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宇文战的牵挂 - 南宋:这水太深让叔来 - 我是火火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7章宇文战的牵挂

四月初的一个清晨,松山港一片忙碌景象。一群劳力正在寒意退却的海风中,有条不紊地将码头上的百匹战马牵拉上船。

宇文战站在港口边的一个土坡上,侧身扭头,目光穿越了海畔的粉绿山丘,投向了远方。

那是小仓城的方向,胡指挥使应该正在和那个丰前国的女主人话别。

那个女人长的很美,听说是东瀛皇族的血统,和胡指挥使倒是般配。

可是,二人能成婚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因为朝廷的制度不会允许。

宇文战心中叹息。

不过,回想这段时间胡指挥使的所作所为,他又隐隐觉得未必不能。

只是,若要那样,胡指挥使就不得不离开宋国了。

港口传来尖锐有力的马嘶声,宇文战转过身,看向那边忙碌装船的场景。

自从被分配到松山港后,上井石久就着手开始松山港港口的扩建工程。

虽然工程刚刚起步,但是宇文战看过规划图,在脑中大致知晓了未来的松山港是何等模样,心头不禁感叹。

半年来,这种相似的感叹,他不知道有过多少次。

十年前,他在四川和蒙军作战。

兵败后,随着上官回到临安,上官上下打点,四下活动,免除了死罪,却被罢了官职,而他则从正六品的骁骑尉降至从七品的武骑尉,进入太仆寺,担任左教骏副指挥。

太仆寺的左教骏禁军,说是朝廷的正规军,但是他们的工作如同镖师押运钱财护送马匹的活计一样,体验不出丝毫军事性。

这个工作没有危险,却也不可能获得军功。

自从和蒙军作战失败后,宇文战对博取军功封妻荫子失去兴趣。

宋国武将地位太低,被文官压迫,形同奴仆,即便是同一官阶的武将,受到文官斥责喝骂,是寻常之事。

在战局规划和战斗部署上,武将没有丝毫决策权和发言权。

任何军事行动,文官都要事无巨细地插手过问。连派遣十多人的斥候,都要经由那些狗屁不通的文官点头。

那些文官根本不懂治军,也不懂用兵。

平时喝酒吟诗作词,视兵将为罪囚恶徒,从不亲近,遑论关心他们疾苦,遇到战事,又只会纸上谈兵,常常想出一些不可思议的“妙招”,压迫着下面兵将执行。

如此荒唐行事,怎么能打胜仗。

临阵逼反武将投敌,也时有发生。

而那些事情一经发生,文官非但不反省自身,反而给自己找到了脱罪的理由,结果导致武将的形象更加不堪,地位日趋低下。

宇文战早就看清了这些,却犹如垂死之人,总是抱着还能再抢救的幻想。

然而四川之战,他彻底死了心,对朝廷,对文臣死了心。

所以,后来他被贬官调入太仆寺这样一个闲散衙门,他觉得很不错的。

尤其是跟在胡璘这个外戚后面,更是轻松惬意。

由于有着宫里和自己父亲的庇护,胡璘对于差事并不上心。

由于不能走文官仕途,胡家就没有刻意要求胡璘读书。

少年好动的心性,将胡璘引向武事。

胡璘因此,对武人没有那种来自骨子里的轻蔑。

他对手下的武将和士卒都很照顾。

在胡璘手下当差,宇文战尝到了做人的感觉,对胡璘渐渐有了好感,也渐渐有了忠心。

不过,这种忠心,到底有多强烈,宇文战还说不上来。

如果一切都这样下去,宇文战可以预想到自己退役之后大致会过上富足而闲散的生活。

可是,世间事就是难以琢磨。一切都从去年五月襄阳之行发生了改变。

从子城城头下来后,胡璘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

如果说他用车弩击杀蒙军八牛弩,还看不出明显差异,那么从他派卓雄杀翁应龙开始,一直到其后一系列行为,都展现出他与以往的截然不同。

他招收流民,走私铜钱和兵器,训练流民,占据东瀛丰前国,修城筑堡,分田建军,发展军备,开发火器,组建水师。

这些都像是在执行一个拟定好的计划,每一步似乎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

那个指向,宇文战不敢想。

胡璘似乎也考虑到他的担忧,所以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虽然没有避开他,却也没有牵涉到他。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除了曾保护那些老弱流民躲避到那个山洞外,不论是民政还是军事上,胡璘都没有动用他和那七十名禁军。

击败了太宰府的进攻后,胡璘像是终于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从丰前征集了一百匹马,今日将带着自己以及手下禁军赶回临安交差。

看着手下禁军士卒复杂的表情,宇文战心情复杂。

在东瀛,这些被骂为贼配军的汉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被当做上等人看待。

他们所看到的,都是示好的面孔和笑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