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有争议的作战计划
儿子说的事情,让她感到不安。她从未想过会把主意打到皇宫里。可是当胡璘将自己占据整个九州,并击败东瀛政府军的事情告诉母亲后,这个可怜的女人当时就懵了。
尽管胡夫人是一介女流之辈,可是无论从她掌管胡家大小生意,还是她与自己官人朝夕相处,都让她在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同于一般的妇人。
她很清楚地知道一个朝廷命官私自养兵,视同谋反,还擅自对外兴兵,占领国外领地且做藩地自用。
此事,一旦传到临安,胡家绝对会遭受灭顶之灾。
胡夫人为此事愁苦了一夜,第二天红着眼睛告诉胡璘,这个家就他和弟弟胡珏两个嫡子男丁,当老大的干这种杀头的勾当,可不能不顾老二。
胡璘当即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母亲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终于认同了自己的行为,只是出于家族的考虑,让自己不要只图自己玩的嗨,不顾家人死活。
胡璘立刻表态,自己可以随时把胡珏带出宋国,不过弟弟在兵部当差,可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胡夫人点头咬牙说此事她会想办法,大不了让儿子干几次欺男霸女的恶事,被革了官职拉倒。
回想着母亲看着自己一副咬牙切齿恨恨的模样,胡璘心里暖洋洋的。
近三年的生活,他心中的属于前主的意识已经消失了,可是在这个世界有着胡家上下的宠爱和信任,胡璘觉得自己很幸福。
他打定主意,一旦在经济和物资上不再受困于宋国,他就将胡家整个迁到自己的领地,不让家人担惊受怕。
天上的雪花纷纷扬扬,雪花虽然鹅毛一般,但是冰橇速度极快,如脱弦箭,轻软的雪花打在脸上也是生疼。
胡璘将脸往皮裘里缩了缩,斜靠在赶橇。
他所乘坐的冰橇是一条较大的渔船改装的。套上两匹骡马就能拉着在冰上跑,为赶行程,冰橇上的两名行橇手轮流操帆。
“元帅该去休息了,”卓雄掀着船舱上皮蓬,走到胡璘身后,看着跟在船边奔跑的骏马,兴奋哈着手说道。
“这轮番拉车的办法,一天的时间能走两天多的路程,估计明天就会到宇指挥使那里了。届时,您又得忙乎了。”
在复州缴获的两千匹健马,此次正好派上用场,一架冰橇配了四匹骡马,两匹拉橇,另两匹跟随,一个时辰换一班,可以连续不间断地行驶。
“说话小声。”一个控帆的老汉压低着声音从身后传来。
“声音大了,旁边的山崖会坠冰落雪,从山上砸落下来,冲到海冰上,咱们连个转舵的时间都没有。”
卓雄闻言,连忙噤声。连转身的动作都不敢带响。
胡璘钻进船舱里,躺在卓雄焐热皮袄里休息,不一会就在呼呼的风声中迷迷乎乎的睡去。
一觉醒过来,钻出船舱,天已经大亮,眯眼看着外面被阳光照得白晃晃的冰面,胡璘问控帆的行橇人:“这是到哪里了?”
“刚刚冰橇转向东了,风力大了很多,应该在傍晚就到了。”行橇人回答道。
这一带冰面看不见城镇港口,行橇人也不知道走到哪里,只有向北和向东之间的转折点,可作参考。
“果然只要两天就到。”胡璘坐起来,抬头看向侧向的白雪连天的海岸,在朝阳光辉下熠熠生辉,岸上的老树稀疏,偶尔寒鸦从枝头飞过,比之昨日一路高山绝壁,充满生机。
黄昏时分,胡璘的冰橇挨着前面的冰橇停了下来,一个个冰橇上的人向后传话,到达婆娑府鸭绿江口,各自登岸列队。
胡璘自然不需要列队等待。
他在卓雄等亲兵的拱卫下,向队伍前方走去。
在队伍尽头,看到原本只是一片滩涂的江岸,出现了一道百余步长的护滩石坝。
踏上石坝,胡璘就看到一座围楼正在建设。
在南侧的一个土丘上,一座烽火土墩已然完成。
它和围楼一起,在地形上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钳制来自江面的来敌。
若是在围楼和土墩上安置火炮,抵挡来自江面的水军,是不成问题的。
走下石坝,胡璘看到宇文战及其属下,在肖金荣的陪同下,大步向自己迎来。
当肖金荣的前哨部队出现在鸭绿江口的时候,宇文的侦骑就发现了。
就在宇文战惊疑不定的时候,肖金荣派人上岸通知。
宇文战这才知道是自己人来了,急忙召集下属赶往码头,途中,遇见肖金荣。
得知胡璘亲率大军前来,宇文战心中大定。近一个月的焦虑紧张,一扫而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目前,宇文战所部扩到四个军。可是,持有燧发枪的还是三个军中的3000人。
虽然宇文战有了应对敌军的办法,但是当蒙古军发现去路被封后,他们一定会翻山越岭扑来,届时,就会在山地中开展野战。
一旦野战开始,聚集在一起的火枪军阵,就陷入劣势,极有可能被分散四处的蒙古兵,用手中箭矢击溃。
宇文战带着胡璘等将领前往婆娑府。
路上,他将婆娑府建设和治理的情况做了简要汇报,也汇报了秦风前往蒙古军探查传回消息。
蒙古军一日前离开连山,再过十余日,就能达到驿昌。
胡璘这才得知宇文战早在自己之前,就已经得得知蒙古人赶往高丽的消息,且安排人勘查爆破地形。
爆破?
胡璘眉梢微蹙,陷入沉思。
当天晚上,各部将领安顿好所属部队后,前往婆娑府衙参加作战参谋会议。
所有的营指挥正副使全部出席,满满挤了一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