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蒙古军要来(二)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04章蒙古军要来(二)

“我们在婆娑府和义州两个城的武备中,找到了很多火药和火器。这些火器质地粗劣,不堪使用,但是火药却可以一用。”马忠见宇文战目光带着鼓励,定了定心神,继续说道:“方才镇指挥使说将来敌困于山中,末将倒有一个主意,或可一试。”

“你的意思,是用火药?”宇文战眉头一扬,立刻知道马忠的意图。

“正是。”马忠目露兴奋之色,朗声道:“只要在蒙古军必经之路上,寻一处峭壁陡崖,用火药将其轰塌,敌军必然困于山中,纵然循着野路小径,另寻他途,也是首尾难顾,军不成军。届时,我方可以以逸待劳,守住那些道路,从容狙之。”

众将领闻言纷纷点头颔首,眼中带着赞赏。

镇娄图一拍大腿,叫了一声好后,却又蹙起了浓眉,思忖道:“好倒是好。只是炸塌山体,堵塞官道,那得多少火药,千山的山石可是硬的很呐。”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派人前往山中,堪舆山形地势。”马忠说道:“不过,这事有些危险。堪舆之人需谨防蒙古人探马游骑。”

“堪舆之人,我来安排!”宇文战笑道。

他想到的最佳人选就是秦风,既然洪文系让他去接洽蒙古人,就让他带人去做此事,万一被蒙古人的探马游骑抓住,也有验身凭证。

“不过,”宇文战盯着马忠的眼睛,“炸山之事,还需商量。若是山路断绝,日后我们又如何能进攻辽阳路呢?这样吧,明日你找几个当地人和擅长火药之人到我这里来。我们在合计合计。”

“是!”马忠起身抱拳。

“好。众将听令。”宇文战拍打扶手起身,其他将领见状也纷纷起身离座。

“具体战斗部署,还需要在摸清蒙古人兵力后,才能安排。但是你们应做、要做之事,都要做起来。今日起,全城宵禁。诸将返回本部,整顿粮草兵马,严阵以待。随时听候号令。”

“遵命!”诸将拱手,轰然应诺。

……

占领复州的第三天,胡璘在府衙议事厅内,召开会议。

众将兴致勃勃地参加这次会议,却发现胡璘和朱启明十分严肃,意识到有大事发生,只是不知道那事情,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内部。

有人开始在心里反思自己最近有没有做了什么错事,手下人有没有做了什么错事,家里人有没有做了什么错事。

“大家都传看一下这本钱粮账簿吧。”胡璘见大家都到了,示意朱启明将一个账本交到最左手座位的李达山面前,让对方看完后传递下去。

昨天拿到那本复州钱粮人口账簿时,胡璘是带着喜悦去翻看的,可是看着看着,他的满腔热心冰冷了下来。

他发现了复州城防空虚的真正原因。

复州不是不设防的城市,而是守卫的兵力基本上都调走了。

众人传阅那本账簿后,神色不一。胡璘知道他们中有人看出了问题,有人却是一头雾水,开口说道:

“自蒙古人从吞并辽地后,就施行‘移民实边’政策,向复州迁移了大量新附军,前后3批次,共3600多户,分别在于忻都察等地屯田,屯田25万多亩。复州成为了东宁府的粮仓。”

“去年十月,东宁府要复州出兵、出粮、出车辆,根据要求,我们金州也派出了一千兵丁、民夫和粮草兵甲,前往复州报到。”

“上月月底,复州准备停当,汇同盖州和海州,一共出了战兵五千,辅兵三千和粮草三万石,前往东宁府。这些,从这本账簿上,可以看出。”

“据复州降将的消息,复州军在东宁府休整后,将跟随着东宁府的军队,开拔前往高丽。”

“不管这支部队的目的是什么。前往高丽,婆娑府就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也是军需补给的重镇。”

“今日,我召集大家来,就是告诉你们,我准备吃掉它!”胡璘说着话,一巴掌拍打在扶手上,显示了战斗的决心。

原来如此!

议事厅内顿时情绪高涨起来。胡璘在军事制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一项激励制度,即军功奖励制。

复州之战,肖金荣和朱启明所部从上到下都受到了银钱奖赏和土地奖励,其他没有作战任务的士兵就急红了眼。

没想到紧接着又有战事,议事厅内立刻听到一阵嘿嘿傻笑和摩拳擦掌的声音。

胡璘很欣慰大家闻战欣喜的心情,等待厅内气氛稍稍冷静,继续道:

“目前,我们只知道复州有五千战兵,而盖州和海州,再加上东宁府,一共出兵多少,具体不知。不过,据复州签军反映的情况,盖州和海州合计在一起,战兵应有四、五千,而东宁府是辽东路首府,驻军多一些,估摸会分出战兵七、八千。算辅兵,这种部队可战之兵将会超过三万。”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从账簿上支出的钱粮的时间来看,他们离开复州已经有一个月,他们北上途经盖州、海州,最后到达东宁府。在东宁府休整的时间,应该是半个月左右。也就是说那支部队十天前就从东宁府出发上路了。”

胡璘离开座位,走到身后的巨大的辽东舆图前,手持一根细长木棍在这支部队的行军路上推移着,然后停在路线中间一个叫做连山的驿站。

“按照车马在山中冰雪行走的速度。这支部队会花二十天左右到达了连山驿。连山、汤站至驿昌,这段路约两百三四十里路程,在这个时节,带着辎重粮草,在曲折山路行军,怎么也得走个大半个月才能达到婆娑府。这样算来,留给我们的时间差不多二十天。”

“此战,我并不打算倾巢而出,除了炮兵全部归队外,各部在开矿、建港口上的兵力,依旧留下来搞建设。复州新占,朱启明就驻防在那里。肖金荣的一个军和我的卫戍军,共计一万五千人前往婆娑府。”

“另外,朱启明部的所有火炮和炮兵,都暂时调至肖金荣部,供其使用。”

胡璘扫了垂头丧气的朱启明一眼,笑道:“此次启明以冰橇沿渤海边缘行军,既快又稳。李知州不妨再造些运兵冰橇,我军可以沿着黄海边缘冰路,赶往婆娑府,虽然海岸线曲折,但是比陆路追赶快上很多,四、五日应能到达婆娑府。”

李达山点头领命,运军之法,朱启明偷袭复州之时,就和他商量过,若要在敌人未发觉之前赶到婆娑府,抢占有利隘口,只是走此一途。

略一思索,李达山说道:“临时砍伐树木制造冰橇,倒是很费一些时间,如若向全城征用渔船和门板,让工匠们连夜改装,两三天就能完成运兵冰橇制作。”

“好。”胡璘抚掌笑道。

如何用渔船和门板改装成冰橇,胡璘没有去问,这些具体的活,问多了显得自己无知。

胡璘只是叮嘱李达山征用时,多给百姓银钱,不准强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