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仁义礼诚大道各表
翌日清晨,山野清寒刚过,洛凡尘一身“灰黑条纹”白衣作普通人装束出现在了流驿城的街道上,一边四处采买着可能需要的东西,一边则思索着接下的去向。
去找老大师父?可天机绝域那么大,去了又怎么找。若说去找那云城,却更是毫无线索,便连沈峰主都未曾听说过这么个地方,指不定在哪个犄角旮旯呢。
洛凡尘埋头沉思,正自无着之际忽听近旁一声喊,“小兄弟!”
洛凡尘愕然抬头,却见昨天在林中所见的那个中年文士正站在一旁笑望着他。
“兄台好巧。”洛凡尘当即招呼道。
“既巧也不巧,是我指引你来此,可我自己却也早晚还是要回到此地。”那中年文士笑道。
“哦,莫非兄台是要回来请我吃酒?”洛凡尘笑道。
“哈哈哈哈....!”那中年文士闻言大笑,道:“请你当然可以,不过我可没带钱,不知小兄弟可肯赏光啊?”
“当然,请!”洛凡尘也是大笑道。他对此人很有好感。
说罢,两人当即向一家刚开门的酒馆走去。
路旁的过路人则一脸怪异的看着他们,心道一个没钱还要请客,另一个竟然还应了邀,真是一对怪人。再一望向他们所去的那家酒馆则立马满怀同情,暗叹这店家刚开门就遇到吃霸王餐的,生意属实难做。
店家没成想刚刚开门便迎来了生意,当下喜得见了财神爷一样将二人迎入了一间二楼临街的雅室。
二人当然不是吃霸王餐,待听得那中年文士吆喝一声“把好酒好菜上它一桌子”,而那青年则随手扔给了他一块大元宝,那店家更是笑的比财神爷的神像还要欢畅。
两人辅一坐定,那中年文士便道:“我看小兄弟风采非常,想来定是高门子弟,不知小兄弟如何称呼?”
洛凡尘闻言笑道:“小弟姓洛,名凡尘,东大陆乡野之地出身,可不是什么高门子弟。倒是兄台你,虽衣着朴素,却是洒落直率气度不凡。想来才是真的高门子弟吧?”
那中年文士听他说是乡野出身,不仅丝毫不见鄙夷,目光中反露出颇为欣赏的神色,直率的道:“愚兄姓任,名平生,东大陆关洛人士。小兄弟若是不嫌弃,叫我声任大哥也算是高抬我了。”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大哥真个好名字!”洛凡尘对关洛之地任姓代表着什么一无所知,却对这名字很有好感,当即赞道。
“一蓑烟雨任平生...好诗!”那任平生闻言面上顿时大乐,朗声赞道:“洛兄弟果然好文采,哈哈哈,愚兄这名字倒也随着你这诗句添了光彩。”
“咳,任大哥误会了,这诗句是我偶然听一位游方老人所吟的。”洛凡尘这才想起来这昆仑界并无此诗句,当即尴尬的道。
那任平生闻言却陷入了神往,道:“想来那游方老人定是一位豁达通慧之人,可惜无缘得见。”
正说话间,店小二已然把酒菜布上一些,洛凡尘当即为任平生斟了满满一大杯,又为自己斟了一杯,提起酒杯道:“任大哥请。”显是要借此机会引开话题,生怕他再追问那老人的下落。
“好,洛兄弟请。你我虽只两面之缘却甚是投机,我们便干了此杯!”任平生笑道。
“请!”
两人举杯相碰,一饮而尽。
“任大哥可是儒门中人吗?”洛凡尘此时问道。
任平生听他这么一说微微一愕,这才知道他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也不知东大陆关洛任性代表着什么,便又即笑道:“愚兄正是儒门中人,关洛学派便是愚兄的师承。”
又见他面露疑惑,便问道:“洛兄弟可是对愚兄所说有所疑问?”
