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战后授勋
解决了制硝的问题,就是解决了无限量使用火药的问题,就是扫平了火炮和燧发枪大规模使用的瓶颈,也算间接减轻了胡璘兵源不足的压力。在这个时代,火药可是金贵的战略物资。
即便是火药生产大户宋国,火药产量严重依赖于从东瀛进口的硫磺,也不能敞开生产火药。
“十个硝坑不行。要挖更多的硝坑。火炮发射一次要装药一斤以上。十个硝坑一个月产的硝,还不够打六十发炮弹。一次战斗都未必够用。”
胡璘目光灼灼地盯着崔猛,“我命你掌管制硝事务,等同营级的千户职。现在还没到春播,不需要粪肥,你要把丰前所有的人畜尿粪都利用起来,全部用来制硝。”
“至于人力物力,如何修建制硝的池子……我让鲍钺士和村前泾配合你,有什么需要,你只管向他俩提。另外,制硝之法也要保密,不要让其他人知晓。”
困扰火药生产的硝,如此轻松解决,令胡璘对宋人的智慧由衷地赞赏。
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试验,火炮铸造所终于制造出一切指标都达到胡璘要求的产品。
新鲜出炉的拿破仑炮,炮管长1米6,口径约12公分,炮身重600公斤,全重(炮身、炮架加上车轮)重超800公斤。
匹配的炮弹5公斤,一发火药用量1.3斤。
在射距上,实心弹平射约1200米,霰弹约350米。
对于胡璘而言,第一门拿破仑炮诞生,是比打败太宰府军队更重要的大事。
三天后,胡璘在小仓城的南城门,举行了极为隆重的战后授勋仪式。
在抵御藤原和大友家的战斗中立功的、受伤的士兵,以及战死士兵的家属,都被请到了台上,由胡璘亲自颁发勋章和抚恤金。
授勋的那天,小仓城外围满了各郡的百姓。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头。
战后嘉奖在小仓军内部已经通报过了,但是授勋却要在公开场合进行。
此举一是在小仓军内部树立起军人的英誉感,二是通过这一行为向世人彰显小仓军的赫赫武功。
丰前的百姓大多没有见识过守护大人,更对守护大人颁发勋章之事感到好奇。
当他们看到身穿一身火红色嵌金扎丝胴具足的胡璘,站立在高台上,将一枚枚金质和银质的勋章,别在登台将官和士兵的胸前,纷纷爆发出一片叫好声。
台下女子的目光,更多地落在胡璘英俊的脸上,脸红心跳地兴奋议论着。
授勋结束后,胡璘宣布另外接受表彰的集体——火炮铸造所。
除了张文星和崔猛授千户衔外,其他人员分别被授予百户和十夫长军衔。
朱启明和任长风本就是营指挥,倒不在授衔之列。
授勋(衔)完毕后,胡璘走下高台,带着火炮铸造所和一众疑惑不解的将官,来到一处被清空的场地。
在场地中央,胡璘亲手掀开了一块红布,露出一门黄灿灿的、带着炮架和双轮的拿破仑炮。
如果说今日庆典的上半场最激动的,是那些授勋的将官和士兵。
那么,下半场最激动的,就是胡璘和火炮铸造所的一众工匠。
胡璘向众人高声介绍身旁的这门火炮,然后让朱启明三人出列,开始试射。
朱启明拿着一个标尺,站在按照炮身旁。
这种拿尺校准射击,在远距离目标时会使用,在近距离、快速射击的时候,就用不上了,而是直接看炮弹的落点,调整射角和方向。
众人好奇地看着一个大头少年拿着一根长长的墩布,在那根粗大的金属管面前忙活起来。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牛油纸的沉重包裹,塞进金属管中,随后又塞进去一个浑圆的黑铁球,然后用墩布的另一头狠狠地捣了捣。
做完这些,大头少年像是完成了一项危险的任务一般,急忙拖着墩布,后退数米,双手捂住耳朵。
就在众人一脸茫然之际,他们发现拿着标尺在空气中丈量的那个少年,也突然蹲下捂住耳朵。
围观众人还在诧异时,就见另一名少年猛地一拉金属管屁股后的一根绳索。
“轰!”一声炸雷般的巨响。
众人只觉的耳膜被人狠狠地用木棍敲打了一记,脑中一片轰鸣,什么也听不见。
他们惊恐地四周张望,入眼的是一张张惊恐的面容,再看向那个金属管,发现粗大管口喷吐着呛人的浓厚白烟。
等待炮口硝烟散去,他们看到之前的那三个少年又回到之前的岗位。
那个大头少年拿起那根墩布沾水在炮管里捅来捅去。
随后其他两人的动作和之前一样,忙活了一阵后,又退到一边,双手捂住耳朵。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次,所有围观者都醒悟过来,急忙有样学样,双手捂住耳朵。
只听手掌外又是一声炸雷般的巨响。
一里处的地面又掀起了大股尘土。
这一次,大家有了心理准备,火炮发射的整个过程看的更清楚了。
只见随着巨响,一个声尖利的呼啸划过天空,落在约两里之外的山坡上。
“蓬”一声闷响,带起大股的尘土。
那是什么东西,能射出一里多地?
围观的百姓们兴奋起来,大呼小叫起来。
和这些人的兴奋不同,围观的将官和士兵们的眼睛中,却浮现出和炙热截然不同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