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对抗演习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7章对抗演习

十一月二十五日,少弐资能派遣二儿子少弐经资率领筑前本队六百人出发,进入春日。同时,少弐资能命令丰前国的大儿子少弐景资,率领丰前本队五百人前来筑前国,进入粕屋。

二十七日,大友赖泰的弟弟大友贞宗率领五百人筑后国本队,从久留米进入筑前。

除了派兵之外,少弐资能还向筑前的村吏发出征讨令,号召他们拿起武器,在新年到来之际,夺回被贩地人骗取的土地和田产。

一度在博多流传出的消息,终于被证实。

对此,博多本地的民众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

支持者,对太宰府的征召令大为高兴。

这些人对“贩地人”的财富早就起了贼心。

这几个月来,看着“贩地人”拎着沉重的钱袋招摇过市,他们就按捺耐不住劫掠的念头。

所以,当他们中有人听到了风声后,就三五人组织起来,跟踪落单的贩地人,杀了那人,并抢劫了对方随身的铜钱。

这种做法一开始十分顺利,但是后来,“贩地人”察觉到。劫掠受到挫折,甚至有人被“贩地人”用弓弩射杀。

对方居然有弓弩,这一点出乎他们的预料,让他们收起了觊觎之心。

可是,现在,太宰府开始对付“贩地人”了。有了少弐家族的支持,这些人劫掠财富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另一种人却并不讨厌所谓的“贩地人”,反而对这类宋人印象极佳。

在这些人眼里,宋人都是见识渊博之人,无论在种植、饲养、制陶、酿酒、织布和文化方面,和他们交往的本地人都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无私的教导。

甚至那些酒馆的歌姬都十分喜欢“贩地人”。

那些宋人不仅长得仪表堂堂,穿着体面,出手阔绰,而且都很文雅博学。

就拿这段时间在博多港酒馆区域名声鹊起的段文臣段公子来说,那人除了一副好皮囊外,还精通乐律,填的一手好词,信手拨动,指尖就能流淌出一曲佳乐,吸引了大批歌姬自荐枕席。

而被划为“贩地人”的段公子也并非外界所传的那样热衷田产地产之事,每当被问及贩地之事,他只说那是一些被蒙古野人驱逐的宋国农民为了一口吃食,买田种地而已。

但是,不管坊间的情绪如何,太宰府的诏令,没有人敢无视。

那些对“贩地人”抱有好感的本地人,只是期待着这场争端迅速过去。

当段文臣带着太宰府的征讨令的情报找到胡璘的时候,胡璘正在一处山谷中主持两军对抗演习。

这种操练已经是第二次。胡璘和胡忠瑞、钱超等人在山坡上观战,段文臣只得站立一旁焦急等候。

不过,当山谷中鼓声敲响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下方对峙的两军吸引了。

下方山谷中,左边一方是宇文战、鲍钺士和彭天旭率领着军队。三人各领弓箭手、刀盾手和长抢手200人。士兵们脖子上系着白巾。

右边一方是种喜儿等三名少年率领的一个方阵。士兵们头上戴着带有边沿的铁盔,上身穿着半身甲。前面两排是持盾长抢手,中间是手持突火枪,左后两排是弩手。士兵们脖子上都系着红巾。

对抗双方,长枪兵都去掉枪头,手刀全部替换上木刀,突火枪只装火药,不装弹,弩箭的箭镞全部拔除,裹上布头。

除了突火枪外,所有武器前端都沾了石灰,用以计算杀伤率。

宇文战的白巾军作为进攻方,从三百米外向红巾军冲来。跑进弩箭射程时,弩手纷纷驻足射击。

此时,红巾军阵中一声竹笛响起,前两排的长枪手全部蹲伏,斜竖方盾,低着头,用有沿铁盔遮掩自己的双肩。

身后的突火枪兵也蹲在地上,从腰间拿出木盾,护住自己上方。

而弩箭手则起身平端踏张弩,微抬望山,随着一旁少年第二声短促笛声,扣动悬刀,咻咻咻两排无镞的弩箭全部发射出去。

胡璘随船带来的只有踏张弩,没有带射程更远神臂弓。主要是弓手训练时间太长,而且弩手只是重复装填弩矢,以对准目标,扣动扳机既可以,同时他们也不会因为拉弓而消耗体力。

箭枝和弩箭落下,双方各有伤亡,但是由于防护得当,红巾军阵的长枪手和火器兵几乎没有人身上出现石灰白点,反倒是宇文战的白巾军在一阵弩箭后,就地坐下了不少人。

白巾军放箭的时候,刀枪兵向前奔跑,红巾军弩手继续射击,白巾军的损伤开始增加。

待到白巾军奔至50米,红巾军中的火器兵在一声长笛中丢下白点斑斑的木盾,点燃火绳,然后站起,“砰砰砰”一连串火药的爆炸声和呛人白色烟雾腾空而起。

火器兵发射完之后,他们丢掉突火枪,拔起插在地上的手刀,捡起盾牌,再次蹲伏。

按照事前规定,面对突火枪的第一排白巾军均视为中弹,退出战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看着稀稀落落的士兵,宇文战和鲍钺士心中大急,口中呼喝着属下冲锋,白巾军们知道这只是演习,没有生命之忧,便叫喊着向前冲去。

接近红巾军阵前30米时,山谷中再次响起弩箭的“咻咻”声,又是一大片白巾军身上被射中白点,退出战场。

当鲍钺士和彭天旭率领的一百多名刀盾手和长抢手,冲到红巾军阵前时,从红巾军如墙的盾牌中,一排排长枪杆直搠胸腹。

士兵们挥刀劈挡住了第一波枪刺,却没料到第二排长枪又刺到身前。

有士兵退出战斗,后面士兵跟上,结果前一排红巾军抽回的长枪再次刺出,……

如此反复数次之后,白巾军伤亡惨重。

而就在这时,本已胜券在握的红巾军忽然在一声长调的竹笛声中,开始向后撤退。

段文臣心中诧异,却发现红巾军却在撤退中,没有丝毫慌乱,依然队列整齐。

他们在后退中,不但应付自己眼前的敌人,还照顾队列的两翼。

当侧翼吃紧时,队列就以侧射、斜刺进行战术支援。

在对抗言行中,红巾军的攻击配备,至始至终,都是有层次,有纵深,有配合。

而白巾军只知道向正前方攻击,不懂得组织交叉攻击网,看似气势汹汹,结果却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有人离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