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攻打太宰府(一)
宋咸淳四年(1268年)六月初七,下午三点,胡璘带领两艘福船到达丰前松山港。当胡璘出现在船舷的时候,码头上突然响起一声高亢的吼叫:“恭迎守护大人!”
随后,便是哗啦啦一大片甲胄碰触的声音。
一个方阵的士卒齐齐单膝触地,双手抱拳过顶,齐声高呼。
“恭迎守护大人!”
众人山呼,如同狂涛拍岸,震慑人心。
胡璘俯身看着码头上身负重甲的卫戍营,心潮澎湃。
五百人不多,集合在并不宽阔的码头上,却有山一般的气势。
队列里整齐肃穆,没有一士兵说话,更是没有一人左摇右晃,只有如铠甲铁片一般冷肃的杀气。
胡璘含笑看着卫戍营的士兵,微微抬手,口中说出了一个字。
那个字,力量虽大,但港口风大,下面听不清楚。
全身披挂的铁塔儿,跨前一步,扯着嗓门,将胡璘的话,重新大喊道。
“起——!”
码头上单膝行礼的种喜儿闻言,随即吼道:“谢守护大人!”
身后士卒山呼“谢守护大人”后,跟随着种喜儿“哗”的起立,动作整齐,如同一人,军威森严。
除了种喜儿的卫戍营外,惟康纯子、钱超、鲍钺士、彭天旭、朱启明、任长风、袁淳、许儒、李世昌、庄大志、村前泾和上井石久等人,都到港口迎接。
惟康纯子身穿一件华丽长袍正装,紫白相间,清新高洁,高高绾起的发髻间,插着黄金凤钗和珠花,十分贵气,在那些粗汉前,极为醒目。
看到胡璘率队走下跳板,惟康纯子紧走几步,在胡璘身前三米处止住。
身后的两名侍女急忙将一面芦席铺在她身前,然后后退,跟着惟康纯子下跪,行匍匐大礼。
看到纯子伏下身子的动作缓慢,胡璘猛然想起对方也有孕在身,连忙疾步上前,托起对方手臂。
触手温软,一阵幽香扑鼻,胡璘笑着看去,就看到两处玉雕雪堆般的半截酥胸,从低垂宽大衽领里,如一道白光晃过。
惊得胡璘手指不禁微颤,再看那张抬起的脸,下巴尖俏,秀鼻高挺,桃腮粉嫩,媚眼如丝……
胡璘忽然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要化进水中一般,连忙定了定心神,手掌微微用力托起对方后放下,笑了笑,便越过她,走向她身后的那些将领面前。
躬身等待的钱超等人见到胡璘走来,连忙拱手行礼。
胡璘哈哈大笑,一一拱手回礼,然后和这些下属逐一见礼,拍打着他们的肩膀,和每个人都说了一些话,无非是“辛苦了”,“晒黑了”之类,如同老友般的热络寒暄。
众人对胡璘也是极为恭敬,恭敬中也有真心的佩服。
那些佩服是来自胡璘对丰前的社会管理和生产规划,以及编订的军事训练大纲。
虽然胡璘回去大陆近三个月,但是丰前在胡璘的安排和部署下,发展一天好过一天。
就拿身前这松山港来说。
两个月前,松山港扩建,和港口商贸区的建设已经完成。
大量的宋商已经入驻,来往船只日渐增多,商铺繁华,物质丰富,酒楼客栈林立,已经有了取代博多港的趋势。
丰前国内,农田已经分割整齐,归入各郡各村,如今只要出城走到田头,就能看到那些肩头荷锄、且行且歌的农夫。
他们哼唱着芜词俚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安逸而祥和。
路面上田埂里,几乎看不到跟随父母在田地里爬行奔跑的孩子了,每个郡都有公学。
只要经过那些公学,入耳的都是清脆稚气的诵读声。
若是放学遇到他们,就能看到一些年岁不大的孩子,在一些宋人带领下,走出公学。
孩子们排成队列,恭敬地向师长鞠躬,童声清脆。
师长也是作揖回礼,叮嘱着“尽快回家,不要去河塘边玩耍”之类的话语。
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风气祥和,丰前的盗贼也几乎绝迹。
各郡的都有军队驻防。那些军队除了日常列队训练和技战术操练外,还轮流在郡、村巡逻。
在那些少年将领的带领下,军队从不扰民,反倒是经常帮有困难的家庭,给残障孤寡家庭,挑水劈柴。
这种行为不禁令当地的土著咋舌,即便一些宋人也觉得不可思议。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有和那些士卒混熟的人,便询问此事,被告知这是将官吩咐的,“兵无民不坚,民无兵不固”,当兵的要和老百姓如鱼如水,相互和睦。
当鲍钺士和彭天旭等人,就此事和钱超、许儒说起此事。
二人感叹说,昔日李世民的军队不仅仅不劫掠百姓,他们还救济百姓。
并引经据典说道,一次行军,看到道路两边挂满苹果的果树,李世民下达了“苹果非买不食”的命令。
他的仁义之师的名声远扬,赢得了民心,开创一代霸业。
钱超和许儒所言,令鲍钺士和彭天旭等人微惊,随后均从各自眼中看到喜色,心中都闪现出令人血脉贲张的四个字——从龙之臣!
……
宋咸淳四年(1268年)六月十五日清晨。松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