洛凡尘闻言急忙摆手道:“不不,我自然是信得过任大哥的,只是我发觉任大哥和我印象中的儒门人士颇有些不一样。”见任平生面露好奇,便又道:“不瞒任大哥,小弟以往所知的儒门人士大都颇为拘礼,行动说话处颇有些一板一眼,可我见任大哥为人却洒落爽快,毫不拘执,倒不大像我所认识的儒门中人了。”
他却是又想起了天道宗的那位刘铭,虽是天道宗门人,却是一副儒门的做派。
“哈哈哈!”任平生闻言哈哈朗笑道:“洛兄弟直言快语,甚合愚兄脾味。想来洛兄弟还是不知,我儒门虽是位列三门之一,却是有着数个学派,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两个。一个是东大陆的关洛学派,另一个则是南大陆的南沧学派。”
见洛凡尘听得认真,他便继续说道:“我们这两个学派虽同属儒门,然而所推崇的治世之道却有不同。南沧学派首重仁,多讲礼,主张以仁心治天下,劝导世人通行礼法。而我关洛学派则首重义,多讲诚,主张达于人心天性根本,再顺天地变化之理而行事。我想洛兄弟所认识的儒门中人大概便是我儒门南沧学派的同门了。”
洛凡尘闻言微微点头,心道或许那刘铭的做派便是有着南沧学派的家传也说不定。将两人酒杯斟满,二人又边吃边饮。
又听洛凡尘问道:“我刚听任大哥说及仁与义,礼与诚,却不知这其中有何区别?”
问此疑问的同时,他心中却突然生出了一个更大的疑问,这昆仑界为何会有儒门,又为何其思想要义会和界外如此相像,莫非这里的儒门是由界外传来,亦或者界外的儒门是由此地传出去的?不过界外的事情他倒不好说及,便只得压下疑问。
任平生将杯中酒与洛凡尘一同干掉,便道:“洛兄弟倒是问了一个好问题,此中争论颇多。不过愚兄倒也有一些浅见,可以说给洛兄弟你听一听,你自斟酌斟酌。”
洛凡尘闻言当即点了点头,能够听得有识之士的传道解惑,实在是难得大好机会,他又怎会不珍惜呢?
“应当说,仁可谓是天性之华,义可谓是天性之本。”任平生说道。
见洛凡尘面露疑惑,便接着笑道:
“简单来说,仁与义原本是同一个东西,皆是天性的一面,皆是大道之特征。
只是人们观之便如赏花一般,有人见了其美,取名为仁,便依着那花儿的标准制定了礼,使得大家都去遵循,如此则大家都可以如那花儿一般美。
可有的人却并不只是关注那花儿之美,而是更关注那花儿何以会如此之美的根理,于是一番查究之后便将那根理定名为义。
于此之后便要想着如何能够顺应那根理之义,让自己也变成那朵花,于是便又想到了“诚”。
所谓诚,则并非只是通常所说的诚实,而实意为尊重,即是尊重天性,尊重内心,尊重大道之意,不自欺,也不欺人。”
仁与礼,义与诚,以花为喻。
这比喻还算好懂,洛凡尘默默点头,至此才发现,他口中所说的义竟不是界外所说的那种狭义的义气,而竟是天地大道的根理。
因说道:“如此说来,倒确实是任大哥关洛学派的义之说更为切实一些了,倘若空学仁礼岂不是只得一个空架子?只是真要学那义与诚的话,要想达到那根理之义却也很难吧?”
“不不,洛兄弟后一句话说的不错,循义之根理而行事,致诚达义,确实很难。只不过你那前一句话却并不尽然。”任平生纠正道。
“哦?还请任大哥为我指正。”洛凡尘忙道。
“指正谈不上,愚兄只是说说我的看法罢了。”任平生说道。
洛凡尘端正诚恳的求知态度让他很是满意,于是说道: