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军器厂的巨大仓库
在接见日莲之前,胡璘就意识到对方这一要求,但是胡璘却觉得不能让对方得逞。一国之教,牵涉甚广。
一旦确立,若是甘愿雌伏于皇权之下,固然大家都好,可是一旦对方有了野性,那么对皇权,乃至对于国家,都是一个难以摆脱的噩梦。
这一点,西方没有看出,因此爆发灾难沉重的宗教战争。
但是中国的先贤们早就预料到。中国历朝历代的汉人统治者,没有授予任何宗教以国教的名头,顶多给你一个国师的称号,至于你死后,你的继任者能否继续当国师,就要看皇帝的心情。
听到胡璘愿意给自己国师的名号,并将自己在镰仓结草庵封为皇家寺院,日莲大喜过望。
他不顾虚弱的身体,颤颤巍巍地从蒲团上起身,走到胡璘对面,伏地大拜,弄得胡璘心中一惊。
他赶快在脑中检查自己给出的条件,没发现了纰漏啊,怎么这病殃殃的和尚一副喜极而泣的样子。
原来,是胡璘自己想差了。
所谓国教并不是西方政教一体,而是由国家确立的、在本国具有高于其它宗教地位的宗教。
尊奉日莲为国师,将结草庵奉为皇家寺院,其实就是将日莲宗立为国教的具体体现。
听闻胡璘和日莲宗主达成一致,在天满宫外面等候的津田美绪、于幽然、夕雾和石川葵姬都惊喜万分,向日莲行礼恭贺后,又向胡璘行礼答谢。
给个名头就将日莲宗收为己用,胡璘也十分高兴。
为了让日莲看到切实的合作效益,胡璘当下颁布命令,允许日莲宗按照规定人均土地份额,购置土地,允许日莲宗在治下各郡,成立讲坛,宣扬日莲宗教义。
胡璘没有宣布取缔其他宗教,但是当初在土地入库重新分配的时候,寺庙里的土地也一并被收回,没有了土地的寺庙,立刻树倒猢狲散。如今,胡璘允许日莲宗置地,无疑是给了日莲宗一家独大的政策。
不过,胡璘紧接着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日莲宗必须遵守太宰府的一切政令,尤其是不得在公学和军中传播教义。
对此,日莲欣然应允。
……
处理完战后事宜,胡璘终于可以将目光从东瀛事务上移开,专心发展火器军。
一直以来,胡璘始终认为真正的敌人只有忽必烈。
面对彪悍到爆的蒙古人,如何利用脑子里的知识找出一个超时代的武器已经成了他的日常工作。
凡是有一点点远程攻击对手的希望,他就绝不会让手下人冲上去和别人肉搏。
可是现在远程武器的产量还是太少了。
有了热武器,胡璘就向自己的目标跨出了一大步。
但是,产量太低。依然达不到他的军事意图。
他需要加大军备生产,而在九州,除了有大量硫磺外,其他的近乎所有的军备物资,都不充足。
例如铁矿虽然东瀛的铁矿石优质,却产量很少,供不应求。
另外,炼钢需要焦炭。而东瀛缺乏煤炭,限制了焦炭的生产和供应。
此外,还有修筑高炉的耐火砖所需要的专门的泥土。
九州的先天资源不足,制约了军备扩大生产,
这些紧缺的物资都需要从大陆海运上岛。这也逼着胡璘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
建立一支能够跨海作战的水军,是势在必行之事。
不掌握海权,九州的一切战略物资供给,随时会被敌人切断。
若是航线和港口被敌人的舰船封锁,那就等于眼睁睁看着敌人将屠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割与不割全看敌人心情。
那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太要命了,胡璘可不想体验。
若是坚持和蒙古人一决高下的战略目标,胡璘就更要发展水军。
相比于南宋和日后蒙古动辄上千的战船,胡璘现在就是一个穷光蛋。
然而,将军炮的出现,给了胡璘极大的自信。
他觉得,如果自己在兵船数量上不可能平衡敌我力量,那么只有在火力上压倒对方。
只要火炮上舰。大陆海疆就是自家的游泳池。
火炮上船,不是一件很快就能实现的事情。
在十八世纪,一艘英国木质战船,船舷两侧就各有两排炮门,分别安置在上下两层炮甲板上。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上层甲板每边搭载轻型炮12至14门,下层甲板每边搭载重型炮12至13门,再加上露天甲板上搭载的小炮,一艘船的舷侧共搭载火炮64到80不等。
虽然说大英帝国的那种战舰出现在五个世纪之后,但是一想到自己无法达到那种配制,胡璘就觉得自己这个智能化专业的教授很失败,这是对他学识的侮辱。
他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大量生产将军炮。
造炮需要钢铁。这又回到了之前的资源不足的问题。
生产一吨钢,需要消耗近两吨优质铁矿石和大半吨焦炭。胡璘现在造炮用的铁矿,都是来自九州各地矿区。
可是若想成立一支上规模的水军,钢铁不足就成了勒住炮兵壮大的绳索。
出云有铁,但是目前,出云的铁矿不可能为己所用。
通过对佐佐木基俊及其属下俘虏的审讯,胡璘已经确认秦风和魏衡所部都是遭到了佐佐木泰清的毒手,心中愤怒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