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384章声名远播还是被人遗弃
啾、啾啾。 深邃的巷子里掠过几只飞雀。
一名布衣男子推开木门,抓着一把粮食洒落在石板上。
侯明轩蹲在门槛上,看着远处的飞雀离开自己的视线,叹了一口气。
“古人说门可罗雀,眼下我这门店连雀都不会光顾。”侯明轩的声音很平淡,平淡到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这是一个颓废的中年人,面部表情僵硬,双眼无神,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布衣。
侯明轩四十岁年纪,从小跟着父亲学做挂面,家里有一个挂面工厂,手底下养活了十几号人。
侯明轩是一个固执的人,坚守父亲祖辈传下来的那一套,用心做好每一根挂面。
在这个社会里,这样的人只有两种结局。
第一是凭借优质产品的名头赚钱,声名远播。
第二则是默默无闻,被人遗弃。
侯明轩是个不幸运的人,踏上了第二条路。
尽管他的挂面质量很好,但是价格偏高,根本比不过那些低价劣质挂面。
八十年代初的老百姓普遍很穷,只要能够吃饱穿暖,他们是不怎么在乎质量的。
手底下的人包括身边的朋友都在劝侯明轩,但是侯明轩油盐不进!
将工厂发扬光大是我一生的目标,但是不能昧着良心赚钱!
这是侯明轩的原话,他直言做不出偷工减料的事儿——这比杀了他还要困难。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侯明轩的挂面在质量这块儿,在整个豫南省都排的上号。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儿,却要面临工厂倒闭的危机。
现在的挂面工厂里,除却十几个一直跟着侯明轩父亲手底下干活的老员工,那些年轻的员工都转去别的工厂了。
没办法,侯明轩的挂面卖不出去,发不起工资!
一想到最近发生的种种状况,侯明轩便感觉到心底里的阵阵寒意。
以他目前的惨淡销售来说,这个工厂最多再坚持一个月,也会被迫破产倒闭。
到时候侯明轩只有一条出路,低价出售优质挂面!
而且这部分钱,他还不能放进自己口袋——手底下还有十几号老员工眼巴巴地等着发工资呢。
侯明轩不是没有想过降价销售,但是他的挂面质量上乘。成本价比那些偷工减料的挂面高出太多,已经达到了一种降无可降的尴尬处境。
破产倒闭的阴霾仿佛一片阴云,笼罩了眼前的这个颓废中年人。
侯明轩起身,回到院子里,望着院子中晾晒的一根根挂面,忽然觉得这个社会待他不公。
他的挂面质量那么好!
别人却在偷工减料!
为什么受益的是那些偷工减料的人?
侯明轩很想仰天大啸,但是残酷的现实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让他清醒过来。
走过这个院子,后面就是侯明轩的挂面工厂。
这条路不长,侯明轩的双脚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他花了半个小时才走完这短短的几十米,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在想什么……
……
不同于豫南省的平静如水,鲁东省这边却是热火朝天。
路光远,鲁东省二流山寨货商人,五十岁年纪,个子不高,肥头大耳,厚厚的嘴唇下掩盖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
路老板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去过华国不少地方。人到中年,或许是不想在外面奔波了,路老板便在鲁东省干起了山寨货生意。
鲁东省是一个山寨货遍地,却足以以假乱真的地方,可谓是鱼龙混杂,各路神仙齐聚一堂。
想要在这里分一杯羹?
那要看你本事够不够!
那些最暴利的行业,路老板自认为没有本事参与进去,便打起了小行业的主意。
三个月前,路老板偶然间看到邻居小孩在吃糖。吸引他注意力的并不是那颗普普通通的山楂糖,而且包装袋里的一张卡片。
卡片上画了一个绝世美人儿,路老板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三国里面的貂蝉,有倾国倾城之貌、闭月羞花之容。
貂蝉在卡片中轻舞,一双勾人夺魄的眸子凝视着路老板,充满了诱惑力。
路老板一把夺过小孩手中的卡片,也不顾邻家小孩在那里哭哭啼啼,反而是一脸认真地端详着这张小小的貂蝉卡片。
“妙啊,真是太妙了!”路老板一拍大腿。
路老板当晚就去见了自己的几个老朋友,从朋友那里打听到这种卡片是出自一款名叫三国糖的山楂糖。
“这是从西山省流传出来的三国糖,听说在当地卖的很好。”有人在饭桌上对着路老板道。
路老板越听越激动,总感觉心里像是有一只猫在挠似的。
第二天,路老板联系到当地的糖商,与他们合作,共同生产盗版三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