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夫君陪你玩 - 曾为吾妻择良婿 - 回日泰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三十章夫君陪你玩

第一百三十章夫君陪你玩◎.◎

青岚心里咯噔一下。上次知言在她面前脸红,还是因为沈常清。

“.该不会与我们祖家人有关吧?”她半开玩笑地问他。

知言点了点头,脸更红了些:“正是,其实我在你出嫁前曾向五小姐提亲,可已经过了许多日子,也没听到沈家的回音。你能否帮我问问你们大房的人,看看她们究竟意下如何?”

青岚把茶盏往桌上一放。难听的话险些就要冲出口,硬生生被她咽了回去。

上次他让玉婵来问她,她便已经劝过他不要沾上沈常清,再加上先前的一回,她已然劝了他两回。他也不知是中了什么邪,怎么就是不听。

“其实.”她清了清嗓子,“她们若真对你有意,早便会答应你,又怎会让你等上这么些时日?我看也不必再问了吧。”

她看许绍元都是这么跟人说话的,便学一学。

其实她自小对知言都是直来直去,然而有了上次吵架的经验,她便深刻地体会到,今时已经非同往日了。

“不不不,”知言似是觉得她误会了什么,“五小姐是有苦衷的。她托人带了口信给我,说她是.有意于我的,只是她说先前与你有些龃龉,怕.怕你介意。”

青岚看他那认真又为难的样子,真想一拍桌子走人。不过转念想到沈常清就是要借他来磋磨她,便很快冷静下来。

“我是和她不对付,但既然如此,你又怎知她不是借你的口来寻我的晦气?”

“她她不会的”知言说得极为肯定,却似乎有口难言,见青岚翻着眼睛看他,才只好又补了一句,“其实你出嫁那日,她是找过我的。”

青岚惊得半张了嘴:“那日你们竟见过面?”

知言抿了嘴角,眸光愈渐柔和:“见过的,她的心意我都明白。”

他又怎会不明白呢,那日她的一颦一笑都还历历在目.

垂花门后的院子里,少女绞弄着帕子,微微侧身躲在树下,见他看过来便赶紧收回了目光,羞羞怯怯惹人怜。

“.请刘公子来也没有旁的意思,只是先前听母亲说起.提亲的事,小女实在有些不敢相信.刘公子前程似锦,刘家又是清贵门第,而小女唯有蒲柳之姿,又怎敢肖想”

他将微微发抖的手藏在袖中:“.五小姐过誉,实是刘某高攀了.还望五小姐不弃。”

少女以帕子掩了嘴:“小女知道了,又怎敢嫌弃刘公子.”

说罢她便莲步往里去了,然而她走了几步又回头看看他,眼角眉梢带着不尽的娇羞。

“我不知她是对你说过什么,”青岚见知言目光迷离,估摸着他是想入非非了,“但是她的婚事应由她的双亲做主,你应该去问他们。”

知言似乎很是焦急:“我先前也想请父亲去你们祖家问,他也说时隔这么多日,沈家必是碍于亲戚的面子不好拒绝而已。但是五小姐说她父亲母亲原是同意的,只是她碍于你的关系才一直不敢答应。”

前院书房里,许绍元正在内间执笔疾书。

听见槅扇上的门闩响,他便迅速放下笔,将手底下摊开的册子阖上,摸到书案的抽屉底下扁扁的暗格,将册子放进去。

这才大步走到外间去。

槅扇打开,小姑娘正站在门口,满眼幽怨地看着他。

“你怎么这么久才来开门,我脚都要冻僵了。”

许绍元莞尔,将她拢进怀里。

“怪我不好,我在里间写字,所以来得迟了。”他柔声道。

青岚在他怀里闷声“嗯”了句,有些不好意思看他。她来敲门之前心里就存了气,不过是借着开门的事埋怨两句,他这样倒好像是她在撒娇似的。

“你这间书房我还没有进来过.”她将他稍稍推开,往四下望了望。

许绍元点点头:“你随便看看。先前我是一直用这间书房的,现在大部分的书都搬到后院去了。”

青岚已经背着手在屋里走起来,外间看完又走进里间去。

“你方才就是在那里写字的?”她指了指那张带抽屉的紫檀木书案。上面一只狼毫笔架在笔架上,旁边的砚台里还浮着墨。

许绍元说了声是,便招呼她来外间的炕上坐。

“到这里坐一会,这里暖。”

青岚觉得那书案似乎有哪里长得怪,却无暇细看。她的脚确实有些冷,便回到外间坐到炕上去,将斗篷脱下来。

“你方才是在写什么?和公务有关的?”都没看见他写的东西在哪里,总不会特意藏起来吧?

“是,有些折子当时想不出如何票拟,刚刚想到了一些便记下来。”

青岚突然来了兴趣,坐在炕上往他身旁蹭了蹭。父亲从前在蓟州卫,只管着蓟州卫里和治军有关的事,许绍元经手的事可比那多得多。

“那你都票拟过什么样的折子?”

许绍元见她眼睛圆溜溜的,笑着抚了抚她的后脑。

他稍稍想了想:“.有大事也有小事,小事么,比如去年江西巡抚发现了一种罕见的鸟,视之为祥瑞,写折子问皇上,要不要送到京城去给皇上看看。此事我们几个还稍稍商量了一下。”

青岚先是噗嗤笑出来,想说这竟也要商量,但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事是得仔细想想,万一那鸟难伺候,送到京城劳民伤财不说,万一在运送的途中死了,会连累一大批人。若是留在当地照管.又怕那巡抚趁机要银子。”

许绍元极是欣赏地点点头,眸中闪着光。

“大事呢,比如去年秋冬河南、山西报了旱灾。因为周围也受了影响,所以要从北直隶和远一些的地方调粮食过去,但那时各地的存粮都不充裕,便要想好从哪里送多少粮食过去,由谁来监督送出了多少,谁来验收收到了多少粮食,若是这两者有出入,由谁来评判。另外,那些逃荒的流民该由何处暂时接纳.”

青岚听罢,缓缓点了点头。人家唤他一声阁老,好像挺威风.但其实他这是个苦差事,得殚精竭虑,面面俱到。同这些事一比,她眼前的这事已经算是容易解决的了。

“.你表哥已经走了?看你好像不大高兴。”许绍元见她似乎在想事,便问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