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李飞扬和他的兄弟们
胡忠瑞见他们四人没走,走到门前,把门关上,转身笑道:“你们几个又想打我的秋风?”一直坐在拐角、没有说话的李飞扬抬起头笑了笑。
那是一张青年的脸,棱角分明,虽然嘴角勾起笑意,细长的眼中却有着看透世事的冷漠。
在郢州流民的八个头领中,李飞扬是唯一一个从底层爬出来的人。
他和手下的人说是“义军”,其实就是被这个世道逼的走投无路的山贼土匪。
没有上山之前,李飞扬和这个时代的所有农民一样,都是受压迫最重的人物。
无穷尽的劳役和赋税,几乎要压断他们的骨头。
可是,他们和老一辈人那样,忍辱负重守着土地。
蒙古人来了,一路血腥,成了最后一根压垮骆驼的稻草。
他和乡里的族人全部躲进了大山。
没有了土地,没有房屋,没有了衣服,当和这群失去土地的农民再也没有办法活下去的时候,他们只能啸聚在一起。
他们如同饿狼一样四处流窜,走到哪儿吃到哪儿。
沟死沟埋,路死路埋!
从十二岁起,李飞扬就开始上阵厮杀,对手有时是蒙古人,有时是盘踞其他山头的同行。
常年的战阵厮杀,再加上寨主的指点传授,他成了一名悍勇的青年头目。
在冷兵器时代,靠人命来填的战场上,如果没有过人的武勇和精明的头脑,死亡是唯一的下场。
李飞扬跟随着寨主和兄弟们,在之后的六年间,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恶战。
他幸运地活了下来。
虽然身上伤痕累累,但是李飞扬觉得这样的日子挺不错,最起码不会挨饿。
小时候那种饿得肚皮贴着脊梁骨直抽抽的痛苦滋味,他宁愿死,也不想再去尝试。
年前,蒙古人大举进攻宋国。
他们的山寨因地处宋蒙之间,遭到蒙古人毁灭性的打击。
山寨被攻破,妇孺老幼全部被屠戮干净,寨主战至力竭而死。
李飞扬带着六十多名兄弟冲出包围,向南奔逃,来到郢州城下,夹杂在城下的流民中。
三天的奔逃,他和兄弟们饥肠辘辘。
他本想在城下喝几天赈济饥民的稀粥,再寻个出路,大不了再去聚啸山林,没想到有人愿意出田地,给他们租种。
李飞扬和兄弟们商量是否愿意出海种地。
大家听说有田地中,眼中一贯的那股对生命的漠视荡然无存,居然有了对生活的憧憬。
李飞扬知道这兄弟厮杀了这么多年,都累了。
尤其是当山寨被蒙古人灭了之后,他们之前那种凌驾在欺凌乡间大户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他们选择了跟随其他流民一起前往海岛求生。
而之后的日子,也证明了他们选择的正确。
自从在郢州登船之后,他们不再忍饥挨饿,他们不再提心吊胆。
他们找回了作为普通人的快乐。
在和其他流民的相处中,他们中有些兄弟还在流民中相中了自己喜欢女子。
在博多的简易住所中,有三个兄弟成了家。
看着那些和自己刀口舔血的兄弟发自内心的欢笑和喜悦,李飞扬冰冷如铁的心里首次感到了安慰。
只要兄弟过的好,他就很高兴。
可是,上个月一个刚成家的兄弟,被人偷袭了。
偷袭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个兄弟也是个强人出身。
虽然那个兄弟猝不及防遭受了暗算,却也一边搏杀一边高声呼喊,终于在倒下的那一刻,看到了李飞扬的身影。
那个兄弟也是唯一一个被找回的失踪人员。
但是他伤势过重,还是死了。
扛着体温逐渐冰冷的尸体,李飞扬走进那兄弟的家中,放下兄弟的尸体离开。
接连数日,他的耳中依然萦绕着那个兄弟妻子见到亡夫,呼天抢地的绝望场景。
他召集了原先山寨中的兄弟,把分到自己手中买地的钱,分发给他们,让他们偷偷地去港口购买刀具。
李飞扬等人的举动,被钱超发觉。
钱超找到李飞扬。后者没有回避,告诉了钱超自己的打算。
李飞扬对钱超的印象不坏。
虽然当初他也推举钱超作为头领,但那时他只是随大流而已,并不觉得自己日后会和钱超怎么样。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