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今年怎么这般缺粮?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66章今年怎么这般缺粮?

崭新的大都城,于年初全部完工,占地广大,气势恢宏。大都城东西南北跨度十余里,整体呈正方形,四四方方,由一条条道路南北分割。连接四面城门的中心大道,都直达皇城四门。

大都的中心是皇宫。刘秉忠在规划皇宫时,按照汉人的堪舆学,将山水之势移入皇宫。

他在宫内中心位置,取土堆山,名为琼华岛。南面取土之地蓄水成湖,名为太液池。

这是典型的“前有照,后有靠”的背山面水之势。按照堪舆学的观点,背山,可防风吹气散。面水,可使气有所聚,即“藏风聚气”,大吉之地。

在琼华岛这个大吉之地上,盖了一个宫殿,名为广寒宫,是忽必烈的寝宫。

以广寒宫为中心,无数宫殿、屋舍、庭院、花园,向四面铺开。

这一日中午,忽必烈处理完政务,吃完酒食,和察必皇后一起,走出大殿,欣赏这座搬进来才三个月的琼华岛,心情喜悦祥和。

上午,阿合马向他汇报了今日粮荒的处理情况,声称从东瀛购入粮食两百万石,已经下发到中书、河南和陕西三地,粮荒暂解。

另外,随着气候转暖,漠北南下的那些部落也会返回草原,粮食压力还会大大减轻。

若是抓紧今年春耕的话,秋收如常的话,今年就不会再出现粮荒的情况。

杨琏真伽随着阿合马一同而来。杨琏真伽对忽必烈说,近几日,他打坐时心有所悟,若是今年能在大都吃到南方的贡桔,那么大元国运就会福泽绵长,永世不衰。

忽必烈知道和尚喜欢打机锋,虽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听起来像是个好兆头。

南方贡桔在宋国。这话是不是说今天有拿下宋国的可能。若是拿下了,就万事大吉。

想到此,忽必烈心情好,中午吃了一根整条羊排,感觉有些胃胀,和皇后出来散步消食。

忽必烈和察必夫妻关系很好。此时正是春光怡人时节,二人在绿树红花之间,携手而行,边走边说,觉得时光似乎倒卷,回到了年轻时期。

忽必烈身材肥胖,察必也被羊肉牛奶喂养的珠圆玉润。

二人走了一会,都呼吸粗重,刚停下坐在宫女随身携带的马扎上,就见有内侍急匆匆走了过来,递上了安童的奏章。

浏览了安童的情况汇报,忽必烈眉头紧蹙。

他让邢州三地的人马调到安童麾下之后,又下诏命岭北诸王带兵入京勤王,此刻通州城外军营密布,不断有援兵加入,可是永盛军却在运河边和安童打起来阵地战。这里必然透着玄机。

察必皇后见丈夫神色阴郁,便询问缘由,忽必烈把安童的奏章递给察必。

察必睿智擅谋,是忽必烈军阵事务的左右手,时常参政。忽必烈有事从来都不回避她。

“永盛贼兵莫非是等待宋国出兵,好来个南北夹击?”察必的一句话提醒了忽必烈。

对于永盛和宋国结盟,忽必烈早就得到宋国内部的密报。

不过,那人只是得到一个大概,只知道宋国和永盛军签署了盟书,对盟书里的具体内容却是不知,也不知道二者是否有相约出兵之事。

转而想到自己计划给伯颜、阿术和斡朵思不花下令,调他们绕道河北进入潮白河,忽必烈不禁有些头疼。

永盛军不战不退,反倒在运河上驻防,难不成真是等着阿术和伯颜两部从襄阳撤出后,和宋国来个南北夹击?

想到蒙军从王良臣等三部四川进攻荆湖,襄阳附近的宋军无动于衷,忽必烈觉得察必说的不错。

宋军疲弱。若是此事发生在一年前,忽必烈不会当回事。

可是如今,情况却是不同。他没有军粮啊!

阿合马上午来报喜,粮荒问题解决了。

但是,那两百石粮食,只能稳定局势,保证不饿死人而已。若是大规模调军用兵,缺粮的情况会卷土重来。

或许有人会问,不打仗是吃粮,打仗也是吃粮。为什么打仗粮食就消耗的多?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打仗的时候,士兵要好多好吃,增强体力。

其实,作战时,士兵消耗粮食并没有增加。

后勤只要保持按时供给军粮即可。士兵不能吃的太多。吃的太多,反而不利作战。

有的人说战争时,很多粮食消耗在运输的过程中,比如民夫和骡马需要口粮。其实这也不是主要原因。

只要不是出境作战,军队的粮食都是由沿途的官府提供,并没有太多运粮队的消耗。

在战争中,真正增加粮食消耗的是,马。

在古代,军队驻防时,他们会把马放出去吃草。这样可以省下马料。

但是,草的热量很低。一匹马要维持身体所需要的热量的话,通常要在草地上啃个半天。就像大熊猫一样,你在动物园看到它们的时候,它们永远坐在地上啃竹子。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平时没有战事,不需要骑马作战,这样放马喂养是没有关系的。

可是,如果是打仗的话,士兵会随时随地用马,这种吃草的补充热量的方式就不行了,就必须喂高热量的谷物和豆类。

其实,吃草也不是不行。但那得是秋天,秋天的草里充满了高能量的草籽,所以每当“秋高马肥”,草原民族就会发兵攻打中原。

这一点,从秦汉的匈奴,到隋唐的突厥,到辽宋的蒙古,都是如此。

现在刚刚入春,地上的草才刚刚露出地头。同时,中原草场不多。在中原喂养马匹本身就需要谷物等粮食喂养。

一旦开战,马匹要体力充沛,随时备用,需要的谷物粮食就更多。

而马的食量是惊人的。它是普通壮汉的六、七倍。

一支千人骑兵队在秋天,只需要一千人的口粮就可以了。但如果在春季作战,就需要携带七、八千人的粮食才行。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打仗的时候,粮食的需求会猛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