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阿合马的两个希望
就在胡璘派人护送津田美绪回东瀛奔丧的第二天,王汝斌来信,转述了阿合马对荣昌钱铺的两个希望。第一个希望,阿合马希望荣昌钱铺认领那木罕收复的天山南北广大领土的站赤。
站赤即驿站,是大蒙古国在占领区军情和物资传递的重要途径,始建于铁木真,是四个蒙古汗国得以掌控诺大疆土的重要手段。
它分为军事用途、急报军情的急递铺,和非军事的、人员物资流通往来的寻常站赤。
在富饶或者居民众多的地方。站赤会有周围的站户供养。朝廷不需要出多少钱。但是像中亚那样荒无人烟之地。站赤绝对是往烧钱的投资。
习惯将麻烦甩给别人的阿合马并不认为朝廷必须要出这个钱。他认为,站赤完全可以让商人认领、建设和维护。只是其军事传递的那一块,只要安排一两个士兵即可。
若是能找到在中亚包括新疆那片广袤之地站赤修建和驻守的接盘侠,那么朝廷将会完全摆脱在中亚修建站赤以及后续的投资和维护。
这一创举,将会和他推行盐铁官方垄断一样,不但能为蒙元省下一大笔钱粮的问题,还能赚钱。
阿合马希望荣昌钱铺当这个接盘侠,接管站赤的建设和管理。
在他看来,一家钱铺运输住店是必不可少的,在中亚那么一大片的地方,只有陆路交通,若是没有站赤,钱铺的生意就无法向西推广。
然而,他却选择性的忽视了那么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哪有什么银钱生意来往?
后世津津乐道的丝绸之路,和当时南宋海上贸易相比,其实连海贸的零头都不如,还要时时提防沿途盗匪和军队的抢劫。
为了引诱荣昌钱铺上钩,阿合马允许荣昌钱铺自行规划站赤地址,并拥有周边站户(其实根本没有)的管辖权。
第二个希望,阿合马希望荣昌钱铺尽快为蒙元购买粮食,解决粮荒。
今年河南和陕西出现了粮荒。始作俑者,其实就是胡璘。
夏天的时候,黄安儿等人出现在河南和陕西,用卜卖搅乱了市场,导致市面上粮食一路走低。
谷贱伤农,河南和陕西很多户人家除了口粮和粮种不动外,其余的都卖了出去。黄安儿将手中大把中统钞抛了出去,购买了大量廉价的粮食,偷偷运往登州。
结果,暮秋时节,塞北出现了雪灾,大量牛羊冻死,草原牧民南下进入蒙元地盘求活,蒙元的粮食的供给压力骤增。
忽必烈开始在全境征粮,其他地区还好,但是缺粮的河南和陕西境内粮价猛地走高,百姓买不起粮食,造成了大量流民的产生。流民如潮水向东面和南面涌去。
缺粮的势头,随着流民的蔓延,向周边辐射,给其他地区造成了巨大压力,也带动了其他地区粮价居高不下。
忽必烈要求阿合马尽快解决境内粮食问题,且不能扣减襄樊军粮。
这道命令让阿合马十分头痛。他开始下令各行省掠夺民粮,运往大都,统一调配。
十月底,蒙元境内到处都是阿合马的运粮车,连缺粮的陕西两省四十多个路府县粮食被搜刮一空,饥荒开始出现,流失百姓高达十余万人。
对此,阿合马非但不采取措施赈济,反而大大松了一口气。
他才不管那些人形蝗虫去了哪里,只要自己凑足粮食,可供忽必烈调用即可。
阿合马掠夺民粮的行为,受到了真金太子和一些汉臣弹劾。
忽必烈得知情况后,也斥责阿合马,认为从百姓口里抢食并不可取了。
可是不搜刮民粮,又如何完成忽必烈的购粮任务?
阿合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威吓了所有粮商之后,还是让卢世荣喊话王汝斌。
他知道荣昌钱铺倒卖粮食只是副业,未必能谈出个结果,但是能从境外,尤其是从东瀛走私粮食的,也就这家钱铺。
阿合马希望荣昌钱铺再去东瀛采购粮食。至于条件,他已经决定任由对方开价了。只要度过此关,日后再从荣昌钱铺身上压榨出来就是了。
胡璘看着王汝斌的来信,思忖片刻后,给王汝斌回信,让他应承下来,不过价格是市场的两倍。
原本胡璘打算要五、六倍的粮价为阿合马“采购”粮食,但是他忽然觉得让对方形成依赖性消费,比一锤子买卖高明的多。
阿合马闻言,心花怒放。他没想到荣昌钱铺仅以市场双倍价格为自己购进粮食,他甚至都做好了被三、四倍宰割的准备。
对于付款方式,阿合马听了王汝斌传了胡璘的话后,更是喜不自胜。
胡璘提出一个阿合马完全没有想到了付款的建议:以人换粮,一个成年男女两石粮,老幼一石粮。
阿合马闻言,哈哈大笑,点头答应。
对于荣昌钱铺索取人口,阿合马心中只是稍稍有所警觉,便放下了一切防备。
蓄养人口,要么扩大生产规模,要么就是蓄养私兵。
第一点,对蒙元没有丝毫影响。至于第二点,阿合马不认为一个商贾之家能成为蒙元的敌手。而且,对方的家族在临安,即便形成尾大不掉的势力,也是宋国皇帝头痛的。
此外,在这缺粮的时候,人口就是累赘,北方的人口越少,粮食需求量也就越少,蒙元所面临的粮食压力,也就是越小。相应地,他要筹措的粮食压力也会减小。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不得不说,不懂社会生产和治理的蒙古人,对于百姓的态度,真的和汉人不一样。
在诸多不把汉人当人看的事件中,最奇葩的,就是元顺帝时期的权臣伯颜(不是忽必烈时期的伯颜)居然以“汉人太多,蒙人居处日见其仄(住的太挤了)”为理由,提出要在全国杀人数最多的张、王、刘、李、赵五大姓的汉人。
所以,和蒙古人是一个脑回路的回回人阿合马,将缺粮的一个重要原因归咎为人口众多时,对荣昌钱铺“以人口折算粮价”的建议,根本不具备抵抗力。
他反而认为,对蒙元而言,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事。
另外,这件事对他个人而言,也是极好的。
对方只要人口,而那些人口遗留下来的家宅和田地,自然都变成了他自己的。
为了不被真金太子和那般汉臣觉察,不再受到他们的诟病攻讦,阿合马让卢世荣贩卖蒙元中枢之外的真定、顺德和河间三路府级以下的百姓。
此令一出。短短一个月时间,三路州府的县乡像是遭了天灾一样,连个乞丐都找不到,好端端的屋舍民居都成了狐、鼠的殿堂。
而那些路府的主官受到了卢世荣的威胁,眼睁睁看着治下百姓全部迁移远去,考虑到治下无人,自己无法落实各种徭役和税赋,终究逃不了一刀砍头的下场,干脆也搜罗家当,扶老携幼,随着百姓一起跑路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