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樊城悲歌
十一月十五日,蒙汉兵分两路大军,十多个纵队,由蒙古和降蒙的汉族将领直接指挥,全力攻击襄樊两城。两城戒备森严,车弩咻咻作响,箭矢如蝗,遮蔽天日,垛口上滚木、擂石等守城之物轰隆隆滚落而下,蒙军伤亡惨重,尸体堆积如山,战势十分激烈。
城上的宋军虽然在五年的战斗中死伤巨大,却依然能以微弱兵力,强撑到现在,一方面是因为城池易守难攻,另一方面是蒙古人屠城的凶名,坚定了二城死战不降的决心。
襄樊自然是固若金汤。但是,蒙古人也存有给宋国援军挖坑的战术意图,五年来宋国的精锐军力几乎全部填进这个大坑里。
此次,忽必烈发布了总攻的命令,要求伯颜迅速拿下襄樊,进入宋境。
随着此次总攻令的下达,宋军的水路外援又一次被掐断,城中数万宋军,不知道蒙军战略的调整,一如既往地死守孤城。
蒙汉军先派遣兵士涉水,一段段的除掉襄、樊两城之间的浮桥,使襄阳与樊城失去互相支持的桥梁,失去互相联合行动的优势。
断掉襄樊二城的交通后,伯颜命蒙军全力攻打樊城。
在敌军的包围下,襄阳无力自保,更谈不上支援樊城。
蒙军将一头头的活牛,填塞樊城外的濠沟,成为充实登城的基础,然后架起云梯,攀爬梯子登城。
樊城的城楼矢石如雨,纷纷猛烈砸下,蒙汉军屡攀屡次坠落,死伤众多。
强行攻城,蒙汉军死伤惨重,汉水再一次被血水染红。
进入中原的蒙古人总共十六万人马。攻城掠寨,打消耗战主要由汉军干。此次围攻襄樊的,仰仗的也是汉军。
很快,攻城的汉军尸首阻塞了航道。
伯颜气急败坏。他绝不甘心失败,多次命令发动爬城举动,无功而返,在阿里海牙的建议下,迫不得已改变战术,他撤下军队,使用了西域的“回回炮”,又称配重抛石机。
次日清晨,阿里海牙部在樊城北面竖起了一排巨大的投石机。
一开始,守城的宋兵只在对面的山林中,看到巨大的支架,还以为是井阑。
可是当看到那些支架后突然甩出的巨大木臂后,他们发现前方的天空,忽然阴暗下来。
一个个巨大的黑影突兀的飞起,带着发射的震响和沉重的啸声,冲着自己站立的方向,直落而下。
“石炮!快隐蔽!”
凄厉的示警声从宋兵们的口中响起,城墙上的其他士兵也看到这一恐怖的一幕,但是还没等他们找到掩体,石块,全是八仙桌大小的巨大石块,从天而落。
呜呜呜……蓬蓬蓬……
无数巨石砸在城墙上,和人体上,发出地震般的震响,碎石迸射,骨肉尽碎,鲜血飞溅。
在这一刻,冷兵器时代的王者,投石机所展现出来的恐怖威力,一点也不比任何一种热武器差。
甚至,在可视效果上,比后世热武器的打击画面感更加惨烈恐怖。
第一次登上中原战场的配重投石机,比以往的投石机破坏力更大。
这种投石机以巨石或生铁作为配重,以石和铁的重量作为发射石炮的动力。
它将100公斤重的石头,抛出近300米远,而且还改良了瞄准技术。
在后世的高楼抛物案件中,一枚鸡蛋从25层左右的高楼落下,就能将楼下的行人砸死。
一块块100公斤重的石弹,先后落在樊城,每一块砸下,简直堪比一次小型地震。
樊城沿江而建,地域狭小。
只是第一轮配重投石机打击,就毁了多处建筑。
鬼哭狼嚎般的啸声,和倒塌建筑带来了二次伤害,击碎了樊城守军的胆魄。
三轮石弹过后,樊城城内房屋毁了一半,城中军民死伤无数。
西南角城墙倒塌。城头上几无站立之人,只有受伤宋兵嘶声裂肺的哀嚎。
配重投石机停止抛射后,蒙汉军趁机乘船,从临水的一面,抵达樊城城下,冲入已经坍塌的城墙。
在蒙古人的攻城梯队中,汉军从来是炮灰的第一人选。
汉军将领知道这一点。既然是炮灰就要有炮灰的觉悟,否则连当炮灰的机会都没有。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所以,这帮汉奸部队,发挥了比蒙古人更为强悍的战力。他们悍不畏死,很快控制了樊城。
宋守将荆湖都统制范天顺,眼见樊城被敌人攻破,禁不住泪流满面,心头极度悲伤,又无可奈何。
他仰天长哭,大声呐喊:“苍天啊!樊城守将范天顺,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吾去了!”哭罢,就在近旁的一间破屋内,自缢身亡。
守将牛富聚拢残部一百多人,拼死力战,誓死绝不投降,与蒙军进行巷战,杀死元兵甚多。
后来,他身受重伤,不甘心被俘受辱,费尽最后一点力气,缓慢地爬到一根火柱旁,毫不犹豫以头触柱,选择让烈火焚烧自己的身体,壮烈牺牲。
被敌人隔开的偏将王福看见牛富焚烧身体自杀,十分悲痛,禁不住深叹一口气,高声地呼喊:“将军死于国事,吾岂宜独身!”
然后,他砍死对面的敌人,扔掉卷刃的大刀,跟着投火而亡。
樊城之战中,主将张汉英、王祀,以及许多将士,与蒙军抗战到底,最后纷纷战死在城中。
樊城的宋军将士“饥则啖革、渴则饮血”,被围城期间,过着极为艰难的生活,仍奋勇拼搏,决战到最后一刻,以死抗争!最终,因寡不敌众,被蒙军打得分散而败,纷纷战死。尸体遍及四处,惨绝人寰!
这一战,蒙汉军也死伤惨重。
为了发泄心中愤怒,他们将同为汉族的樊城军民的尸体,堆积如山坡一样高。
他们丧尽天良,脚踩着宋军尸体的头颅,挥舞着血淋淋的刀枪,冲着襄阳大声狂呼:“宋军投降,否则杀光!……快快开门,投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