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何苦 - 娇术 - 须弥普普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娇术 >

第778章 何苦

胡权这一处脑子里的各色念头几乎都要绕出九曲十八弯,只是此时多少还抱着几分希冀,等到与顾延章在一处商议了数日,也不曾找到有什么好法子,又在接下来的日子不断接到坏消息,譬如李程韦翻供,反诬从前供认乃是提刑司屈打成招,所有供状皆是自家在重刑之下的信口胡言,与他攀咬的诸位官人并不相干。

再如据说根据李程韦的供认,刑部已查得李家从前两名仆妇嫌疑甚深,并开具海捕文书,也配了画影图形,正四处张榜,欲将那二人缉拿归案;

另又有其余人做佐证,说那两名仆妇从前与李氏有隙,或曾因过被罚,或被借故叱骂,还有欲要给儿子赎身却未得同意的――连杀人的动机都帮着找好了。

三个案子都已转交大理寺,旁人不得插手不说,连确切消息都得不到几个,提刑司上下也只能干等着。

胡权审案多年,自然知道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将所有首尾都收得如此干净,必是已经早早做好了准备,大理寺中少不得还有帮着接应的,一时只觉得万念俱灰,前路尽断,连衙门也不想去,也不愿回府,早已急得嘴角都起了燎泡。

他见顾延章气定神闲,仿佛并无什么大事一般,忍不住去问是否有了法子,谁料对方却是摇头道:“事到如今,着急也是无用,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简直气得胡权牙痒痒。

等他再回府见得妻子,更是实在恨不得要休了她才好。

且不说这一处胡权急得团团转,大理寺慢悠悠审着三个大案,朝中为着新皇人选争执不休,日子却还是一天天的往下走,转眼就到了赵芮入殓。

依太祖故事,为社稷计,以日易月,先皇过世,新帝不用守足三年孝,而是三日听政,十三日小详,二十七日大详。至于道中节度、防御、团练使、刺史、知州等,俱都不可离任赴阙,州、军、府满三日即可释服。

自太祖始,晋皇帝便不喜大葬,赵芮的父亲还曾特地留下过遗诏,要求后人给自家修皇陵必须“毋过华饰”,到得赵芮当皇帝,许多年里,几乎没有太平的时候,不是打仗,便是天灾。他平日只晓得省吃俭用,连活的时候日日睡觉的福宁宫都舍不得花钱修缮,自然更没工夫去管自己的皇陵了。

赵芮走得仓促,偏还没有子嗣,连个主持山陵礼的人都找不到,旁的停灵、下葬都能拖一拖,过个半载也没关系,实在不行,一年之后再下葬也只是传出去略有些难听而已,多少还能过得去,可入殓却再不能拖了。

因新皇人选尚在争执之间,不曾落定,便暂由张太后主持,在延庆殿大敛。

这日天还没亮,顾延章就身着丧服进了宫,按序听命行礼就列,在延庆殿中从天黑守到天明。

他官品并不高,只站在殿门偏后的位子,听得远处礼官唱仪,见那一具大大的棺椁摆在殿中,只觉得人生莫测,难以捉摸。

三年多以前,他初次入京见得天子,跪坐在案前行书作文。彼此的赵芮虽然称不上年富力强,到底还算康健,几年之间,两人虽然见面的时间并不多,可对方对自己的看重与期待,虽未明言,却是彼此都心知肚明。

赵芮登基数十载,不曾开疆辟土,也没有折腾出什么大事,可在位期间,确确实实一心为民。眼下这一个“碌碌无为”的皇帝便躺在棺椁之中,只有济王、魏王两人在灵前跪着,又有张太后站在一旁。

顾延章心中难过,脑中尽是赵芮音容,实在觉得胸中堵得慌,只晓得跟着礼官的唱喝跪拜、起叩。

等到仪式完毕,百官依序出殿入席,内侍便一一上了酒菜。

张太后只是赐宴,却是不曾出席,只有济王、魏王代为主持。他二人坐在上首,分据左右两张桌案,见得百官俱已到齐,便同时举杯祝酒,各自先饮一杯。

得了他二人先行,殿中官员才同饮一杯,开席吃饭。

今日人人都一大早入宫,走动、起拜不停,没有一个是不饿的,纵然那饭菜看上去叫人半点胃口也没有,众人还是将就着捡那看着能抵肚子的吃了些。

等到一席吃毕,已经天都黑了,百官又依次出宫,候在宫门外等着前头人骑了马走,再等自家的随从打着灯笼来寻。

顾延章别有心事,他不愿出去同外头那一干人等挤来挤去,只想着今日延庆殿中棺椁里的赵芮,不免有些郁郁,便与同僚告了个罪,落在最后,朝外慢慢行去。

他一面走,一面抬头望着西方,那一处并不见什么星子,只是漆黑一片,正出神间,却是忽觉前头一处黑影落在自己身上,转头一看,原是有人跟着缀在了人群后头,也越走越慢,至于远远同众官分开,就站在自己前方不远处,影子斜过到自己身上来。

