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文雅公子的面皮之下
石井太郎双臂反缚,跪在地上,低头不语。胡璘没有逼迫对方,继续说道:“当年,你们落难临安,他靠着你摆摊度日。据他自己讲,那段日子你们在临安四处求助无门,过的甚是狼狈无助。后来,我和他结识。我将你们带进家中……”
说到此,胡璘心中陡然涌出一股杀机。
他突然意识到佐佐木泰清非死不可!
因为对方知道自己家住哪里!
若是他狗急跳墙,派出一、两个忍者,绝对能在一夜间将自己在临安的一家人屠尽。
对方即便不派忍者去刺杀,只是将自己的父母妻儿劫持为人质,也是他不能承受的。
再者,他可以把自己在九州干的一切,在临安大肆宣扬,届时来自赵宋朝廷的打击,也是胡璘一家受不了的。
妈的,自己怎么就亲手制造出这样一个祸害呢!
胡璘恨得都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当下,他招手铁塔儿,让他立刻带一个都的士兵回临安,同时联络李飞扬,和他的人一起保护胡家上下。
铁塔儿一直跟随在胡璘左右,知道佐佐木泰清在临安胡宅住过,见胡璘如此一说,顿时也是脸色大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得令后,他转身就要走,却又被胡璘喊住。
胡璘飞快地说了几个名字,让他把这几人带去临安,就住在自己宅子周围。
由于心中焦急,所以胡璘没有回避在场之人就下达命令。
前田光闻言,目光森然地盯着石井太郎的后背,握着刀的手,骤然绷紧。
石井太郎则吃惊地看向胡璘。一闪念之间,他意识到胡璘的担忧,脸色惨白。
十天前,当佐佐木泰清在密室里给石井太郎下达的任务时,石井太郎就大为吃惊。
尽管佐佐木泰清拿出对幕府的君臣大义和眼泪,逼迫他接受刺杀胡璘的任务,但是他在宋国生活了几年,受到了儒家价值观的洗礼,他知道佐佐木所托之事,违背了做人的准则。
而且,信西满和佐佐木的那次谈话,被他听到了。主公暗害胡璘金银铺秦风之事,令其震惊,继而愤怒。
此前,他还得知主公将帮助他消灭前家主本队的魏衡军坑害在海中。
如今居然让自己去刺杀胡璘!
石井太郎对佐佐木泰清的反感越来越重,但是他是一名家臣,主公的命令他必须执行。
前往太宰府的路上,石井太郎咬牙在脑中一遍遍回放佐佐木泰清所说的君臣大义,坚定刺杀信念。
然而,当他一脚踏入博多的土地后,那些盘旋在脑海中的大义,突然变得苍白无力。
他的眼睛所看到的,是九州百姓喜气洋洋的面孔,和对胡璘交口的赞美。
石井太郎出身卑贱,他深深知道底层百姓的疾苦,可他并不知道那些疾苦的根源在哪里。
直到胡璘收回那些贵族和地主的土地,重新施行“班田收授法”,将土地分给百姓时,他才意识到百姓的疾苦是如何造成的。
虽然,在听到佐佐木泰清和其他贵族交谈时,对胡璘的政策冷言斥责,但是他知道,胡璘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却是在为百姓造福。
难道要杀了胡璘,让那些刚刚得到土地的百姓重新失去土地?
难道让那些失去土地的人,回归到生死线上,不得不将儿女卖给贵族做奴隶,如同父母当初卖了自己一样?
主公口中的君臣大义下,只会给百姓带来苦难,它真的有必要存在吗?
不能!
他的良心告诉她,自己不能杀了胡璘,不能毁了这些老百姓的生活。!
但是,他作为家臣,他也有自己的道!
若是不能执行主公的命令,自己也只有一死了之。
可是,自己死了。主公若是再派被人来刺杀胡璘,这该如何是好?
石井太郎六岁时就被卖到佐佐木家,然后被送出去学习剑术,吃遍了平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折磨。
而他被灌输的生命目的只有一个,为主人效死!
他的生命意义就是为另一个人赴死。
如果,石井太郎没有跟随佐佐木泰清去宋国,他就不会产生质疑自己的生存意义。
可是在宋国漂泊了数年,他看到了很多,才意识到那种将自己的生命交到别人的手中,是多么大的悲哀。
在临安期间,他发现那里没有奴隶。
在胡宅生活的几个月里,他发现主家和仆人的关系说是主仆,其实更像是雇佣关系。
主人对仆人是和善的,仆人对主人也是尊敬的。
主人没有权利掌管仆人的生死,甚至主人还允许仆人的孩子跟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读书。
这一切的见识,对石井太郎的人生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虽然,他的行为上,依然恪守着家臣的律条,但是他的内心,对自己的人生意义有了别的认识,对自己的生命,也渴望有其他的选择。
正是这种认识和渴望,挽救了他的性命。
他没有携带武器,潜伏到太宰府内院,躲在屋檐下偷听屋内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