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藩兵对鞑子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76章藩兵对鞑子

廖莹中带着胡璘,没有去客厅,也没有去贾似道的“半闲堂”,而是出了侧门,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径,下了葛岭,来到西湖边。看到一艘宽大豪华的画舫停泊在湖边,胡璘忽然想起民间的一句儿歌,“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

靠近画舫时,胡璘感觉有数道目光盯住了自己,他知道那些目光是来自暗中保护画舫的护卫,嘴角微微一笑,神态自若地跟在廖莹中身后。

在画舫中,胡璘在一股女子的温香气息中见到了贾似道,却没有看到任何闲杂人等。

摒弃左右,这是有重要事情要和自己说?

贾似道笑呵呵地看着廖莹中侧身让出的胡璘,依然是一副宽厚长者的模样。

大奸若忠。胡璘脑中冒出这四个字,动作却不慢,紧走两步,单膝触地行武将下属礼。

看到廖莹中带着胡璘过来,贾似道知道胡璘已经选择投效自己,心情十分高兴。

三个月弄到百万石粮食,让他在百官中声望再次拔高,他还从赵与芮眼中看到了惊愕和嫉恨,那是比官家的赞扬,更令其高兴。

不过,赵与芮终究不甘心咽下这口气,皮里阳秋地夸赞了贾相能为人所不能之事后,唉声叹气地提到去年年末,运送钱粮的船只在汉江鹿门山下被蒙军劫持一事。

言下之意十分明显,你搞到粮食算什么本事,有本事把粮食送进襄樊城内啊。

贾似道被噎在当场,心中气恼。

去年丢了军粮的,是投效他的领兵大将夏贵部曲。

事发之后,为平息朝中愤怒,贾似道逼着夏贵砍了几个属下的头,却力保夏贵的荆湖制帅之位。

如今,挖空心思搞到了粮食,却遭受赵与芮的冷嘲热讽,贾似道心中大恨,却对赵与芮无可奈何。

对方可是赵禥的生理学上的老爹,只要他不篡位,没有人能扳倒他。

当然朝堂上这种扫自己脸面的事,贾似道不会和胡璘说起。

贾似道不说,始终将“恩相”挂在嘴边的廖莹中自然会隐晦地提及此事。

在考虑接纳胡璘进入组织之前,他对胡璘进行过考察,知道胡璘的过往,也知道他去过襄阳,甚至还探听到胡璘曾登上襄阳子城,用车弩击杀蒙古将领和八牛弩之事。

拿到这些情报,廖莹中大为吃惊。

被圈内人誉为大宋半个宰相的他,常年帮衬着贾似道操持军政要务,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能用车弩精确击杀城下目标。

当他把这个情况禀报贾似道时,后者也是为之动容。那份惜才之心更加强烈,既善于经营财货,又能打仗,这莫非是上天垂怜老夫,在老夫身处困境中,赐下来的宝贝?

廖莹中赞了胡璘筹集军粮和赈灾粮的功绩,而后慨叹无法将军粮运送到襄樊,对不住那里的守城将士。说的声情并茂,一副为国为民之心可鉴日月的模样。

一开始,胡璘不知道对方突然转变话锋的用意,直到廖莹中收拾了心情,问及胡记金银铺走过临安到重庆的路线,他才意识到对方的目的。对方这是想让自己运粮去襄樊啊。

“恩相,廖先生,”胡璘看了看两人,发现两人都盯着自己,不禁苦笑摇头,“胡记金银铺当初走到是太平路,可如今连夏制帅的兵船都过不去,民船又如何能通过?”

贾似道和廖莹中对望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目中的失望。的确,水师干不了的事,怎么能指望一个商号。

不过,廖莹中还是有些不死心:“听夏贵为部下辩罪时说,那几艘运粮船是因不了解汉江水文,才遭到刘整设计俘获的。在春夏雨季之时,汉江流量大,蒙军是难以封锁江面的。”

胡璘摇头,不置可否。

在场三人其实都知道,廖莹中的这番说辞是站不住脚的。只是胡璘不能明言反对,廖莹中也必须将劝进的话说出来。

船舱里一片沉默。唯有船外湖水的浅浪低吟。

“其实,若是要突破蒙军的水面封锁,也不是不可以。”沉默了许久,胡璘缓缓开口说道。

他找了一条阻止襄樊失守的方案,且能它和贾似道的心思无缝对接在一起。

“哦?”贾、廖二人同时一喜,目光带着询问,等待胡璘仔细分说。

“胡家在明州有船,常年往返海外藩国。”胡璘开始满嘴跑火车,“近几年,东瀛岛国出现了一支军队,其水师十分强悍,若是可能,下官愿意前往说项,邀请他们为我们送粮去襄樊。”

“东瀛?”贾、廖二人对望一眼。经过短暂的沉默,贾似道开口道:“当年安史之乱,唐肃宗向回纥借兵,收复长安与洛阳……若是我们向东瀛借兵,也无不可。只是……”

贾似道没有说下去,廖莹中接下了,说道:“唐肃宗给回纥开出的条件是:克城之日,土地归唐,金帛子女归回纥。只是,这数年战乱,襄樊城内几无财帛,何以能吸引东瀛出兵?”

胡璘低头做思索状,心头却在大骂廖莹中。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妈的,老子说要借兵,你却在想襄樊没有什么可送给别人的。你这脑子里从来就没有老百姓的死活?

即使要给雇佣兵经费,难道不是中央政府出钱吗?襄樊不是大宋的领土吗?地方被围攻,中央却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一毛不拔,这是什么道理?

没有听到声响,胡璘抬头,就见贾、廖二人都盯着自己,忽然有种被相中的感觉,顿时明白二人的意思,不禁有些恼火,伸手捂着额头,半晌后,无力开口道。

“我就去跑一趟东瀛吧。和他们谈一谈。具体条件,还是等协商时再说吧。”

“如此就辛苦胡兄弟了。”廖莹中笑了起来。

贾似道也颇为高兴。

若是能请藩兵对付鞑子,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若是因此赶走鞑子,解围襄樊,他将会和十三年前解鄂州之围一样,再次成为宋国臣民中救国救民的大英雄,到时即便自己和蒙古人私定合约的丑事被蒙古人翻出来,也不会对他形成实质性的威胁了。

“此事重大。”贾似道捋着胡须,笑道:“我需在朝会上与诸公商量,请官家定夺。”

这些都是官面上的话,只要贾似道认为可行,此事就是定下来了。

胡璘拱手应道:“一切由恩相做主。”

没想到事情会有这样的进展,贾似道心中高兴,看待胡璘的目光更加欣赏。

他吩咐廖莹中几句后,起身拉着胡璘的手,走到隔壁的舱室。

那个舱室和之前谈话的地方,完全不同,装饰奢华,却自有一种高贵风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