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隐庄”的课程
“隐庄”地处天目山深处,原本是一个铜矿开采场。后来没有铜矿了,就废弃了.
很多年前,胡家将其盘下作为木材加工作坊和木材仓库。
檀儿按照胡的图纸将其周围的山地买下,扩建“隐庄”。
原本木材作坊的雇工,胡璘没有解雇,而是让他们在附近开辟出一些谷地和菜地,以供日常食用。
花了两天时间,安顿好一百多人入驻“隐”庄,胡璘开始给六十名少年的上课。另外四十名少女则交给了谢灵薇。
在这里,胡璘终于要对宋朝说几句好话。
果然是文风鼎盛的好朝代。
孩童的识字率是超高。
赵宋重视文治,自然也重视蒙学教育,多次下令在中央和地方设立各级蒙学机构,不仅有民间办的私学(村学、族学),也有政府办的官学。
蒙学的功课主要是识字、习字、读书、背书、对课与作文,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虽然宋室南渡,北地被占。但是,金国全盘接受了汉人遗留下的教育体制,所以,胡璘收留和收买的少年中,不识字的真的不多。差别只是识字的多少而已。
少年们能识字断字,省去了胡璘开蒙的环节。
但是,将少年们带到那五大箱图纸和笔记面前。他们依旧和睁眼瞎没有区别。
胡璘没打算教授他们近现代数学、物理和化学,更不指望跟着自己的理解掌握五个箱子里的知识。
胡璘只教授他们去做,如何做,他们只需知其然,不需要知其所以然。
这些少年是胡璘的手,胡璘将自己残留在箱子里的那些知识,通过他们实现出来,
胡璘教授的内容分为三大类:
一、生产类。涉及内容有炼制耐火砖,炼制焦炭,冶炼钢铁,车床设计制作,制作轴承,制作无缝钢管,
二、管理类。涉及内容有后勤管理、交通运输、基建仓储、营房勤务等。
这一类只是不是胡璘的专业,但是没吃过猪肉,却看过无数头猪从眼前跑过。即便一些片段知识,也是缺乏管理概念的时代望尘莫及的。
三、军事类。涉及内容有队形队列,负重行军,泅渡,侦查等单兵技能,还包括运动战,游击战,伏击战,穿插迂回和围点打援等军事战术知识。
关于军事知识,多亏了后世影视片中大量的战斗题材。也是有无数头野猪可以借鉴啊。
胡璘的培训周期为两个月。隐庄外围由宇文战等禁军把守,不担心外人窥视。
胡璘上课,是开放式的。只要想听,庄内的人随时都可以走进课堂。
有一次,谢灵薇从窗外走过,站在窗户外旁看了一会。
原本她只是想看看这个一心向武的官人是如何讲课的,可是当她在窗外,停了一盏茶的功夫后,她的双腿就走不动了。
她的眼中闪现出惊讶和不解。
她发现自己的官人居然用木炭条在一个巨大白色的木板上,写写画画,讲一些的烧砖之类的工匠活计。
谢灵薇听了半天,发现经过胡璘思维清晰,语言流畅,讲解后,那些工匠活计变得极为简单,心中颇感好奇。
在这年代,手艺活都是不传之秘。要拜师才能学艺。而拜师,又通常要经过漫长而繁重的学徒期。
有句话叫,一年徒弟三年奴隶,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在谢灵薇的印象中,胡璘从未有过丝毫学过手艺的蛛丝马迹。
下午,她跟着胡璘去山脚下的一个土窑烧砖,看着少年们一个个劲头十足,烧出一块块或是成功或是失败的砖头,觉得十分有趣,也觉得学到了一些新知识。
此后,谢灵薇调整了教授医术的课程,将自己的课程与胡璘的课程岔开,然后带着自己的女弟子们去旁听。
见谢灵薇带着四十名少女来听课,胡璘感到诧异。
这种诧异更多是源自他对谢灵薇的不了解,就像谢灵薇很爽快答应给那四十名少女教授医术时,他的不解一样。
谢灵薇对杂学的积极态度,让胡璘推翻了对她的印象。
在原先的记忆中,谢灵薇只是钟爱诗词歌赋、爱慕才子佳人的文艺女青年。
他原本还打算费一番口舌劝说对方来“隐庄”授课,没想到对方似乎就等着自己的开口。
实际上,谢灵薇看起来美丽柔弱,很有主见。
这一点从她两年多时间都不愿接纳胡璘,可以看出。
从她拒绝为谢灵风借钱,可以看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也可以从谢家扣留朝云时,她说走就走根本不受要挟,可以看出。
不过,再有主见的人,也不可能跳出时代的窠臼,用后世历史书的语言就是,她作为时代里的人物,必然有着自己的历史局限性。
为了达到这个时代对女子的要求,谢灵薇刻意隐瞒了很多。
她自幼跟着哥哥们读书不假,但是她也偷偷跟着那些军中郎中挖草药,配药方,打下手。
她喜欢看到被病痛和伤势折磨的人康复后感激的表情,那让她有更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尤其是发现在这男尊女卑的时代,那些病人对自己也报以其真诚的尊敬和谢意,这些成为了她暗中研读医书的动力。
这一经历,也改变了她对匠作之类务实劳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