那人身形颀长,身着丧服,倒是更显得五官清俊,风度翩翩,等到离得近了,顾延章才发觉竟是个熟人。

那人待得顾延章走到眼前,扬声招呼道:“延章,你怎的一人留在后头?”

――正是杨义府。

顾延章回京数月,与郑时修多有联系,同这杨义府却来往不多,不过再如何,两人到底有同窗之谊,他收拾心情,应道:“家有千金,你怎的不赶着回府?”

杨义府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半晌,苦笑道:“我二人是什么关系,旁人便罢了,你何苦还要来取笑?”

顾延章只觉得莫名,思索片刻,复才想起数年前对方同自己抱怨过宰相家女婿不好做云云,只是时隔已久,几年间对面这人靠着范尧臣,没少占到便宜,况且他那妻子范氏女儿都生了,哪里料得到这人还是如此想法。

顾延章自己是个爱妻如命的,都说人以群分,素来有几分交情的,不说同他一般,多少也能做到夫妻相敬如宾,面对杨义府这样,自然没什么话好说,他虽颇有不喜,却也不欲多言,只道:“到底是亲生骨肉……”

说完这句,便闭了嘴。

杨义府这几年混迹官场,早非吴下阿蒙,他见风使舵的本领原就是与生俱来,经过这一番熏陶,更是出类拔萃。

如果说从前的顾延章还值得他多下功夫结交的话,眼下赵芮已死,得罪了济王赵J的这位同窗,早不在他眼中,放在平日,说一句躲之不及也不为过,今日特意追着过来,自然是有目的的。

见得搭上了话,杨义府先是往前看了一眼,见得视线之内再无第二个人,也不曾见得宫中内侍,决不至于将二人同行的事情说出去,才放心地便站在原地等着顾延章上前与其并肩而行。

走了几步,他便道:“延章,听闻你与往蜀中平叛的张都监素来要好,是也不是?”

听到胡权提起张定崖,顾延章面上不由自主地便放松了几分,但一想到自己眼下福祸莫测,并不愿意拖累对方,便也不想多说,回道:“我与张都监同去广南平叛,算得上是旧相识。”

杨义府得了他这个回答,“哦”了一声,尾音往下压,有些失望地道:“我正奉命修书,里头有一处说到蜀中之事,本想着他才从那处回来,若是延章与之相熟,借着你的关系,多少可以问两句……”

顾延章开口道:“蜀中乱事已平,得先皇诏,他早已回京,算算时日,若是走得快,怕是这几日也能到了,此人脾性极好,才识又高,你去问话,没有不说的,不需旁人引荐。”

杨义府便叹道:“他也是命不好,偏偏遇得这个时候……若是没有这事,凭着他这次功劳,少说也能升上两级,若是凑了合适,三转也不是不可能。”

顾延章并不搭话。

与自家不同,张定崖走的是武功之路,他本有才干,况且年龄尚轻,又因得官晚,转的军营多,身上连派系的烙印都打得浅,无论在位的是赵芮也好,张太后也罢,哪怕是济王上位,怕是也会看重这样的人才。即便这回因得皇帝大行,朝中不好郑重封赏,他也不过是暂时蛰伏而已,迟早能有飞龙在天的那一日。

杨义府见对方兴致缺缺,便往他身旁又走近了半步,低声唤道:“延章。”

顾延章侧了侧身子,看着杨义府的脸等他说话。

杨义府道:“此事本不当我多言,只是听得闲话,说是先前你办了一个大逆人伦的案子,而今转给大理寺了,是也不是?”

顾延章点了点头。

这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杨义府道:“前日我去看家岳,正好遇得大理寺的周评事,听他与旁人说起此事,仿佛那人原是无辜,乃是提刑司屈打成招,是也不是?”

顾延章冷淡道:“判决未下,此时言之过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