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忍者前田光
洗三之后,因嫡孙诞生而热闹的胡宅,依旧没有安歇下来。首先是胡贵嫔听说胡璘生了儿子,向官家请了恩旨,以她的名义让宫中宦官送来了大量贺仪。
这些贺仪并非只是赏给婴儿的。除了婴儿的外,胡璘和谢灵薇以及蝶儿都有一份,就连胡显祖和胡王氏也不曾遗漏,算得上是恩泽均沾。
胡璘得了宫制锦袍一件,全套步人甲一副,玉带一条,铜锤一柄;
谢灵薇得了宫制新衣三套,绣鹤氅一件,白貂皮大氅一件,御制轻烟翰墨两方,宫制狼毫笔十支,珠花两盒,纹样缎面五匹;
蝶儿得了宫制新衣三套,金银项圈二个,金银锞两对,珠花一盒;
婴儿得了金银项圈二个,“笔锭如意”金锞十锭,“吉庆有鱼”银锞十锭,金银压胜钱各百枚,宫制小衣五套。
胡显祖和胡王氏得了一座翡翠小佛像、一串紫檀手串、珠花两盒、御制轻烟翰墨两方、两部新书,以及一些铸造精致的金银钱和数匹纹样缎面。
得了赏赐后,胡显祖和胡璘要去宫里谢恩。
从准备到成行到结束,一番折腾下来,用了两天时间。
接下来七八天,是迎接各处亲友和同僚的道贺,每天少则三四拨人,多则十多拨人。
一连数日,宴请答谢,弄的胡璘神疲力倦。
当胡璘疲于应付各处人情往来的时候,那珂川军器厂的九项工程已经先后建成。
耐火砖坊最先开工,半月之后一座高炉拔地而起,利用水流落差而修建的水车驱动的一台水车和两台鼓风机,也同步建好。
在修建高炉的空档,王振宝带着几名“隐庄”少年按照胡璘绘制的炼钢炉,根据图纸上的尺寸,制作出数量众多的构件模范,并开始浇筑。
他们要做好准备,以备胡璘回到九州后,可以立刻组装。
朱启明和任长风则带工匠学习前装式燧发枪的设计和制作图纸,制作出多个模型。
通过模型,教授那些制作过突火枪的工匠、理解和消化燧发枪的设计思想和制作工序。
上井石久的码头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张文星和袁淳将丰前的铸炮所里的全部家当,搬到军器厂崭新的火炮坊,开始按照胡璘的铣床和枪钻的图纸,开始学习,消化,建模。
按照胡璘的要求,王汝斌在宋国盘下了五家焦炭作坊。
每月大概能供应十吨的量。加上市面上购买的,一个月二十吨应该没问题。
八月份,王汝斌派人从宋国运了两趟焦炭过来,共计二十吨。
村前泾督促着铁矿石和生铁从“三前”各矿区起运,经过水路,运抵军器厂的沿河码头,入库备用。
这些都会在胡璘回来之后,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军工大生产之中。
临安这边,空闲时,胡璘在李飞扬的陪同下,视察了临安周边的几处盘口,还去了天目山下的“隐庄”,给那里的少年们授课,并继续确立他们的“三观”。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眨眼,到了胡宗武满月的日子。
胡璘回到城里,一家人热热闹闹给孩子过了“满月”。
在临安城外,胡璘又看到了大量流民。曾经做过的事情,又来了一遍。
临安知府潜说友对胡璘收留流民的做法,有些诧异。
不过,能把这些人从自己的地盘上清理干净,他也懒得去管这些人的去向,依旧是吩咐水门码头的人特事特办。
九月,胡璘再次向太仆寺申请外出购马。
太仆寺正被胡璘的如此敬业的工作精神而感动。
他再次批给胡指挥使十万铜钱,希望对方快去快回,若事有不协,不必勉强。
有胡璘和胡记金银铺的帮助,太仆寺正最近一年的工作考核十分靓丽,只是上次有四十人,遭遇强人袭击而亡,让他对胡璘的安全感到担心。
胡璘自然神色慷慨表示购马渠道已经打通,且那些强人在上次战斗中尽数被杀,不会再有安全问题。
所以,此次他只带了上次跟自己返回的三十人起锚出海。
看着三十名禁军一脸喜气洋洋的模样,完全没有深入龙潭虎穴的怨气和戾气,太仆寺正有些不明所以。
不过想到这帮家伙跟着胡璘后面,捞的油水应该不少,多到连生死都没当回事,他也就不去管了。要手下效命,没有好处,谁愿意呢。
胡璘和宇文战等人,带着流民、兵甲、布匹和铜钱等物资,再次离开临安,返回博多。此次,“隐庄”两百多名少年男女全部随行。
到达博多后,胡璘没有去太宰府,而是换乘沙船直接去了那珂川军器厂。
将“隐庄”的少年们安顿在新建的“隐庄”后,他带着闻风而来的部下,视察军器厂的建设。
花了十多天时间,胡璘将冶铁坊的炼钢炉和设备制作坊里的车床装备好,并监督着第一炉和首批车床生产完成后,又动身前往丰前小仓城。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惟康纯子身怀六甲,自从发兵太宰府后,就没见到。胡璘心中十分牵挂。在军器厂听取钱超等人工作汇报后,他便动身前往丰前。
在小仓城外,胡璘遇见了一名面容阴鸷的东瀛人。
那人骑在马上,只是扫过来一眼,就令铁塔儿和宇文战大卫紧张,抽出腰间太刀和弩弓,却被胡璘拦下来。
胡璘认识那人。他是惟康纯子从娘家带到丰前的家将,名叫前田光。
去年,攻占小仓城的时候,此人恰好出海,待到他回来后,胡璘和惟康纯子已经好的如胶似漆。
第一次看到前田光,胡璘就觉得对方极为危险,那双冷酷的目光,仿佛浸在冰水里,散发出寒冷的光泽。
如果说胡璘之前看过的眼神也有冷酷,但至少也还算是人类的情感的一种,可是前田光的目光,却仿佛连一丝人性都再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