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周防滩海战(二)
火油弹和车弩对船只的破坏性,是不一样的。车弩会撕裂木船,未必会击沉,但是被火油弹击中而燃烧的船只,无一例外船毁人亡。
“咚……!”
发射第一发火油弹的是左舷炮长的炮位。
炮长一般都是最厉害的炮手,也是定下炮队射距和射角的标杆。
只要他们打中了,后面的炮手照着既定的角度和控弦的尺度,基本也就命中了。
炮长发射了第一发火油弹后,其他的炮车也拉弦发射。顿时,漫天飞起了带着点燃火绳的陶罐。
当即,又有几个陶罐在数艘船只头顶凌空爆炸,燃烧的火油扑向下方避之不及的船只。
从爆裂陶罐中溅射出来的、被引燃的黑色粘稠的火油,一片片向下覆盖而去,沾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燃起一团团灼热的火焰。
甲板上那些几乎没有防护的足轻瞬间被火焰吞噬。
只要被火油的火焰粘上,无论如何拍打都扑灭不掉,唯有带着一身火苗往海里跳,才能避免被火焰烧死。
纷飞的陶罐有不少掉入海水里,没有爆炸。
但是只要有一枚靠近船只上空爆炸,下方的船只基本上陷入一片火海中。
“砰砰砰……!”
“咚咚咚……!”
“啊……!”
“啊……!”
随着打头的福船车弩和炮车先后开火,后面的战船先后寻找到各自的目标。
刹那间,枪弩和火油弹掠过空气时发出的呼呼响声,和射中目标和凌空爆炸的轰隆声,以及来自幕府联军船只的惊慌和凄厉的惨叫声,搅成了一团杂乱而令人心惊的战曲。
第一次上战场的九州水兵们,看到眼前的支离破碎的场景,听到在生死间求活的惨叫,都感觉到头皮一阵阵发紧。
不过,杀戮的快感也激发了他们心中的野性,他们瞪着眼珠子,凭借着平常训练的肌肉记忆,以更快的速度装弹、瞄准、发射。
虽然进入上风区域,降下了风帆,但是船只行驶的惯性依然很强,双方船队交错的时间,只有数十秒。
九州水师的弩手和炮手,发射了两拨枪弹后,便和第一目标错过,接近第二目标。
在九州水师操帆手和舵工的刻意控制下,交战双方的距离大约百米。
幕府联军的弓箭手射出的弓箭经海风一吹,全部偏离了方向,大半掉进了海里,即便射中水师的战船,或者士兵,也都晃晃悠悠,没有了力道。
这种情况让九州水师的官兵安心下来。
百米,成为了他们攻击对方的安全距离。
这个距离对于车弩和炮车而言,实在不算远。
经过初次交战的短暂紧张后,水师士兵的心态逐渐稳定下来,枪弹打击目标的命中率大大提高。
联军的船只只要被枪弹击中一发,基本已经看不到在甲板上有站着的人了。
真正被射中而死的,倒没多少,他们基本上是被吓得跳入海水里去了。
面对车弩和火油弹这类远距离武器,还没有水军建制的东瀛部队,基本上算是处于部落状态,手里拿着一把长弓和长刀就算主力的敌人。
这种乘坐在运兵船上的士兵,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抵御来自海面战船的进攻。
船只一旦被击碎,甲板一旦成了火海,留给他们的只有一条路,就是跳海。
至于船,爱咋办咋办吧。
面对未知事物,人类总是很脆弱的。
此时,是十月的季节,纵然水性极好,落入海中不被及时救起,身体也会因为海水寒冷,失去温度而陷入昏迷,最终还是落个溺水而亡的结局。
但是在车弩的猛火油的打击下,没有人会考虑跳海之后的结局。
战斗才一开始,战局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为首福船的纲首名叫方金鹤,三十出头的年纪,其貌不扬,皮肤微黑,身材瘦小,典型的闽南人相貌。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此人原本是广州沿海制置司的一名都统,前两年,杀人获罪后被去官关押。
陈来生得知后,花钱打点救出此人,送至明州,由王汝斌带到九州松山港。
组建水师的时候,彭天旭检验了方金鹤操练战船的本事,对其娴熟的船舶驾驶和指挥作战的战术技能,十分欣赏,向胡璘申请,让其成为自己的副手。
如今让他作为先锋出战,果然打出了威风。
方金鹤的海战经验其实比彭天旭还多,什么样的船值得去用车弩和炮车去射去炸,什么样的船根本不值发射枪弹,他都算计得很清楚。
击毁了对方几艘形体稍大的船只后,身躯庞大的福船在他指挥下,就像是一台海中推土机,放弃远距离攻击,顺着风力在联军水军中划了一个漂亮的半弧后,后面剩下的就是一海面的碎木头了。
附近零零散散的小木船即便没有被撞翻,也被战舰的尾流冲得在海面上来回转圈,成了后面战舰的撞击目标。
只是行驶在队伍最后面的几艘沙船啥也没捞到,船上的纲首只好让士兵练一练在摇晃的甲板上射箭的功夫。
联军后方的船只见势不妙,开始转向,准备逃跑,但是手臂划桨,哪里比得上蓄积风力已久、惯性巨大的福船,即便使尽吃奶的力气,也没有了机会。
“妈的!这哪里是打仗啊?简直是实弹训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