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嘴炮一时爽(一)
张文星的汇报是胡璘最关注的,因为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燧发枪和将军炮能否形成有效战力,就要看军器厂的火器产量了。“开炉首月,燧发枪产量是一百杆,火炮八门。上个月,工匠渐渐熟练了各道工序,能月产三百杆燧发枪。火炮十二门。定装火药的月产量也提高了很多,火枪弹药月产一万发左右,火炮弹药月产两百左右。”
“火枪坊、火炮坊和火药坊的工匠各是多少?”胡璘皱眉问道。这个产量太少,在战场上无法形成压倒性战力。
“枪械坊工匠六十五人,火炮厂工匠三十七人,火药厂工匠一百八十人。”
“不够。胡明成,你在军器厂扩建后,配合张文星,把我这次带来的工匠充实到军器厂中,扩建后,火枪要月产要超过五百杆,火炮月产要超过二十门,火药产量都要翻倍增长。”
胡明成闻言和张文星相视一眼,点头答应。如果作坊和工匠的数量增加了,增产倒不是不能做到的。
张文星继续介绍其他武器生产,胡璘听闻有沿头盔和板甲产量后,也要求增量生产。同时要求庄大志加大生铁和焦炭的进口力度。庄大志闻言,露出一脸苦笑,却也没有反对。
随后宇文战、鲍钺士以及朱启明等人分别介绍所属部队的训练情况。
彭天旭介绍了水军建设和训练,提出船只的改造工作已经完成,可以安排火炮上船,但是火炮和炮手得胡璘亲自调度。
胡璘当即开始部署火炮上船和炮手随炮入列水军之事,刚刚部署完毕,就听见亲兵门外禀报,谢国明求见。
胡璘闻言,挥挥手让其在门外等待,继续安排各项部署和任务。
半个时辰后,诸事完毕,他才召见谢国明。
白发苍苍的谢国明杵着拐棍走进议事厅,看到大厅中央尽头,一个青年高坐上首,分坐两边高椅上的都是身着宋人服饰的男子,并非东瀛人跪坐在地板上,微微一愣,随即恢复神情,来到胡璘面前,微微拱手道:“不知首座如何称呼,老朽谢国明斗胆拜见。”
谢国明六七十岁模样,虽然拿着拐棍,但是气色红润,声音洪亮,口齿清晰。
一开口的这句话十分讲究。先问如何称呼胡璘。
如果胡璘说自己在宋廷的官职吧,则被对方抓住把柄,一国臣子占领另一国的土地,却没有本国皇帝的许可,擅动刀兵,则视为谋逆。
若是有宋廷皇帝的许可,却没有发送国书给东瀛,声张出兵事由,则是不宣而战,视为不义。
胡璘盯着谢国明嘴唇上方那个绿豆大的痦子,忽然指了指对方的位置,让人给对方搬来椅子,然后嘿嘿笑道。
“我的手下都称呼为我小官人,谢老先生就如此称呼吧。”
说罢,他上下打量谢国明的衣服,啧啧叹道:“这身直垂的大袴,做工精致,穿着得体,若不是谢先生一口临安口音的汉话,我还以为你是东瀛人。”
谢国明看着那张搬来的椅子放在胡璘正对面(下手座位),微微皱眉,耳中听得对方话语,闻言面色一滞,摇头苦笑道:“小官人说笑了,老朽站着说话便好。”说着话,转头看看两侧端坐的众人。
“他们都是我的心腹属下,你我所言没有忌讳。”胡璘朗声说道:“听说你找过我两次,今日再次前来,不知所谓何事?”
谢国明面有踌躇之色,最后叹了一口气,似是下定决心一般,又冲胡璘深深一鞠。
胡璘看着白发苍苍的谢国明,见其为北条时宗做说客,还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心中渐生怒意,便不再说话,看着对方如何表演。
谢国明直起身来,看向胡璘,声音低缓说道:“小官人年轻轻轻,就有如此武功,的确令人钦佩,然而,官人远道而来,毫无缘由,便起刀兵,实在唐突。”
谢国明面露惋惜之色,如同一个熟识的老人看到迷途的青年,开始循循善诱地劝解。
“自汉唐以来,汉人皆与东瀛为善。时至大宋,亦兴仁善之政,威服四海,教化万方,和东瀛诸岛和睦相处,并无仇怨,从未以刀兵相见。此次小官人妄动干戈,涂炭东瀛百姓生灵,恐怕会毁了我大宋汉家仁德之名啊!”
胡璘抿了抿嘴,抬头看向屋顶,像是极严肃的思考着,凝神想了想,低头平视说道:“听起来,谢老先生说的在理。不过细想起来,又觉得不对味。”
“哦?敢问小官人,老朽所言错在何处?”
谢国明见胡璘受了自己的指责,并不恼怒,心头反倒暗喜,只要对方不是愣头青,自己必能说服于他,不过见他摇头,又有些不解。
自从独尊儒术以来,汉人各朝代都对外都崇尚施行王道,教化四方,将圣人之仁推广开来,广施仁治。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谢国明不认为自己说的皇皇大道有何不妥之处。
“大宋威服四海?这……从何说起,又何曾听说过?”胡璘看看两侧的文武属下,翘起二郎腿,手掌轻轻拍打着扶手,讥诮道。
“自太祖之后,大宋对外作战,屡战屡败。对西夏,有定川寨之败、三川口之败、川西口之败。对辽战争更是一败再败,最后打了胜仗,还签了澶渊之盟,我就搞不懂。这大宋上下都是一群猪不成?打赢了还赔款?这也叫威服四海?”
胡璘说出此言,谢国明眉头不禁紧紧皱起。
胡璘根本不去理会对方的脸色,继续冷笑说道:“对于金人,大宋更是没有丝毫还手之力。靖康之耻怎么来到?坚固的汴梁城成了摆设?大小两个皇帝居然自己跑出城,到金人的军营里和谈,去了就被金人关了起来,然后号召全城不要抵抗,投降!还搜刮城中数千年轻女子送给金人!”
“真他妈的,连一群猪都不如!猪被杀之前,还知道乱拱乱窜!可是你说的威服四海的赵宋皇帝居然一个个地往铡刀下面去钻。自己钻也就罢了,还将一窝猪崽也送到敌人!”
胡璘脸色阴沉,语气陡然不善:“赵宋出了两个蠢货,还不满足,不断地生出一个又一个的蠢货!”
说话间,他放下腿,直起腰。
他觉得心中突然有一股火气,翘腿屈腰不得舒张,甚是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