。
何乐回府陪爹娘吃完饭后,匆匆赶去了宁王府。
“书可读完了?”楚清临一见面便问道。
“读完了,我可算是体验了一把头悬梁锥刺股的感觉。”何乐抱怨道。
闻言,楚清临久未言语,待再次开口时,话锋一转,颇为严肃,“你有想过,救出崔盈盈之后,你该如何在这风云诡谲的朝堂上自处吗?”
“呃,这个好像还真没想过。”
最初是对崔盈盈的同情之心,让何乐走上了取仕之路。后来,虽一心想帮楚清临,却未曾想过自己该如何立于朝堂之上。如今朝中局势如何,亦知之甚少。这么一想,何乐发觉自己确实有些冲动了,也想的过于简单了。
“既然你已决心入朝为官,便不能偏于一隅,拘泥于眼前之事。”楚清临声音是一贯的平静。
何乐点点头,“我之前将全部心思都集中在如何考取进士之上,只想着如何能考上,却未曾想过考中之后要做些什么,该如何为官。目的性太强,目光太过短浅,思维过于狭隘了。多谢师父点醒我。”
“本王只是不希望,你如他们一般,一朝入朝为官,便深陷权力的泥潭之中。”楚清临沉声道。
话虽如此,可楚清临觉得他或许不一样,他从未在他身上感受到对权力的欲望。
“师父放心,我绝对不会成为追逐权力之人。”何乐立刻承诺道,神情庄重,不似有假。
或许前世,何乐过于在乎名利,却是个没有权力欲望的人。可今生,从他来到这里的那一刻起,便已是个恶名远扬之人。而他的思想行为注定不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名利于他亦是越走越远。更何况,如今他只想单纯的帮他。
“站在高处太久,便会忘了站在大地上的感觉。希望你记得今日之言。”楚清临语气依然清淡,“那百余册书是为了让你全面了解大魏的历史文化,人文风俗,更是为了让你了解大魏百姓的日常生活。”
何乐静静听着,他觉得,有朝一日,若他为帝,必是一个贤明的君主。
“你的书法,基础太差。若要有所成,必要从头开始。若你勤加练习,到十月中旬的科考,勉强能过关。”
“师父这么厉害,我肯定还有得救。”何乐望向楚清临,一脸谄媚。
“本王厉不厉害,与你无关。你只能自救。”楚清临毫不客气地踢开想抱大腿的某人。
天气日渐变暖,连窗外的风都格外温暖和煦。
房内,烛火摇曳,映着两人身影,楚清临正手把手的教何乐写字。
时光飞逝,又到了亥时,何乐离开的时辰。
“师父,正值清明时节,我听我爹说朝中给官员放假四天,还举办了很多活动,街上很是热闹有趣。咱们明日一同去郊外踏青吧,晚上再赶回来看烟火。”何乐提议道。
“明早,宫里要行祭祖之礼。本王身为皇子,自是要去的。”
“那我们下午同去可好,叫上盈盈如何?”
古代人的清明节不比上元节逊色,过的很是热闹。何乐很早就想见识见识了。
楚清临淡淡应了一声。看着何乐一脸雀跃,他便未开口拒绝。
“太棒了,师父!那你明日定要在府上等我,我早早就来。”
何乐开心的哼着小曲坐上马车,回了应府。连梦里都是甜的,何乐发觉自从来了这里,就再也没有做过那个梦了。
翌日凌晨,何乐一早就醒了。洗漱妥当,吃了早饭,派人去给盈盈传了话,何乐便开始在房里练习书法。
一个多时辰后,小桃来请何乐去祠堂祭祖。
“少爷,夫人请您去祠堂。”
“好,这就来。”
何乐跟着小桃去了祠堂,这是何乐第一次来祠堂,他快速打量了一眼,祠堂里面供奉着很多应氏祖先的牌位。此刻,祠堂里面已有数人,爹,娘,二夫人,赵姨娘,沈姨娘,应仕易,还有未出阁的二妹和小妹。
“来,仕中。你是咱们应家的嫡子,随爹一起给咱们应家的祖先上柱香。”应将军当先开口道。
祭祀完毕后,几近晌午,何乐没想到清明祭祀的规矩这么多,流程这么繁琐。一晃一上午就过去了,也不知师父回府了没有。
“仕中呀,吃完饭,你带婷儿和蓁儿上街走走。”应将军看向何乐道。
“爹,你看我性子这么急,肯定照顾不好妹妹。这件事,就交给仕易吧。”何乐随便扯了个理由拒绝道。
“你这孩子,也不知道整日都在忙些什么,连妹妹都不管不顾。”应将军有些不悦道。
“爹,大哥必是有事要忙,照顾妹妹这件事,就交给仕易吧。”应仕易赶忙打圆场。
“多谢。”何乐悄悄看向应仕易,小声向他道谢。
吃完饭,何乐火速赶往了宁王府。他到的时候,楚清临正一个人用膳。
“师父,宫里不给饭吃吗?”
何乐有些奇怪,凡是宫里有活动,应该都会设宴吧。更何况,今日祭祖,应该就只有皇家的人,一起吃一顿家宴不为过吧。
“没吃饱。”楚清临淡道。
何乐噗嗤一声笑出了声。原来师父也是要吃饭的,还以为他总是拒人千里,不近人情,不食人间烟火呢。
“我也没吃饱。许文,帮本少爷拿双筷子来。”宁王府跑的次数多了,何乐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
在宁王府又吃了一顿,何乐感觉有些撑。
“要不咱们先上街逛逛,再去城外踏青?”何乐想先走两步,消消食。
“少爷,您还要接盈盈姑娘。若是走过去,怕是要耽误了。”小东出声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